下午和我英语老师Michael一起看的。
政治讽刺片,在冷战期间拍摄,处处展现导演对美国资本主义,与苏联当时逐渐走向修正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试探。结尾的表演堪称一绝。
但唯独缺点,女性在这部片子中只成了权贵的玩物,女性形象的缺失,让此片难以造就其政治上更为激进的立场,反而更像走向了一种传统“反美”又或是带有“反政治”倾向的结尾。似乎将这些意识形态都抛出来讽刺,而却没有一个自己主导的立场存在,这在我看来,是库布里克的一种妥协与胆怯。
下午和我英语老师Michael一起看的。
政治讽刺片,在冷战期间拍摄,处处展现导演对美国资本主义,与苏联当时逐渐走向修正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试探。结尾的表演堪称一绝。
但唯独缺点,女性在这部片子中只成了权贵的玩物,女性形象的缺失,让此片难以造就其政治上更为激进的立场,反而更像走向了一种传统“反美”又或是带有“反政治”倾向的结尾。似乎将这些意识形态都抛出来讽刺,而却没有一个自己主导的立场存在,这在我看来,是库布里克的一种妥协与胆怯。
当一个导演原本以文学来表达时,当他试图转向影像与声音——也就是电影真正的领域——你会清楚地看到一种粗陋与拙劣(tawdry)。观众能够感受到滨口龙介想要表达的部分,但那种效果只是基于他个人创作体系内部的对比,而不是属于“好电影”(g ...
奥列克桑德尔·杜甫仁科留存下来的第一部影片,以一种近乎滑稽戏的娱乐故事为核心,仅用三天便完成剧本,紧凑而成型。从影片连贯的流动方式中,我们几乎能看到他在纸面上构思时的痕迹;而在这部25分钟的作品里,也已隐约闪现出他非凡的电影敏感性— ...
滨口龙介对电影史的回应在他的表达方式中有着坚实的映照,但归根结底,它仍然落在了他所吸收并调适的不同文化背景之中。这里我们看到了《随心所欲》(1962)的影子:片头以一段色情影像为背景,穿插女主人公的特写蒙太奇,以更为具体的方式加以审 ...
它在结构上更接近贝拉·塔尔1979年的第二部电影《电影马克思主义》(CINEMARXISM),并延续了他1978年首作HOTEL MAGNETIZ中那种不可遏止的对白和结尾独白的特征。我在塔尔的所有影片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延续性:尽管 ...
《牧师的遗孀》讲述的是一位牧师个人成长的故事。三十二年后,另一位伟大的导演罗伯特·布列松创作了一个在某种意义上相关的故事——《乡村神父日记》(1951)。这两部作品在结尾都浮现出一个十字架的意象,引领着电影走向一种超验的层面。德莱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