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月开始,大家讨论最热情的是什么?
#上海垃圾分类#。
大家一个个垃圾分类不咋在行,看上海人被垃圾分类逼疯的笑话倒是很来劲。
可是,先别笑。
46个城市也正在逐步推进中,认领下有没有你在的地方。
Sir在的广州,听说垃圾分类马上也要来了。
总之,垃圾分类的趋势,正在向全国普及,深入各行各业。
瑟瑟发抖吗?
其实嘛,Sir早都习惯了。
嗯,就像后台有朋友说的——
每次看你点评烂片,都像在垃圾分类啊!
可不是。
你以为烂片看完就完了么?
不!还得详细记录,反复揣摩,加以分析,说出个之所以烂的一二三来……
老实说,越是烂片满目皆是的时候,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群众的辨别能力,就显得越有必要。
到那时,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某天,你不小心看了一部想骂娘的电影,冲出电影院,掏出手机,在电影的评分页面打上一星,写下评论:“垃圾!看一分钟都是浪费生命!”
正要提交,这时……
弹出了以下对选项:
是不是一脸懵逼?
那就对了,因为每一次分类,都可以说是一次心灵的拷问——
啊,垃圾。
敢问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这方面,Sir是身经百战了。
这份《烂片分类手册》请收好,烂片是什么货色,一查便知。
《摆渡人》
直到今天,这部电影都算墨镜王的金身在文艺青年心中一道裂缝。
整个电影就是处在喝大了的状况,爱情格言一句一句往外蹦,你以为是在口灿莲花。
但不同于《东邪西毒》的酒后吐真言。
《摆渡人》是宿醉后吐出的……
一滩呕吐物。
酸腐,软烂,一塌糊涂。
所以《摆渡人》要怎么分类?
划重点来了——
呕吐物,湿垃圾。
(用袋子装好,小心别洒出来。)
《前任3:再见前任》
《前任3》不能说太烂,毕竟也引起过许多人的共鸣,哪怕是用比较矫情的方式。
但片子里一个大型困惑现场是——
韩庚分手时,戴着某宝的紧箍,悲情告白,任吃瓜群众嘲笑。
等等,这是在自我致敬吗???
想问韩庚是怎么和至尊宝捆绑在一起的呢?
那部豆瓣3.6,炒冷饭的《大话西游3》。
好意思?
《大话西游3》到了《前任3》还能拿来用,难道这就是所谓的——
可回收垃圾。
这就完了?太天真。
《前任3》还能回收利用,继续生产出下面蹭热度的这部↓
《欢乐喜剧人》
郭德纲反复用行动为我们证明那句话——隔行如隔山。
他相声说得有多好,电影就演得有多烂。
郭德纲的烂片本来已经是没有悬念的事。
然而,《欢乐喜剧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专门请来了罗温·艾金森远渡重洋来和一群中国谐星瞎胡闹。
让你记忆中经典的憨豆形象,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制杖。
像这样。
这样。
以及这样。
够了……这不仅是垃圾。
还是有害垃圾啊。
丢!
《泡沫之夏 》
诸如此类的题材有《何以笙箫默》《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匆匆那年》《微微一笑很倾城》《栀子花开》等等。
它们,不可降解,却能够被重复使用。
往往还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塑料演技。
所以《泡沫之夏》,Sir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这种——
聚乙烯泡沫,可回收垃圾。
《人间.喜剧》
如果你还不敢肯定试管里装的是什么。
请再仔细看一遍片名。
还有片中各种指代性的暗示:“我的宝贝”“兄弟”“蛋白质”……
像《人间·喜剧》这么不忍直视的垃圾,还真把纯洁的Sir难到了。
蒙一个,这应该属于——
湿垃圾(?)。
(猪:说好湿垃圾就是猪能吃的垃圾呢……多替猪想想好吗?!)
《娘道》
一部豆瓣2.5的史诗级封建糟粕陈列剧。
来欣赏瑛娘振聋发聩的“娘道宣言”三连——
“保我儿子!”
“你让他们拿刀把我肚子豁开!”
“我这条贱命算什么!我一定要为继宗生出儿子!”
请问这觉悟,在国产影视剧中算什么段位?
后台有位朋友形容得好。
这就是个又臭又长的……
裹脚布!
应该被扔进干垃圾捅。
(还应该快点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
《封神传奇》
本片投入了7个多亿的巨资。
使用了大量的镀金工艺品。
以及黑钴。
青铜。
全都可回收啊。
能卖钱的。
《漂亮的李慧珍》
本来,它只烂得默默无闻。
然而一夜之间,水漫金鹰——
女主角迪丽热巴凭借《漂亮的李慧珍》,力压丁柳元、刘涛、孙俪、杨紫、袁泉、殷桃、阚清子。
获得双料视后。
很快《漂亮的李慧珍》评分跳水,从4.6变成2.9。
金鹰颁奖典礼的条目更是被打出了贴地的2.1分。
视后,获封“水后”。
严格来说,不能把水倒进垃圾桶。
应该排进下水道。
《爵迹》
该片用3D建模、动作捕捉技术,一比一复刻真人,打造出高仿真版的……
成人手办。
嗯。
这类的,据说属于可回收垃圾。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他是创作的杰克苏。
碧空、沙滩,比基尼女郎,还有臆想的小人物逆袭童话,最后走向人生巅峰……
完事之后,他心满意足地抽起事后烟,还在继续自我陶醉中。
北大研讨会。
等待戛纳的“邀请”。
起诉豆瓣恶意差评。
请问这又该如何分类?
老实说,在《逐梦演艺圈》身上,世俗的垃圾分类法已经失效了。
它以强烈的哲学思辨,重新向世界定义——
垃圾,只是被普通人丢弃了才成为垃圾;
然而在垃圾的眼中,你们都是垃圾。
做完了魔鬼级的垃圾分类题,我们不禁刨根问底——
垃圾到底从哪来。
据说,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冯小刚经典言论——
中国有那么多垃圾观众,才有了那么多垃圾电影!
是吗?
如果真的是,为什么很多观众已经习惯对国产片唯恐避之不及,万一踩中烂片就要叫苦不迭呢?
相比之下,还有另一句更值得记住的句话,来自李宗盛——
你老喂观众吃湿垃圾,那久而久之观众就变成猪。
这话,不仅说给创作者。
我们也该知道,不想成为“猪”的办法,就是认清垃圾,拒绝服用。
管它成分再复杂,外表再具有迷惑性,只要分得清楚。
最后对垃圾我们都只有一个字——
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