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我要说的是,李安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的华人导演。
记得我刚喜欢看电影时,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在众多类型的影片列表中挑花了眼,还是不知道看什么。
在网上搜影评相关的文章,但是大多数自称影评的文章,都是完全不顾及读者的感受,从头到尾都在复述剧情,在那有以后我就想我一定要写出跟他们不一样的影评。
在那些复述剧情的所谓影评中,我看到了这么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如果不知道该看什么电影,那就去看历年奥斯卡获奖影片吧,毕竟奥斯卡是全世界电影人心目中最高的荣誉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我搜获奥斯卡奖项电影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中国竟然有这么一位导演,他获得过两次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分别是第78届和第85届。这两部电影大家都熟悉,《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次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一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两次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两次台湾金马奖。至于其他奖项实在太多,就不一一罗列。
中国的很多导演,都有奥斯卡情节,或者说都想要在好莱坞创出一片天地,但是大多数都败北而归。如将暴力美学玩出花的吴宇森,如拍过《黄土地》和《长城》的张艺谋。在好莱坞的大制作中,前者已经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可是后来逐渐淡出。而后者可以说只是去了一圈,又回来了。
但是,只有李安在西方扎住了脚跟,电影一部一部接着上映,并且获奖不断。
他的父亲三部曲,甚至都影响了我家庭伦理的价值观,让我对电影的作用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看过电影多年之后,我仍能感觉到,仿佛心中有位儒雅的老者,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要顾及自己的家庭,莫留子欲养而亲不待而遗憾。是李安原来告诉我,原来好的电影也可以像经典的文学作品那样,给人以衷心教导,给人以启迪。电影,不仅仅只有娱乐。电影,还可以有更多的功能。
他的《卧虎藏龙》拓宽了武侠的疆界,将独属于中国的武侠带向全世界,更重要的是此片打破了东西方文化间的隔阂,让西方人全然接受了中国的武侠文化,以及东方含蓄内敛的情感世界。李安也凭借此片一举拿下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奖。
李安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的一个小镇,通过专科考试,他进入了台湾艺专,也就是今天的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念的是影剧科,后来又去伊利诺伊大学念导演专业,而后又进入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研究所。
由于长期在国外,使得他非常熟悉西方文化,所以他的电影总是能冲破东西方文化的界限,在一部电影中往往能够找到二者的平衡点,这样最大的好处是两边都能讨好,电影投资方不至于亏了本。就算是有所偏移,这边的盈利可以弥补那边的亏损。
我们都知道,李安最适合处理家庭题材类的故事,电影温情而感人,本来他时刻以吃老本,接着拍自己拿手的电影。可出于对电影的爱,他还是跳出舒适区,一部又一部地挑战自己,拍出不同类型的电影。从《少年》开始后,他的电影从小成本转为大制作,在电影技术的运用上也走在了全世界电影人的最先列,六十多岁的他本来可以退休,但是他为了电影仍然在努力。
电影从被发明走到今天,是无数电影先驱努力开拓的结果,是那些伟大的电影人带着电影,一步一步地向未来前进。
电影这门艺术,经历了默片到有声片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从2D到3D的发展,每一次的革新,都会有反对的声音,但电影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你看每一次的发展都是科技在改变着电影,也就是说是拍摄的手段在逐渐推陈出新,从而带动电影向前行走。
今天我们会想,未来的电影会是什么样子?
而李安导演也在思考着这一问题,并且将他对的想法实践到了两步电影中,《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刚上映的《双子杀手》。在李安看来,未来的电影就是3D+4K+120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3D技术早在1922年就已经几近成熟了,但是直到09年的《阿凡达》上映后,才将这一技术在全世界推广。
啥是4K?
4K就是4K分辨率的意思。4K分辨率即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它是2K投影机和高清电视分辨率的4倍,属于超高清分辨率。明白了吧?
简单讲4K意味着画面更清晰,画面中的一切显得纤毫可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啥是120帧?
首先讲讲24帧,我们都知道常规电影都是24帧。戈达尔也曾讲: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
在最早的电影里面,一幅静止的图像被称做一"帧(Frame)",影片里的画面是每一秒钟有24帧,为什么是24?
这就涉及到物理学上讲的「视觉暂留现象」,人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正好符合每秒24帧的标准,简单讲就是电影中每秒播放的图画是24张,所以一般电影就都是24帧。
既然这样24帧是最佳的,为什么又要用120帧呢?
120帧意味着每秒播放的图画是不再是24张,而是120张,这样的好处就是画面更真实,所有的动作都会被看得清清楚楚。
记得小时候喜欢看功夫片,看过一个李连杰还甄子丹的访谈记不清, 只记得里面说他们在拍功夫片时,由于打得太快,摄影机跟不上演员的动作,只好打得慢一点。
要是在120帧的技术下拍,就不会出现让演员打得慢一点的情况。
现在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谈论李安了吧?
就像乔布斯改变手机电脑那样,李安正在改变着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