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老片、冷门片被挖坟。

因为它们某程度上都“神预言”了当下种种魔幻。

但最“神”的,至今没被挖出来。

Sir敢说,就目前电影与现实的匹配程度,它是最高没有之一。

不仅因为剧情击穿现实。

更“神”的是。

它竟然早早预言了那些埋藏在荒诞之下,离奇的腐坏,与必然的闪光。

《传染病》

Contagion

...

Sir先说一个突发新闻。

今天凌晨的热搜:

#武汉连夜开辟三个方舱医院#

2月4日,立春。

武汉把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连夜改造成临时医院。

用来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轻症患者,与时间赛跑,拼尽全力拉住确诊数据的缰绳。

...

瞬间群情激昂,感叹“中国速度”。

但坦白说,Sir看到新闻时心里只想着——

为何不再早一点!

《传染病》中早就出现了这一幕:

...

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

微博上每一次滚动的热搜,几乎都像是电影在跨越时空。

但其实在上映之初,《传染病》并不能算是佳作。

2011年好莱坞群星拼盘戏。

豆瓣6.7,被质疑口水淹没。

好莱坞才子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的失手之作。

被质疑浪费了玛利亚·歌蒂娅、马特·达蒙、凯特·温特莱斯、裘德·洛、格温妮丝·帕特洛等“天神卡司”。

还有不少人说,它剧情太过科幻,不真实。

...

结果?

九年后,网友实名评论,我们错怪了。

导演明明就是在拍“纪录片”。

“烂片”记录、吻合“新冠疫情”的进行时。

哭笑不得?

不。

Sir今天重新梳理它,不是为翻案。

而是,在电影与现实重叠的投射中,寻找真相。

在被迫停下脚步时,看一眼那些曾经被匆匆前行的我们,忽略掉的“灰尘”。

时代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武汉作家方方

01

口罩背后

第一个让Sir震惊并心酸的画面:

亚洲贫困乡村的一个小女孩。

...

惊恐的眼神下,是她家用花布自制的“口罩”。

聊胜于无。

但我们都已经知道,它防护性并不强,病毒微粒依然有机会穿透。

更何况,这块花布想必不会隔三四个小时就废弃。

知道又怎样?

这些“口罩”还是出现了——

...

贫富差距、信息鸿沟、渠道垄断……

所有这一切都不需要打出字幕、借助旁白说出来。

一个口罩,就是健康与患病,甚至生与死的壁垒。

这个镜头神不神?

蝴蝶效应,山呼海啸。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从头捋。

中国香港。

一男子面带病容,穿过活禽海鲜市场。

神情恍惚下,死于车祸。

...

...

3日后。

这名男子的女友,被发现死于一辆开往广东汕头的大巴车上。

...

同一时间,高级行政管理人贝丝从香港出差回到美国,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生前疑似感染流感,发病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

次日,她的儿子死于同样症状。

...

...

连串死亡,飞快蔓延。

美国、英国、日本等多地,开始不断有人死于一种未知病毒。

起初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吞咽困难,类似普通感冒。

不出几日,胸闷、无力、呼吸困难,直到停止呼吸……

这是怎样一种病毒?

人类对它知之甚少。

只知道,这种病毒含有蝙蝠和猪的基因序列。

...

野生动物到人的跨越,小概率的偶然成为大规模传播的必然。

该病毒仅通过表面介质便可传播,门把手、饮水机、电梯按钮,都是危险区域。

更可怕是。

针对这种病毒,没有治疗方法,没有特效药物,没有疫苗。

且病毒随时在进化。

它了解人类细胞的速度,比人类了解它的速度,快太多太多。

快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逐步走向失控——

医院里,挤满了疑似病患。

到处都是排不上队、迫切想知道自己是否被感染的人。

...

超市里,有序货品被狂躁的市民搬运一空。

...

药店里,每天定额发放药品,因买不上药造成哄抢,进而引发暴乱。

...

街道上,垃圾胡乱堆放,店面被打砸抢烧。

...

大量尸体被就地填埋,医院的装尸袋甚至供不应求。

...

夸张吗?

放在以前,Sir也觉得夸张。

放在今天,脑海出现这样的画面,只需刷5分钟微博。

据悉,这种病毒的RO平均数被定为2。

什么概念?

RO平均数(病毒的传播速率),即某个患者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的平均数。

这个数值如果小于1,病毒会自己消亡;大于1,则病毒会传播。

可这一数据,并未对外公布。

市民不知道它的传播速率,它的致死率。

他们只知道,抵御病毒最好的方法是远离人群、勤洗手、不出门。

...

无知在蚕食每个人的安全感。

贝丝去世后,她的丈夫托马斯(马特·达蒙 饰)经过医院隔离观察后出院,在家自我隔离。

他战战兢兢。

就连女儿的男友上门探望,都不敢开门。

...

乱象丛生中,无知带来恐慌,而恐慌会成为比疫情更棘手的猛兽。

如果仅仅展示恐慌后的地狱场面,Sir不会推荐。

说得不客气,它与丧尸片本质上又有何区别?

对于观影者来说,只是一种感官刺激,肾上腺素瞬间的爆棚。

爽,但肤浅。

能够拍出《永不妥协》《毒品网络》的索德伯格,其实没有丢掉“初心”。

在2011年,他展示的“荒唐”只是表面。

实则他要借机讨论的是:

民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孰轻孰重?

更进一步。

疫情对于绝大多数人是灭顶之灾,但对于极少数一撮人,会不会反而是掌控话语权,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不敢往下想。

但它的“预言”,才刚刚完成热身。

02

“连翘”背后

电影借助一场疫情,将镜头对准社会中存在的差异与不公。

瘟疫面前,人类的免疫系统固然不够完善。

灾难面前,社会的免疫系统同样漏洞百出。

有人以权谋私。

灾难面前,更别说什么人人平等。

随着感染人数上升,美国政府下令封锁疫区,设置路障,限制疫区民众出行。 

同样是返乡,一名在芝加哥度假的华盛顿官员却可以乘专机返程,一路绿色通道,被即将关闭的机场放行。

...

有人发“国难财”。

裘德·洛饰演的艾伦,是个小有名气的博主,他相信服用一种叫连翘的草药,可以防治病毒。

于是,他一边散布这种言论,酿成民众暴力抢药的悲剧;

一边与药厂合作,名利双收。

...

连翘是什么?

Sir帮你们百度了一波——

...

讽刺的是,艾伦信奉的阴谋论并非无中生有。

随着疫苗研制不断失败,疾控中心明知病毒传播极快,没有特效药,却又怕引起民众恐慌,有意隐瞒。

艾伦这类人才得以有缝隙可钻。

最后,即便艾伦的骗局被识破,他依然能靠背后利益集团的财力,全身而退。

一个人死了

另一人靠卖棺材挣钱

...

...

细思极恐。

一场瘟疫,像个放大镜,放大了社会中种种已知的弊病,和未知的隐患。

直到病毒在全球爆发,人们才真正开始反思,如何走到了这步田地。

事已至此。

何以至此?

让我们回到影片的开头——

托马斯的妻儿接连死去,在这种病毒进入大众的视线之初。

新闻怎么写?

堂而皇之:

我们从北京方面得到消息,在香港爆发的疾病被遏制了。

...

被谁遏制的?

世界卫生组织派出流行病学家雷诺拉(玛丽昂·歌迪亚 饰),前往香港调查病毒源头。

她其实早就推断病毒起源自香港。

但没法说,因为当局强势否决。

你的这些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

不能随便发表声明

...

疾控中心的艾琳医生(凯特·温斯莱特 饰)经过调研,认为这是一种通过呼吸感染的病毒。

得知这一消息的卫生部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

公众会作何反应?

这是谨慎吗?

不,只是担心民众恐慌会影响年度最大的购物周活动。

我们现在甚至不能告诉公众

他们应该害怕的东西是什么

...

疾控中心的负责人米切尔面对媒体,提到死亡人数始终闪烁其词。

因为有H1N1的前车之鉴,他怕这次也被扣上“反应过度”的帽子。 

...

后面的故事,在座各位都能猜到了:

政府官员拒绝告知真相,隐瞒疫情。

直到感染人群死亡率上升到30%,RO指数高达4。

病毒传播开来,死亡人数倍速增长。

失控后,才不得不报。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这些预言很“神”?

因为太多现实被所谓的“日常”掩盖。

生活一旦脱轨,我们才发现——

原来,人性里有些善恶真的可以被如此粗糙地划分;

原来,平常高效运行的各种机制真的会顷刻倒塌;

原来,许多人辛苦经营的生活真的可以瞬间被贬为尘埃……

但。

Sir仍不得不说。

当信息爆炸,现实魔幻,我们更不能放弃曾经的坚守。

“预言”对我们的意义,不应附和它的绝望。

而是笃定内心的信念。

03

蝙蝠背后

如果说前两个part似曾相识,全部被电影剧情“卡位”。

最后一部分,于我们,是警惕。

Sir真的希望它不要发生,被圈死在电影的光影区域里。

不要越界,不要泛滥,不要成真。

说什么?

不要让疫情成为拉低文明社会道德底线的下行台阶。

不要让疫情成为新一轮收割公众信任和基本人权的镰刀。

疫情的拐点出现了,疫苗还是被单纯无畏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研究出来了。

...

...

这个时候,一个虚构的政府行为“滑稽”地出现了。

在疫苗数量有限情况下,通过什么方式筛选接种的人?

摇号。

当然了,摇号只针对普通人。

大药厂高管、政商名流早已优先得到配额。

...

反观香港偏远地区,老人和孩子们被排在领取疫苗名单的末位,似乎已经被社会遗忘。

为了拯救这些老弱病残,雷诺拉的同事不惜绑架她,索要疫苗。

上面提到的小女孩戴“口罩”画面,就出现在这个情节里。

最后,疾控中心交出一批假疫苗,根本不顾接种者的死活。

雷诺拉得知真相后,一语不发,面露绝望。

...

对,病毒没有让她绝望。

让她绝望的,是跟她一样生而为人的“同胞”。

从此,她会怀疑初心,怀疑人性吗?

电影不再交代。

...

...

灾难带走无数人的生命。

而在这片亟待重建的土地上,人心的疫情还在持续……

索德伯格曾经在《永不妥协》借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维权女子说:

We'll figure it out. I admit I don't know shit about shit... but I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我们会找到办法的。我承认我屁都不懂,但我懂得孰对孰错。

是的,电影将希望寄托在“屁都不懂”却尚存良知的普通人身上。

与贪婪、唯利是图的奸商、公权势力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场人类对抗病毒的战役中,甚至没有某个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出现。

只有一个个英雄式的普通人。

但普通人能做什么?

不必妄自菲薄。

坚守本分,各自为战。

那个唯一一个对病毒有抗体的普通市民托马斯,主动要求用自己的血清做实验;

那个发现自己被感染的医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告知所有自己接触过的人,防止病毒扩散;

那个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成功研制出疫苗的科研人员,甚至连上台发言都不肯,在电脑前继续自己的研究;

甚至那个曾犯过错的疾控中心主管,把自己的注射份额赠给了清洁工老友的儿子。

...

...

...

无数个普通人存在,汇成这片荒芜土地上的热流。

这一副饱含热泪鲜血的“群像图”,是Sir最希望看到的“预言”:

历史进程中的无数灾难面前,平民的觉悟和团结就是最后一垛坚不可摧的堤防。

该说说,全片最厉害的“预言”了。

这个伏笔,当初很多人不以为然。

曾有评论不满结尾处理,将病毒的根源又归到中国人乱吃东西上。

瘟疫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只是野味?

没那么简单。

让我们揭晓病毒传播链条的最初节点:

大工厂的伐木车砍伐树木,一只染了病的蝙蝠飞进了养猪场,猪接触到蝙蝠的排泄物,后被宰杀,准备做成菜品……

接触过生猪的厨师,随便在围裙上蹭了蹭,便和贝丝握手……

...

...

...

一场瘟疫的爆发,看似由无数个偶然事件促成。

而那个偶然背后的必然又是什么?

一个细节极容易被忽略。

注意看,那辆伐木车上的标志——

AIMM。

...

眼熟吗?

让我们再把镜头倒回这个故事的最初。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等各地,不知名的病毒爆发。

最初几个感染者身上,有个共性。

他们都接触过一本文件,翻开文件赫然可见——

...

...

AIMM,是美国一家大型集团。

这才是《传染病》揭开最恐怖的一条隐形食物链:

财阀集团麾下大工厂的机器开进丛林,利用廉价劳动力赚取暴利。

伐木产生的蝴蝶效应震荡全球,逐利阶层所酿恶果却需全球的普通平民埋单。

...

...

...

...

积贫积弱者,连活的权利都没有?

在这条食物链中,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劣却并非卑劣者的墓志铭。

但这就是现实。

最后,Sir想回到刚开始那个问题:

民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哪个更重?

无论是刷老片,还是刷微博。

今天的我们,大概都能感觉到问题的答案。

但Sir还是想分享一段话。

出自“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他曾写出过被无数商人奉为“圣经”的《国富论》,但他也同样著有《道德情操论》。

后者当中有这样一句:

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成果不能充分流到大众手中

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风险的

因为它注定要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电影只是电影,电影又不是电影。

以此为戒,反观自省。

我们终会回到正轨。

但这正轨,跟我们想象中的正轨,还差太多太多。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