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又一个让人心痛的热搜。

连续两天——

#小学校长性侵女学生#

...

#新城控股董事长猥亵女童案属实#

...

Sir无法抑制愤怒。

看到新闻里那些刺目的字眼:“猥亵多名学生”“实际性侵1人”“五星级酒店”“母亲哭诉”……

Sir至今不敢相信。

一个小学校长,人民教师;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有头有脸,甚至捐钱建小学。

同时把魔爪伸向孩子。

Sir更感到无力。

咬牙切齿,骂他禽兽,咒他不得好死,有用吗?

但有些事,Sir没用也要做,还要一直做。

一部关于性侵的华语片,情节和今天的新闻几乎一模一样。

今天旧文重发,再次呼吁。

这部电影,希望每一个家长都看看。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陪你的孩子看看。

在魔鬼现身之前。

《嘉年华》

...

17年上映,现在优酷就可以看。

Sir可以用很多词语介绍她——“2017年度最佳华语电影之一”,“威尼斯电影节正式参赛片”,“金马奖三项重要提名”……

然而所有的这些修辞,都不及两个字,勇敢。

电影的故事,Sir希望你看进去、看出来。

海边,小镇,一处酒店。

这里游客如织、风景宜人。

正如我们的社会被期望的那样,一派祥和。

酒店门口写着“WARMNESS”(温暖),只是霓虹灯已经斑驳地熄灭。

...

某夜,一个中年男人,两个小学女生。

男人来开了两间房,他看上去不像女孩的家长。

透过监控,酒店服务员,16岁的小米(文淇 饰)看到,男人敲开两个女孩的房门,推推搡搡地进去了。

...

两个女孩都12岁了,一个叫小文(周美君 饰),一个叫小新。

男人给她们买零食和玩具,带她们出来玩,夜了,就住在外面。

第二天,她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回到学校,每人吃了一片同学给的药,“吃了,肚子就不疼了”。

直到老师发现她们的大腿内侧,有伤痕,这才通知了家长。

...

是的,幼女性侵事件。

《嘉年华》把事发经过,拍得极其含蓄和克制。

并非回避。

比起发生了什么,导演文晏更想追问——为什么会发生。

在这起性侵案中,老师、家长、警察、医生、律师、商贩,每一个社会角色的面目都一一浮现。

唯独,那个性侵者始终面目模糊。

他权力通天又秘不示人。

他无迹可寻又无所不为。

社会中的每个角色,或畏惧于他,或献媚于他,或为他所收买。

长久以来,我们的电影不敢面对性。

因为性是万恶本源?

扯淡。

性,本身就可能是不公的受害对象。

这就是《嘉年华》勇敢的原因。

她突破国产电影涉入现实的常规尺度。

借一宗性侵,实打实地质问整个社会。

不负责任的家长,指鹿为马的“专家”,徇私枉法的警察。

...

...

...

主观上说,他们无一人希望性侵的发生。

但客观上,事件出现后,他们都难免被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裹挟,成为禽兽的打手,沉默的帮凶。

《嘉年华》里的角色并非全无道德勇气。

女律师(史可 饰)本来可以不牵涉其中,然而正是她,选择了做正义的最后一个看门人。

...

Sir印象深刻的是,警察曾对女律师说:“你很了不起。”

然而转身,他就做了背叛受害者的事。

导演文晏过发一条微博,其中她谈到:

我希望观众不只是停留在说这个人好与不好,而是要去看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怎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他们。其实,他们不是特例,都是生活中普遍而真实的人。

相似的话Sir说过不少了,事实上,我们普通人能接触的,并非什么大奸大恶,我们接触到更多的“坏人”,只是相信了自己注定要被熔化。

...

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Sir在提到《嘉年华》时,使用的人称是“她”。

是的,《嘉年华》的导演是女性,主演是女性,视角也非常女性化。

更重要是——

她的情绪是如此饱满而澎湃,以至于身为男性观众的Sir,也仿佛切身感受到了女性身体真实的悸动和疼痛。

少有作品像《嘉年华》这样,诚实地面对现代女性的处境,让观众看到她们的屈辱与坚强。

《嘉年华》有形形色色的女性意象:梦露雕塑、口红、耳环、金色假发、婚纱……

它们构成了眼花缭乱的诱惑与困惑。

竖立在海滩的那个玛丽莲·梦露雕塑,则是成年男人制造的巨大玩偶——

白鞋、白裙、大红唇,春光洒落一片却仍然伸手压低裙子。

...

△ 如这张海报

它很好地象征了消费时代中的女性处境。

她们既被供为女神,又被视作婊子;

她们的身体既被花言巧语赞美,又被当作最污秽的脏话;

她们的私处最被期待公开,同时又最被要求隐藏;

社会为她们量身打造了诱人的嘉年华,也给她们留下羞耻的伤疤。

电影中,两个小女孩,或许还没来得及明白自己经受了什么。

她们走进游乐场的“大喇叭”,好奇这是什么呀,通向哪里?

如同她们对自己的子宫,对自己身为女性今后的命运一样,懵懂无知。

...

看到这部两年前的《嘉年华》,相信不会有人再说:“这只是部电影。”

今天的性侵事件,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兽行可能就在我们的孩子身边。

前段时间Sir在推一部韩剧时,有朋友说:拍得再真实又怎么样,无济于事。

...

电影不一定有用。

但它至少能告诉你,有些东西就在那里。

不以《熔炉》的形式存在。

就以不带书名号的形式存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