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洛(2015) ཐར་ལོ།/Tharlo

導演:萬瑪才旦

編劇:萬瑪才旦

主演:西德尼瑪/楊秀措

語言:藏語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2016-12-09(中國大陸)/2015-09-05(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大陸 123分钟

塔洛(2015)的劇情介紹

孤兒塔洛牧羊維生,他是記憶世界的國王,記得所有的事情,但他卻是真實生活的邊緣人,沒人記得他,連他的名字都忘記了,隻喚他小辮子。直到他遇到理髮館女孩,第一次被人記得,第一次愛,那就是存在的開始。塔洛開始一場愛情,很多驚奇,大多失望,見天地,望衆生,然後回到自己。辮子失去了還會長回來,那關于這個世界呢?總是需要一次離開,然後才知道歸來。
改編自導演萬瑪才旦短篇小說,聚焦藏人生活景況,以黑白影像粗粝質感勾勒出西藏大地的蒼涼,更縮影這一代藏族青年的内心迷惘。在心靈的高原上壯遊,以為走得那麽遠,其實仍躊躇傳統原生文化與現代文明間,欲離何曾離,雲空未必空。

塔洛(2015)的短評

  • 西樓塵

    愛情對塔洛就是一場咳嗽,來了想忍也忍不住;姑娘于生活則是一瓶白酒,倒頭喝幹酣暢止咳。所長,我遇到了壞人,一個偷光我生活的壞人;所長,我不再是好人,一個喪卻了理想的好人。照相館布達拉宮天安門自由女神像的背景瞬移無比魔幻,現實卻是剃刀割斷辮子人财兩空的嗟歎。而我,重如鴻毛,輕若泰山。

  • 小A

    差點4星。心靜的人可以一看。松太加和萬瑪才旦一比就看出來前者才叫真正的原生态,萬瑪才旦本質上是披着原生态皮囊的學院派獨立導演,以學院派的身份和角度客觀地(而不是松太加那樣的藏族主觀視角)看待藏族現狀。

  • 蘆哲峰

    背語錄如誦經,無身份即“壞人”。十六萬剃個頭,心一動夢已空。

  • 亵渎電影

    乍看之下是那種原生态的電影,看下去你會發現并不是,萬瑪才旦相當的學院範兒,完全就是在按照主流類型片的寫法在做這個獨立範兒的劇本,而且文本非常的細膩,各種隐喻的隐射的符号化的東西都是聰明的半遮半掩,就連藏族人的精神現狀也是帶有留白式的開放,以一個人見兩個民族,完成度很高。★★★★

  • 謝飛導演

    片子較早就看過了,今日讀完了導演以前寫的同名小說集,不知為啥豆瓣圖書裡沒有這本書的記錄,隻好在影片欄目下寫感受。已經是讀萬馬才旦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了,第一本是“嘛呢石,靜靜地敲”。萬馬先是成為作家,用藏語和漢語寫了不少他熟悉的藏人藏事短篇小說,然後到電影學院進修成為導演,他的電影多是根據他過去的小說改編而成。有生活,又有作家觀察、感悟生活的能力,有藝術想象和構思的才華,萬馬拍自己民族生活的文藝片沒有不成功的;他又非常勤奮,一年一部,甚至兩部,經驗越來越豐富,風格、個性越來越鮮明,堅持拍下去,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影大師無可懷疑。祝福他!

  • 水怪

    城市社會于塔洛的雙重洗劫。踏入社會建立身份标識就像是“還俗”儀式;而女性的侵入則又帶來着巨大的誘惑與不安,從而被卷入孤獨境地。毛語錄的誦經化,KTV與藏搖Live現場,酥油燈式的照相館等,以黑白影像、固定長鏡頭折射當代藏人的精神境遇,前半段隐現的溫情更是加深着後續最終的迷茫無措。

  • 木衛二

    黑白影像,早早确立了二元對立和形式沖突,如生死,輕重,好壞,單純與複雜,原始和現代,小辮子/塔洛,牧羊人/理發妹,荒野/縣城……抛開這些意識上的先行,從影像美感來說,的确是個人最喜歡的一部萬瑪作品。對鏡子的反射,還有KTV的LED射燈印象最為深刻。人的内心感情,有時候真的不需要言說。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塔洛(2015)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