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洛在開頭和結尾兩次背毛澤東語錄形成了一種形式上的對應,不過結尾卻是用鏡像的方式呈現出來,牆上“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是反過來的!

留辮子的時候,所長說:看塔洛像個好人;剃成光頭以後,所長又說:以前看塔洛有點像壞人,現在怎麼看都是個好人——而對于塔洛來說,靠着異于常人的記憶力放着三百多隻羊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是死後會重于泰山的好人;後來因為醉酒導緻羊群被狼咬死,他認定自己變成了一個死後會輕于鴻毛的壞人!【兩人對于好人/壞人的區分标準,又形成一種形式上的對立】

所長說,一個人必須有一個正式的名字,還說塔洛這個名字很好聽,可最後卻還是叫着他小辮子,甚至都想不起來他叫“塔洛”!對于這些人來說,塔洛是誰無所謂,知道小辮子是一個放羊人就行!

塔洛作為一個“原始”和“邊緣”的存在,一開始他拒絕融入主流、融入社會,而-所長、照相館老闆、楊措這些人卻都極力的将塔洛往他們的世界拉扯,最終塔洛因為楊措的“愛”——(并非愛情,而是他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感受到過的關心和在乎)選擇融入陌生的社會【吸起來帶涼嗖的香煙、深夜唱歌的卡拉ok、楊措口中的拉薩和北京……】。

可也正是因為楊措(城市的象征),導緻塔洛深夜醉酒,而造成了衆多羊兒被狼群咬死的悲劇,最終使他變成了一個“壞人”!剃光頭——正是楊措給塔洛烙下的壞人“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