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事故Unsimpleaccident(2025)的劇情介紹
普通事故Unsimpleaccident(2025)的影評
5月25日晚,第7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落下帷幕。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出獄後的首部作品《普通故事》斬獲金棕榈大獎,畢贛導演和易烊千玺合作的新片《狂野時代》也獲得小獎,可喜可賀!伊朗導演賈法·阿帕西2000年憑借《生命的圓圈》拿下威 ...
海外影評
導演背景:賈法·帕納西曾因所謂“反政權罪行”入獄,第一次被單獨監禁,第二次與其他反對政府的囚犯關押在一起。2022年他因聲援他人反對警察暴力,被迫服2010年判處的6年監禁,2023年2月服刑7個月後獲釋,期間憑借《無熊之境》獲威尼 ...
#Cannes78# 個人金棕榈。本年度最有力的政治宣言,高潮叠起的100分鐘,混合了憤怒、勇氣、真誠、人性的生命之歌,還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結尾。近些年的經曆真的為帕納西提供了無盡的新創作養料,為他祈禱,也為我們所有人祈禱。
3.5,狀态不好影響了觀看的感受,開頭就沒有被吸引,中途感覺不錯,結尾又覺得太過刻意,更多像個公路喜劇片。前面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力氣去講每個人的恨,末了每個人的離場放手都那麼潦草。可能深仇大恨的終點都是慘淡收場吧,這的确是一個令人無言的結局。比起手刃惡魔、成為惡魔,還是做人更好,我喜歡它向善的立意。
賈法·帕納西出獄後的首部作品,靈感結合了他自己的被捕經曆和獄中聽聞的大量囚犯故事——那些被國家機器壓迫、被命運誤傷的個體,最終化作這部電影中沉默卻洶湧的底色。善與惡的面目,在質疑與譴責、憐憫與仇恨的反複中,變得模糊不清。
影片借助一連串的反轉與巧合,揭示極權與體制之惡作用于各色底層人物身上的因果,善與惡相互反轉,同情與仇恨的情緒轉換推動劇情發展,底層相互撕咬,幕後的推手卻始終隐身。它真正想探問的,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我們能否直視一個人的“純粹之惡”?而面對曾經的傷痛,我們是選擇處決、饒恕,還是冷漠遺忘?
盡管影片在人物群像的塑造上仍略顯刻闆,對情緒反轉的依賴也稍顯程式化,但它的鋒利和膽識依然令人警醒。正義無法簡單定義,仇恨無法輕易釋放,而“人性”本身,或許是最複雜、最不可靠的變量。
@Cannes2025_Bazin
有時候很難判斷他的掌控力在哪裡,但無疑那些不節制的部分來自于憤怒。意料之中的第四幕讓人如坐針氈,但電影因此而發。總算不是隻有前15分鐘關鍵的那類中東電影了。
很難看
誰能夠想到,在一部複仇電影中,殺死兇手和複活兇手可以同時發生。恨意每多一分,善意便以更洶湧的态勢将其壓倒。暴力的實施與中止在影片的首尾兩端,而故事的轉折總是從意外開始,卻最終走向導演所堅信的必然。
賈法·帕納西出獄後的首部作品,靈感結合了他自己的被捕經曆和獄中聽聞的大量囚犯故事——那些被國家機器壓迫、被命運誤傷的個體,最終化作這部電影中沉默卻洶湧的底色。善與惡的面目,在質疑與譴責、憐憫與仇恨的反複中,變得模糊不清。
影片借助一連串的反轉與巧合,揭示極權與體制之惡作用于各色底層人物身上的因果,善與惡相互反轉,同情與仇恨的情緒轉換推動劇情發展,底層相互撕咬,幕後的推手卻始終隐身。它真正想探問的,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我們能否直視一個人的“純粹之惡”?而面對曾經的傷痛,我們是選擇處決、饒恕,還是冷漠遺忘?
盡管影片在人物群像的塑造上仍略顯刻闆,對情緒反轉的依賴也稍顯程式化,但它的鋒利和膽識依然令人警醒。正義無法簡單定義,仇恨無法輕易釋放,而“人性”本身,或許是最複雜、最不可靠的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