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姊妹DiebleierneZeit(1981)的劇情介紹
朱麗安是姐姐,在女性雜志社工作,平常為婦女權益呐喊;妹妹瑪麗安卻是個激進的恐怖分子,在被捕後憤然上吊自殺。但這對姐妹在小時候的性格完全相反,一個叛逆,一個溫順,成年後兩姐妹的路途卻南轅北轍,朱麗安還對妹妹一直抱有成見,兩姐妹關系對立冷漠,直到妹妹的去世,才引發姐姐對妹妹生活真相的追查。
幕後制作:
德國女導演特洛塔的女性主義電影,借助一對德國姐妹的不同命運,來揭示德國社會的政治現實和曆史關系,風格壓抑沉重。導演以小喻大,利用姐妹的個人對立來影射整個德國曆史和現實的格格不入造成的隔閡感,色調陰沉,多特寫鏡頭,帶有濃厚的女權意識。兩姐妹的少女生活片段裡含有引射東西德的政治寓意,較為晦澀難明。
幕後制作:
德國女導演特洛塔的女性主義電影,借助一對德國姐妹的不同命運,來揭示德國社會的政治現實和曆史關系,風格壓抑沉重。導演以小喻大,利用姐妹的個人對立來影射整個德國曆史和現實的格格不入造成的隔閡感,色調陰沉,多特寫鏡頭,帶有濃厚的女權意識。兩姐妹的少女生活片段裡含有引射東西德的政治寓意,較為晦澀難明。
德國姊妹DiebleierneZeit(1981)的影評
《德國姐妹》新譯中字
舊中字誤人太多,故着手新翻譯了一版中文字幕。翻看短評區,諸如:姐妹隐喻東西德、左右之争基本上是舊字幕錯譯導緻的後果。用新中字看電影,應該完全不會再覺得電影的人物都是什麼象征、什麼隐喻;是編劇硬掰,刻闆而沒有“流動”了。影評區其實已有 ...
瑪加蕾特·馮·特羅塔成名作,1981威尼斯金獅獎。背景是1977年的“紅軍派”恐怖組織及“德意志之秋”。以兩姐妹喻指東西德的骨肉分裂與左右路線分歧。有意思的是姐妹學生時代的習性與成年後截然相反,雖未深入展開,顯得邏輯不明,但或而亦體現了人性中的兩極矛盾及壓抑與社會化的進程問題。受害的最終總是小孩,一如片頭插入的堕胎合法化運動場景。學校放映的二戰大屠殺紀錄片令人心驚,無論是誰,都理直氣壯地自陳“Ich bin nicht schuld.”。此外,宗教氛圍隐隐籠罩全片,無論是片頭攝影機凝視的十字窗戶(其後流暢轉為運動長鏡),還是姐妹從小所受的基督教教育,抑或是朱麗安面對妹妹屍體時呢喃的禱文與對自殺選擇的不解與拒絕相信(自殺為基督教教義所禁止),都在提出天問:世界為何如此?未來的女性主義與政治鬥争将走向何方?(8.5/10)
@2022德國大師展。
很少看到這麼動情又有力量的德國電影,後半段一度被抽泣聲包圍。
影片未把焦點放在姐妹倆參與的社會運動上,而是聚焦家庭的私人一面,也是對片尾孩子要求知道所有故事的一種回答。
玻璃重影看出雞皮疙瘩,恰恰點出姐姐的心理變化;妹妹上吊像耶稣,受難的一代-納粹的孩子,被燒傷的納粹的孩子的孩子…
誰說不能一個人跳華爾茲?值得注意的是,妹妹還有一同拯救第三世界孩子的男同事,姐姐身邊卻隻有女性共事。
能理解為什麼伯格曼喜歡它,相似的經曆,視角和厚度
2019.09.21 山一影展。很難說應該從什麼角度定義這部影片,激進理想和世俗庸常的對立政治隐喻被包裹在姐妹情感的互動中,女性身份在這一過程中似乎顯得并不那麼重要(如果把姐妹換成兄弟,故事大抵也成立)。少年時在“存在與虛無”中沉迷的叛逆姐姐,在與成年後日漸激進的妹妹的争吵與和解中逐漸找回了被埋葬、被規訓的自我,而情感也從被壓制的方寸之中掙脫出來,她們相互撕扯,又斷不掉牽引的線,她們在最終互成鏡像的同時,生命也達成了同質化,政治隐喻的力量在姐姐與同居十年的男友分手、重新将外甥接回的結局中與血緣和記憶結合成了不可言說的真實神秘。如果對戰後德國乃至歐洲社會思潮沒有一定了解的話,理解門檻會相對較高。
是一部看完讓人馬上反思如何将女權運動持續下去的傑作。對比起來瓦爾達的同樣是說兩位女性的《一個唱一個不唱》甚至顯得有些太輕松、小資了;電影裡的兩姐妹,在争取社會變革的道路殊途同歸。一個成為激進左派,将訴求通過暴力來表達,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還讓活着的人一輩子都背負苦難;另一個是知識分子小資女權,試圖通過文字與出版來鬥争,卻陷入迷茫,困惑于自己的無力,于是對紅軍旅的妹妹産生既恨又憧憬的複雜情緒。但兩個人其實都是受困于自身的掙紮,沒有把它擴張到更多的人之中去,導緻身邊的人一個個逐漸離開。電影的結尾尤其有力:該怎麼把我們這一代的鬥争,告訴并傳承給孩子們呢?我們自己都不能互相理解,他們能嗎?
當你發現自己終其一生想要捍衛的理念其實到最後卻根本無法向後人開口解釋,這是一種巨大的崩塌。世界的翻新速度遠大于我們獲取信息的速度,即便是最堅定信念,也在種種派生出的是非影響下變得錯綜複雜,變得似乎不再值得人去追随相信。所以死了的人永不會錯,而活着的人将永世迷茫。這是近幾年看過的非常有力量的女權電影了,其他女性電影與之比較,甚至顯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