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一時看這部片子是因為那段著名的浴室謀殺片段,這段經典的驚悚片段,沒有通過直白的血淋淋的血肉模糊來制造恐怖感,而是通過噴頭、血水、女主驚恐的臉、還有全黑的老太婆(制造懸念的打燈)、反光的晃動的刀子、女主部分軀體來營造,且角度和景别也是忽大忽小,忽高忽低,還有急促尖銳的聲音,突如其來的殺戮讓觀衆措手不及。本片在我看來也分前半段後半段,前半段的主要就是那四萬英鎊,女主為了她擔驚受怕,還被警察盯上,後半段是“母子關系”導緻的謀殺案。不論是戀母情結導緻了精神分裂,還是女主恐怕被人發現自己的偷竊行為,希區柯克在這部電影裡都對人物的心理;暗示做了許多功課。比如在女主車窗前來來往往的人流,開車時女主瞪大的雙眼,和她臆想的旁白,還有兇手客廳的許多鳥的标本,他把本應該飛翔在天空的動物禁锢在自己身邊,猶如他自己怎麼也逃不出他母親,和他心裡的牢籠,從他的台詞中,我們知道他可憐母親也忍耐母親,“一個男孩最好的朋友就是他的母親”他很無奈但是他任由自己接受并沉淪。除了心理描寫,這部片子感情也是非常豐滿,希區柯克沒表達出多少愛情,卻總讓我覺得比其他他的電影裡描繪的愛情更加飽滿,可能是人物心理在這部電影裡展現出來了,電影不再為了懸疑為了驚悚而刻意為之一些東西了,他開始合理化。最後的一點驚悚就是在地下室發現骷髅,兇手有精神分裂被心理醫生一點點的挖掘發現,到最後兇手的獨白(兇手母親)讓人有一種驅殼與靈魂已經不相符合的感覺,這個唯唯諾諾,不敢反抗母親,以至于可能分裂出母親來保護自己的男孩不禁讓人感歎家庭對人的影響之大足夠毀滅一個人的精神。
随記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