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講述了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在青春期堕落的故事。
女主劉子佩生長在父親缺位的單親家庭。佩佩的母親為了養家糊口做着令她看不起的工作,而且疏于關心和管教她。為了完成和好友的約定,青春期的佩佩誤入歧途。在男主阿豪的保護下,佩佩才沒有釀成大錯,最終回歸到了正常的生活軌道。
01 情節
電影的情節比較常規,其中閨蜜為了一個男生争風吃醋、反目成仇的情節比較狗血。在之前讓雙女主榮獲金馬影後的《七月與安生》中,也有這種閨蜜争一男的狗血劇情的設置,仿佛成了青春片标配。
的确,這種劇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影的噱頭和強烈的戲劇沖突。而且閨蜜争一男的情節屢試不爽,原因就在于觀衆百看不厭,但我們真實的青春并沒有這麼多狗血劇情,女生間的友情也沒有這麼脆弱。
02
畫面
電影中最亮眼的一段畫面,應該就是佩佩和阿豪互相給對方纏膠帶了。
整體背景是暗紅色的光,窗戶外是由遠及近的亮黃色,兩種光互相配合,在兩個人的臉上流動,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美感。雙方交流也由開始的緊張局促,到後期能夠走心地談話。這場粘膠帶活動最後被阿豪的一聲打嗝而打斷,以佩佩會心、輕松地一笑而結束。
在整場戲份中,暗紅色的光影、似有若無的喘息聲、相互貼近的兩副青春的身體、額旁流動的大顆汗珠,以及暗示性的談話,都給人留下深遠的遐想空間。

纏膠帶
在另一場佩佩找父親吃飯的戲中,畫面安排也很巧妙。
佩佩被閨蜜冤枉後跑去餐館找父親,她帶着情緒大口地吃着東西。父親看了一會兒佩佩,喝了口酒放下酒杯後望向窗外,手指不停地在桌上敲打。他再看了眼佩佩然後望向窗外,随即便起身走向門口。
音樂在此時響起,打破了兩個人之間的沉默。門外的父親掏出一支煙叼在嘴上點燃,佩佩擡頭望向父親。餐館中的佩佩和門外的父親,雖不在同一實際空間,卻被巧妙地安排進了同一畫面,有種和諧的沖突感。
這個畫面和最開始的一段畫面相呼應,導演同樣運用玻璃倒影制造特殊畫面。
而無論是開始還是結束,佩佩與父親始終隔着一層玻璃,看似透明,實則堅硬。就像佩佩與父親,雖然能互相見面,但難以消除的隔閡始終橫亘在他們之間。

父女相望
兩次畫面定格的運用,增加了新意。
在佩佩走向另一條路的關鍵節點,畫面定格在佩佩的臉部,對她當時的神态進行細緻刻畫,使觀衆能很好地捕捉到女主當時的心理活動。
兩次畫面定格時,佩佩都是同樣的回眸的動作,形成了整體的統一感。此時的音樂也配合得恰到好處,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氛圍。
03 人物
女主周子佩的扮演者黃堯,在今年的熱播劇《山海情》中飾演白麥苗,演技可圈可點。而在這部兩年前的電影《過春天》中,黃堯也有不俗的表現。
在被閨蜜質問的一段戲中,她眼神離開閨蜜望向下方、深呼吸後抿嘴舔嘴,被閨蜜冤枉後委屈地眼中含淚,以及被閨蜜用惡毒的言語人身攻擊後,揪着閨蜜的衣服,滿眼都是痛苦和憤怒。這一系列動作,黃堯都完成得流暢自然而細膩,可以說是十分有發展潛力的90後小花了。
電影中讓我驚喜的一個人物就是佩佩母親的扮演者倪虹潔。相信在90後心中她永遠都是那個同福客棧中喊道“放着我來”的祝無雙。
近年來,我很少在大屏幕上見到倪虹潔,最近的一次是去年看了她的《演員請就位2》,以及往事叉燒中的一篇文章。我了解到原來消失的那些年,倪虹潔都在探索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雖然最後發現自己還是隻能做好演員這個職業。但由于她沒有抓住《武林外傳》爆火時的機會,以至于後來很少有好劇本會找上她。
希望“無雙”能一直眼中有光,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以成年人的視角來看,我認為《過春天》的教育意義在于:我們對于孕育以及養育下一代需要謹而慎之。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以及充滿愛和溫暖的環境,才能讓新生命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長大,度過自己想要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