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葩說》這檔辯論綜藝節目素來以開腦洞著稱,辯題總是稀奇古怪,而且還會把背景設置在奇葩星球,奇葩星球上就有黑科技。有了黑科技,就有各種可能。

2018年有一個黑科技,它是一個可以測試真愛的按鈕。辯題就是:如果有一個按鈕可以看到對方有多愛你,你會按嗎?

2019年又有一個黑科技,它更厲害了,它能複活你最愛的人。辯題則是:每個人都可以按鍵複活一個最愛的人,你支持嗎?

科技的發展使得原本虛無缥缈、不可言說的愛與感情有了可以測量、評判的标準與儀器。而同時,人們也需要重新思考何為愛,何為感情。

一旦成真,我們的生活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藏在内心的小心思會輕易被發現,是否真的最愛一個人成了拯救一個人的籌碼。

雖說這些辯題看似無厘頭,但正如古往今來那些哲學上的思想實驗一樣,它們也許不可能發生,也不可能驗證,卻能給我們以新的視角看待世界。

2.

這篇文章不是要誇《奇葩說》的辯題有多高深的,而是想批評一下電影《被光抓走的人》的腦洞。

這部電影是董潤年自編自導的。導演有一天突發奇想,有一道光把相愛的人抓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還跟好朋友李誕交流了,李誕覺得想法不錯,也想寫一篇。兩人就一人寫劇本拍電影,一人寫小說出書。

用句《誤殺》的台詞,“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被光抓走”這有啥稀奇的。

有人說導演是從滅霸打響指消滅一半人口獲得靈感,隻能說明他看的電影太少了。2013年美國奇幻喜劇電影《世界末日》,2014年美劇《守望塵世第一季》,這都是人突然被抓走或消失的劇情。

《世界末日》中是做了好事的好人被送上了天堂,《守望塵世》就複雜多了,帶有神秘宗教色彩,你得看到最後一季才能看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被光抓走的人》就簡單多了,發現被抓走的人的共性的是初中生,就憑學校裡幾對早戀的同學消失就得出結論,武文學還就将信将疑了。然後,才輪到科學家出馬,那解釋就厲害了,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糾纏都出來了,相愛的人就有一根線連接着,這怕不是月老的紅線。

3.

《被光抓走的人》這片名多麼文不對題,明明是“沒被光抓走的人”。

設定沒新意,解釋不合理,挖坑不填,這些還能過得去,反正就當是一個軟科幻的,披着科幻外衣講現實故事也行。

可是,這電影前面二十分鐘是高概念的内容,全世界各方人馬都想弄清楚這光什麼回事,之後就低展開了。天下大亂的情況下, 就你這個小地方安然無恙。故事的發展與這道光完全無關。

武文學與張燕兩夫妻,并沒有在光照後出現明顯的猜疑,而是武文學看了張燕的手機,發現她和其他男人聊天,才有了裂痕。

李楠與老公離婚,因為他有了小三。辦離婚手續時,老公失蹤了,然後就與小三一起尋找老公,發現了老公的秘密。這也與設定無關,隻需老公失蹤就好了。

這兩個還算比較具體的叙事線,有兩個短小分散的線,真是可有可無,甚至有了反而讓人莫名其妙。

白客飾演的筷子,在光照事件之後,一直在找秦山。可是,我們卻很難知道兩人關系,隻能猜測也許是同性戀。與李楠一樣,不需要光照,隻需要秦山失蹤就好了。

一對年輕小情侶有點不同,是唯一受到光照事件影響的,女的懷疑兩人是否真愛。我以為會是男的死纏爛打地陪伴,讓時間去證明。結果太可怕了,男的口口聲聲說“我是愛你的”,然後就把女的強奸了。

看到了吧,高概念設定下就講了一個個雞零狗碎的毫無相關的故事。它們現實嗎?現實。可是跟我們常看到的家庭倫理劇又有多大區别呢。

男人中年危機,女人老公出軌,同性戀自我認知,小情侶為愛去死。

就算說破天,這些都反映了現實,但它們沒有詳細地說出事件的前因。我們不知道武文學與張燕是怎麼走到這一步,張燕曾經如何絕望,不知道李楠老公為何不喜歡任何一個人,不知道筷子何時愛上秦山,不知道小情侶為何會這樣沖動。

這就相當于在《奇葩說》的辯論中,說了一大堆結論,卻沒有把最動人的情感核心展開,怎麼能打動觀衆呢。這裡才出現四種情況,《奇葩說》中的選手能想到更多種情況。

4.

為什麼要有思想實驗,因為日常情況都太普通,不會讓人想到更多。極端環境,就是讓人走出日常,去到邊緣,去思考概念的外延。

極端環境下,還是發生的是日常生活,那何必要有這樣的環境呢。電影中,小情侶算是一個極端表現。還有一個科學家也是極端表現,他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後去自首。

懷疑與猜忌,才是一段感情中最緻命的。愛不愛,本來就應該由兩個人自己去判斷,何必假借他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