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優秀的意識流藝術電影,此影片含較多的細節、隐喻,并且過度鋪陳和自我意識大肆渲染。Jake在追求内心欲望時,又與其自身性格的方方面面發生沖突,在影片結尾Jake的自盡無不體現出其内心的強烈鬥争,因而,在整個叙事體系下,小情節的設計把Jake導向為被動主人公;他表面上是一個普通的清潔工,實際上它有着豐富的内心世界,他熱愛電影、詩歌、戲劇、繪畫,還愛好物理、哲學,這無不體現出他精神思想的充實,而影片的妙處在于:通過内心強烈鬥争以塑造其形象,并且把他爛漫理想的幻想世界與其平庸、苦楚的現實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現出富有意味的人物弧光,從而體現有性格缺陷生活在原生家庭的Jake生而為人的無盡痛苦。
影片的非線性複線叙事的平行時空結構模式與交織式對照結構共同構建了類複調式主題,把移情幻象與哲理思考有機結合,從而讓資深觀影者隐約感覺到一股張力。影片場景較少,得以讓人物的意識縱向流動,從而使有限的世界與有機界定的人物更有深度。就故事形态而言1.小情節體現出年輕時的Jake與原生家庭,社會環境的在外沖突和内心情感思想的内外沖突。2.在荒誕式的反情節裡,Jake與Girlfriend情感的沖突,Jake的拖延與Girlfriend的急迫的沖突,這兩方面的沖突不斷的推動劇情的發展并且這種反情節表現在時間等各元素的巧妙錯位,從而體現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歪曲;反情節也貫穿着Jake的家、學校、冰淇淋店、劇場等場景,進一步讓幻想世界所負荷的價值(痛楚)一步步加深,Jake與Girlfriend的情感也随之變化:無味—怨恨。這些情節以非常微妙的形式,讓故事弧光在主人公内在沖突的層面上閃爍,因而引發主人公心靈的深刻變化。這些主要體現在:1.Jake父母神态與舉止怪異和樓上傳出Jake父母短暫的争吵聲,這隐約體現出Jake的童年是在舉止怪異的父母的矛盾中度過,讓處于這種家庭環境的Jake産生了性格缺陷,從而Jake在面對新事物時更加膽怯、恐懼。2、在學校中與冰淇淋店中,女孩對Jake的嘲笑,可知Jake因性格缺陷,在校園裡的人際交往中時常碰壁,他也知道自己的同學或追求過的女生在他背後對他無情的嘲笑,但他卻因膽怯而不敢明言,更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因而選擇逃避,從而導緻Jake内心的極度自卑。3、Jake與Girlfrien在車中親熱時,突然閃出清潔工偷窺的鏡頭,這可以看出,Jake在老年時,回想年輕時的戀情,重新點燃了他自盡前最後一絲對愛情的美好憧憬,他通過構建自己的幻想世界,窺視幻想世界中正在親熱的自己,來滿足自盡前的自己内心最後一絲對愛的需求。這一幕與影片結尾的踩油門聲,更深層次的體現出深陷于幻想與現實強烈沖突的Jake仍對生活抱有最後一絲希望,讓Jake重見希望的,可能是他那久久埋藏在心中的最後一份愛(這大概也是影片以戀情開頭的原因吧)。影片結尾的舞蹈表演、歌劇、動畫形象的出現,是一切意義、情感的彙聚和頂點,且自我意識的内在價值層面的轉折體現在沉溺于浪漫理想的幻想世界—面向最真實的自己,随着那頭被蛆蟲侵蝕的豬邁向屬于自己的洗禮儀式。這也是影片中最有價值的見識。
導演沒有采用複調式叙述,而是采用類複調式叙述方式進行故事的講述。清潔工工作休閑的場景簡單且極少量的嵌入影片,用絕大篇幅去描寫幻想世界,使得現實與幻想這兩個聲部形成不平衡發展,以現實作為幻想世界的陪襯與伴奏;再者,幻想世界中的完整統一,也沒有歸結于主人公一人的情感意志的統一;幻想世界裡的許多場景與情節,無一不展現出Jake在現實生活中内心真實的寫照與心理變化過程,所以我主觀認為導演是想通過強調主人公情感與思想意識對立與統一,來體現出一種審美情感(在Jake的知性思維中,對愛情等情感體驗驅使Jake探求新的認知,繼而将Jake新舊際遇有機結合,體現出Jake感性的一面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審美情感),從而得以更全面細緻的刻畫内心世界,使這股強大的意識流充斥每一個角落。因此無須刻意再用複調式結構重新大量構建Jake真實生活的片段,或形成多線索對比,這樣容易形成累贅。如果現實幻想二線地位平等,則可能有失刻畫主人公内心,削減感性世界的豐富性。
另外,影片畫面的原始學院比例也是一個亮點,具體作用:1.稍窄的畫面能夠增強影片的張力。2.能讓近景鏡頭更有代入感,有助于展現人物心理變化曆程與感受情感波動。
注:此影片并非服務于大衆及普通影迷。
(學業繁忙,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