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一开始,给予Beauséjour一个面部特写,貌似明白自己最后结局的Beauséjour在自己临死前的最后时刻,深情的拥抱并凝视着那即将失去母亲的可怜孩子。接着,画面在汽车座位后固定,Beauséjour离开汽车前再次凝望着她的女儿。这两个镜头都在一个狭窄的汽车内,用近距离的方式,细致的刻画了人物的神态,更好的表现Beauséjour内心复杂忐忑的情感与对孩子的不舍之情和深情至微的母爱。而这辆车,彷佛是生与死的界限:在车内,尚且能再多陪伴一会儿自己的女儿,享受多一会儿温馨的时刻,一旦出去,面临的将是残酷的审判与必死的结局。同时,车也是平庸与无畏的界限,Beauséjour可以选择躲在车内听天由命,但是,Beauséjour却带着理智与无私,视死如归,毅然下车,为了保全家人,怀着爱,饮弹自尽。
场景二:Beauséjour下车后走向Max,含泪微笑着对Max说“照顾好孩子,我爱你”。Max也回了“我爱你”。接着,Beauséjour保持着镇定与从容,转身饮弹自尽。随着Beauséjour的倒地,画面转为固定全景镜头,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身份远望着瘫倒在地的Beauséjour,凝望着死亡,冷静而深邃,严肃而庄重,沉寂而忧伤,给予观众充足的情感缓冲与沉思的时间。Beauséjour对丈夫、孩子的爱已超越生死,说完爱你我的瓜后豪不犹豫的告别了这个世界,告别了她最亲爱的,与自己相依为命、共同患难的丈夫与在战火纷飞时出生、刚学会走路、尚未开始记事的孩子。她为了不牵连丈夫与孩子而选择走向死亡的行为,表现出Beauséjour无私的爱与心中格局之大,Beauséjour为了顾全家庭而死的客观理智的选择与之后以客观角度看待生死的固定远景镜头相互映衬,更深层次的体现出Beauséjour爱之深沉,用镜头语言完美的诠释了爱情与母爱的伟大,使影片“爱”的主题得到升华。
另外,两处Max的面部特写极为震撼,慢动作、八字眉、脸上洒满着滚动的雨滴,再加上布拉德·皮特精湛的演技,完美的呈现出Max突然面对妻子自杀时,内心的混乱痛苦、不知所措。凄凉哀婉的音乐渐渐响起,以声衬静,安详而悠长,伴随着每个镜头,前半段音乐似乎是一种哀鸣,为在这残酷的战争中所有被迫失去所爱的人而叹息;后半段则给予在战争中身心饱受摧残的人慰藉与希望。接着,镜头切换到车内,透过朦胧的车窗向外看着Max在雨中静静的守候着Beauséjour,停留片刻后,镜头缓慢的移动到孩子身上,此时的音乐曲调也逐渐变得缓和,是音乐前半段与后半段的转折处。孩子此时抓头,表情严肃,神情不安,眼睛下斜,也许,尚未懂事的她也能感受到最爱自己的母亲死去的痛苦吧。
场景三:随着画外音的出现,画面转到Beauséjour给未来的孩子写信的场景,写信过程中,Beauséjour的独白贯穿着四个慢动作运用得恰到好处且最有价值的闪回画面:1.Beauséjour与Max捧着在炮火轰炸中出生的婴儿。2.Beauséjour凝望着Max抱着孩子在屋中。3.孩子刚学会走路。4.Beauséjour与Max认识之初最深情的凝视。这几个闪回场面,是Beauséjour明白尘埃落定,自己必将离开自己亲人所做的最后回忆,把所有的最深沉情感、最核心的价值、对爱最完美的诠释浓缩在四个闪回中,第一个闪回见证了Beauséjour与Max在炮火中爱情的结晶,让观众体会到这弱小的生命来之不易,也是Beauséjour为爱而死的原因之一。中间两个闪回则是过渡与陪衬。最后一个闪回让观众在Beauséjour死后,重新回到原点,回到他们认识之初最深情的凝望,那一幕,仿佛《大鱼》中Bloom初见Sandra时的时间静止、爱被定格永恒,就如尼采所说的“当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四个片段,一个声音,主导着整部影片的情感,总结并再次突出了最核心的主题:爱。为影片“爱”的主题添上了具有浓厚色彩的点睛之笔。
场景四:画面转到一件温馨的小屋处,镜头转向桌子上的许多画框上,镜头缓慢的向左移动,把画框中女儿的照片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紧接着,镜头在屋子中央,面向着窗外的草原慢推,Max与长大的女儿在草原上闲适的散步,最后,镜头下移,移向了被定格的永恒—爱—Max与Beauséjour的结婚照。整个片段镜头移动缓慢,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舒缓与安详;悠扬、柔和的音乐、阳光明媚的草原、安然、幸福的背影、极致的调度,共同构建出伊甸园般的美好图景,在饱经苦难后,如今的Max与女儿正如Beauséjour当初所愿,幸福康乐的生活在一起,让爱延续,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