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前,跟朋友約定完成13天筆記學習打卡的獎勵是一張電影票,前天打卡完畢,昨天他選了這部電影。

看完電影,感慨最深的是這位苗老師就是久遠的傳統老師縮影吧!

...
老師·好

他盡己所能傳授所有有用的知識、給予所有能給的關愛。毫無疑問,他是位溫暖如陽、慷慨大方的老師,這點真是讓人既敬又愛。
比如耗子做手術,他把一個月的工資都捐出去了;
當小乙自暴自棄時,他卻從未想過要放棄這個學生;
為了讓安靜有更多時間複習,他願意無償給學生們補課;
課上傳來小乙爺爺摔倒消息,他立馬陪小乙趕到醫院,留下要錢就說話的語句;
學生複習備考時,靜靜地把巧克力放在每張書桌上;
……
看看生活中的他,住房簡陋,房間和飯廳共室,妻子每每說起分房的時候,他就支支吾吾……
他是個清貧的傳道授業解惑者。

...
老師·好

可我又不太喜歡他啊。
他具備傳統教師的一些特點:刻闆、保守、重成績。他是專制的,比如選班長時,他不管關婷婷付出多少,也不管小乙願意嘗試,執意要成績優秀的安靜來擔任。
他身上最突出的是重成績,多處都有體現。比如,自行車被破壞後,批評小乙不留一點情面,就因為他是差生,後來說相信品學兼優的學生才作罷;高考前夕,取消所有副課,也不參加藝術節,發現關婷婷等在排練大聲呵斥不要後悔,還有,自行車被全班同學找回時不笑反怒、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
老師·好

看到電影後半部分,我想他如此看重成績是有原因的。
他高考是省狀元,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卻因為家庭成分,失去了就讀機會,隻能在無奈之下選擇了師範學校,接着當了老師,後來有了當安靜問像你這樣不好嗎,“不好”二字脫口而出,當即覺着不妥又改話的片段。
“不好”才是他的心聲吧。
他說,“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十字路口,對于我們的人生來說,最關鍵的選擇機會,可能就那麼幾個”。
對現狀的不滿意,他應該更多歸咎于高考這個選擇。做出無奈選擇後,人生道路就截然不同了。他用經曆驗證并深信:高考就是最關鍵的選擇機會之一。
所以,我想,在他的學生有主動選擇的機會的時候,作為過來人,他自然就希望孩子們能夠牢牢把握住,從而走上改變人生的道路。

...
老師·好

對于唯成績論,雖然我不認同,但我能夠理解。
因為我想到小城市的學生們,他們想走出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唯一且奏效的方式就是高考了吧。之前看到過一個觀點:高考是公平的,因為無論出身貧富貴賤,都可以參加。同時,“知識改變命運”也被許多前人印證過。
對我自己來說就是這樣呢。我來自梅州興甯,不确定幾線,三線四線五線之一吧。如果不通過高考,我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途徑可以待在大城市做着相對體面的工作,估計都沒有勇氣孤身一人到一線城市,就待在老家生活了吧。
回到這位那麼愛自己學生的苗老師,他當然期盼所有學生都能夠通過高考走上一條幸福的道路了。

...
老師·好

可惜,他無比期盼的、說比當年的他還要好的苗子安靜,沒能長成。
他似乎把安靜看成了“自己”,憧憬她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當安靜出車禍後,他夢想也就跟着破滅了。
于是,抛棄房子、缺席畢業照,決定離開,帶着深深的自責和破滅的夢想。後來去了更渴求教育的鄉村小學,相信他又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
老師·好

我很喜歡青春洋溢的學生們。
他們純真,會發洩情緒與老師較勁,喜歡就誇贊讨厭就直說;
他們善良,得知朋友手術把辛苦賺來買收音機的錢都捐了;
他們感恩,偷偷排練健美操拿到第一名以彌補上次遺憾,利用夜自習拿手電筒照找回老師的自行車。

...
老師·好


他們會在課後聚集在小賣部聊天吃東西,也會為了買收音機這個共同目标努力奮鬥。這都是學生時代常見的小美好呀。

...
老師·好

這部電影的老師、學生讓我回憶起我的讀書時代。
我遇見的老師沒有一個像苗老師,但我贊美他對學生掏心掏肺的關愛。我相信一個好老師是能夠給學生帶來長久影響的,甚至是終生的。我遇見的同學有像他們的,我們笑過、瘋過、哭過、鬧過。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
我不認為我的讀書時光是最好的,但我感謝遇到的老師、同學給我生命這段時光賦予了獨一無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