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這部電影,還是蠻有感觸的。我們現在總說,人生而平等,但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依然帶有各種偏見。我們想着說去努力改變這個局面,但最終還是被現實打敗。

唐是個黑色,托尼是個白人,而電影的有趣之處就在于,給這兩個人物裝上了不同的身份。在我們的刻版印象中,白人都是高高在上,衣食無憂的,而黑人隻能從事各種低端廉價的勞動。但在這部電影裡面,黑人唐是一個著名的鋼琴家,音樂家,而白人托尼則是一個為生活,為溫飽問題的奔波的失業人員。

托尼成為了唐巡演途中的專職司機。在電影剛開始,托尼對于黑人是充滿着偏見與敵對的。有兩個黑人來到托尼家中做客,喝了一杯水之後,托尼把被這兩個黑人用過的杯子丢到了垃圾桶裡面。但是在成為唐的司機,在路上與唐經曆了種種之後,他對黑人的看法改變了,并且與唐成為了好朋友。通過托尼前後對于黑人的兩種對比,或許就是電影想要給我們講述的吧!與人接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方的品性,對方的人品,對方的氣度,對方的各種優秀的品質決定要不要和他成為朋友,而不能通過他的種族,他的國籍,通過社會的一些偏見去看待一個人。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路上,有這樣的一個片段給了我深深感觸,當托尼對唐說自己才更像一個黑人的時候,唐說,我不夠黑,也不夠白,甚至不夠男人,那我到底是什麼?對于唐來說,他是孤獨的,從影片中,他一直以一個穩重的上流社會中的高貴人士的人設出現,他從小學習鋼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博士,言談舉止高雅,站在舞台上,他是一個一流的音樂家,可是一走下舞台,他永遠擺脫不了他是一個黑人這樣的身份。所以在黑人社會裡,他這樣的一種人設是被排斥在外的,而對于白人群體,他也隻是一個為白人服務的人而已,再怎麼樣,他就是一個黑人,對于在一個種族歧視嚴重的社會裡,白人說到底還是瞧不上他的,也就這樣,他被邊緣化了。所以他才會在情緒奔潰的時候說出因為我不夠黑,我不夠白,那我應該怎麼樣,這樣的一句話!

在一路巡演的過程中,邀請方明明知道唐是被邀請的音樂家,可是卻仍然讓他在一個廚房的小雜貨間裡面換衣服,不讓他進餐廳用餐。理由很冠冕堂皇,因為這個餐廳黑人不能進。在服裝店裡,作為白人的托尼可以随意試穿衣服,而唐因為是黑人,所以不能試穿,在小酒吧裡面,唐作為一個高端人士,因為是黑人,所以被幾個小流氓戲弄。作為司機的托尼可以住高級酒店,而唐卻隻能住在廉價的黑人旅館裡面。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在我們看來,是那麼的不公平,但是在他們那個種族歧視嚴重的社會裡,卻顯得理所應當。有時候也想不通,制定這些規則,這些秩序的白人,他們是有多麼的種族優越感,不是人生而平等嗎,憑什麼白人就可以占用一切好的資源,叫黑人為他們買單,為他們服務。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這部電影中我也深刻的體會到了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要去漂白,不是他不喜歡他的黑人同胞們,不是他看不起他們,而是在這樣的一種大環境下,他想要走得輕松一點,不那麼的舉步維艱而已!

在電影的最後,托尼與唐經過這次的路程,彼此之間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終于成為了好朋友,這或許就是這部電影唯一溫暖的地方吧。我們不可以選擇我們的身份,不可以原因我們的種族,不可以選擇我們的出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