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韓劇 百日的郎君 5集劇評】

争取這周把該補的劇評寫完。
第5集的糖還是挺甜的,雖然沒有KISS,不過互動越來越有愛,而且元德也慢慢開始認可自己的生活。

循例,葉秋臣從放糖時刻和相關影射來談談這一集。
一、放糖
1.生病照顧
元德因為太挑嘴,吃得太少,因此生病倒下。洪心特意去打了野味山雞,炖了營養雞湯,并熬夜照顧自己的郎君。
雖然兩人成年後的感情基礎很淺,但患難見真情的程度真的不亞于老夫老妻。

2.保護花樹
這是李律與尹利瑞為數不多的共同回憶,雖然李律已經失憶變成元德,但他對花瓣雨依然還有特别的感覺。
現在這份情感轉移至洪心,所以在别人打架差點破壞花樹時,他上前阻止,生怕破壞了這份美好。

3.望妻石
洪心每個月的十五都要去她和哥哥約定的地點,所以會有幾天不在家。之前沒有元德,還不覺得離開是一件特别的事情。但這次元德主動找上九石去詢問洪心去向,就已經表示了他與衆不同的關心模式。

那句“你知道我多麼(擔心)”,話說一半還吞了下去,有點可愛。
洪心再不回來,元德會變成一塊望妻石吧。

4.打翻醋壇
在樸老頭的壽宴上,洪心被調戲,差點被摸小手。元德完全不能忍,當衆保護自己的女人離開。

之後,洪心問他“你是嫉妒了嗎”。

本以為元德會支支吾吾一番,卻不想他直接回應“不要為我之外的人塗脂抹粉”,這種獨占欲已經讓他對洪心的愛意顯露無疑。
其實劇情走到這一集,我才稍微感覺到一點他倆之間愛情的小火花。

5.良藥苦口
元德一直嫌棄洪心做的粥。
直到他發現自己的心意之後,連難以下咽的粥都可以解釋為“良藥苦口”了,可想而知愛情的力量是多麼偉大。
而且,說這句話的時候,還帶着笑容。

6.有用元德
元德因為不會幹雜活兒,被人嘲笑是“無用男”。但自從在樸老頭的壽宴上作詩一首之後,他就成了懂得識字寫字的文化人。洪心得知他有這種賺錢的能力開心不已,于是上前抱住了他。

在抄錄當紅的言情小說時,由于所述情節的暧昧氛圍,讓兩個人之間的氣息也變得微妙起來。
距離,是越來越近了。

7.患難與共
元德欠了馬七的高利貸,洪心在路上碰見對方時與元德刻意躲進小小的窄縫,避免與其正面硬剛,并提醒元德馬七很兇不要惹。

近距離的火花,更濃了。

相處久了,自然就會産生感情的。你會看到對方的優點,也會逐漸忍耐對方的缺點。就像尾女和她的丈夫,婚後也會彼此關心,她丈夫還會惦記給她帶肉餅吃。

感情,就是這麼奇妙的一件事。
就像鄭載允第一眼就喜歡上了洪心一樣,緣分妙不可言,也不可控制。
一個木讷吃醋的男一,一個滿口情話的男二。
這對比還是挺明顯的。

另外想吐槽一點,最近韓劇真的好喜歡“面容失認症”這個病啊!鄭載允說的時候,葉秋臣都跳戲去《内在美》的男主屬性了。這裡PS一下,《内在美》的劇評也在準備中,敬請期待。

實話實說,鄭載允的主動真的會讓女人很心動。尤其是對比元德,他顯得更容易讨女子的歡心。
如果不是因為他說自己認不清别人的臉,葉秋臣都會認為這是一枚情場高手。
隻是與洪心上個月十五在橋上遇見一次,便每個月都魂牽夢萦想要再次重逢。
遇見後生怕丢了這次見面溝通的機會,所以情話不用打草稿一樣地狂飙出來。
“我想你的……臉了”“我有話想對你表白”“你的願望寫得很大”“這是不是命運”……

隻是見第二面就已經這種程度,無法想象後續還會有什麼更刺激的飄出來……
這裡有一個鏡頭挺有趣的,他們被一群人追着跑時洪心一溜煙跑在前面,讓鄭載允望塵莫及。

此外,劇情還交代了愛月發現鄭載允隻能通過聲音來辨别他人的身份,在後續劇情中肯定會有延展。

關于西元,葉秋臣曾在第2集劇評時就猜測西元和世子嫔有染,現在想想好像确有其事,至少兩人關系不明有暧昧。西元從中殿那裡得知世子的情況後,第一反應竟是“世子嫔娘娘會怎樣”,而中殿則回應“如果你的心思被人發覺”,可想而知這其中必有貓膩。這種兩兄弟愛上宮裡一個女人的戲碼,讓我想起來尹恩惠主演的《宮》,竟是一别許多年了。

二、相關影射
1.十天沒有如廁。
幾乎沒米沒糧進肚,怎麼會有排洩物出來。
生活太困苦,食不果腹。

2.九石又裝病。
洪心埋怨九石沒有當值,并用了“又”字。
可見當時的風氣是互相推诿的,因為沒有适當的激勵,所以工作的人往往都很懶惰。

3.專心拉攏勢力。
中殿娘娘得知世子重歸無望,于是謀劃自己兒子西元的前途大事。

皇位從來都不是想做就做,就像當年左相也要扶持李律的父親一樣,大家是彼此相輔相成的關系。
唇亡齒寒,如果世子不在,左相也會被形容成“沒有牙的老虎”。

4.大人家的牆壁。
原來一條人命,還不如一個上級家的牆壁壞掉來得有價值。
什麼時候,可以真的以百姓黎庶為念。

5.阿谀奉承的拍馬。
樸老頭做了一首連打油詩都算不上的“詩”,被旁邊的下屬連連稱贊。

隻有元德上來說了真話,稱其“贻笑大方”,真是痛快。
元德吟的那首詩,其實是在諷刺坐井觀天的這幫小人。
以為自己背靠大樹好乘涼,其實早就“岌岌可危”。

6.鏟除異己。
左相趁着世子一事開始清除他方勢力,可能對方并未牽扯進去,但卻被無辜牽連了。
有些事隻需要“師出有名”,不必“證據确鑿”。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老子,《道德經》
形容彼時,恰如其分。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