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提起諾蘭的電影,可以說每一次都是回味無窮,N刷不夠。

...

豆瓣上各種9分以上的神作均是出自他手,《盜夢空間》以及《星際穿越》目前還在重映中,以及那部看後依然思緒萬千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等等,都成為了難以形容的經典,腦洞之大創意之新,可以說能與其比肩的并不多。

...

其實過多的贊美之詞,對于諾蘭以及他導演的作品而言,似乎都是蒼白無力的。即便把劇情介紹得再多,分析得再透徹,都不如親自走進電影院去感受一番來得真切。因為在看完《信條》後,葉秋臣甚至找不到一個最恰當的形容,來表達觀影之中内心産生的震撼,隻能深深贊歎一句,這部電影真的太太太——太優秀了。

...

看完一遍發現根本不夠,必須二刷乃至N刷才最夠味。每一個鏡頭似乎都隐藏着伏筆和鋪墊,在層層疊疊的叙述中逐漸走向影片的高潮時刻,看後要反複咂摸半天才能緩過勁兒來,繼而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

...

要想完全走進《信條》的世界,需要打開三道門,拿出三把鑰匙,解開三個謎題。

1.關于時間:這不是簡單粗糙的穿越,沒想到逆向時空還能這麼玩

其實在各類的影視作品中,玩轉時空好像都不算新鮮事兒。往往是現在的人穿越到了過去,亦或是反之操作大同小異,很多片子因為邏輯不夠嚴謹,鍊條不夠清晰,加上前後矛盾重重,幾乎把這個具有無限創作潛力的題材都玩壞了。

...

但《信條》并不同,甚至不能形容為“反其道而行之”,因為它完全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設定,體現着不同以往的高級感。并不像那些簡單粗糙的穿越時光倒回,而是局部的時空逆轉,可以發生在某個物體上,比如片中的子彈和行駛的汽車;或者是發生在某些人的身上,比如片中的時空逆行者;亦可作用于某個固定的空間,我們看過了這麼多的電影和電視劇,從沒想過原來逆向時空還能這麼玩,完全是歎為觀止。

...

為了能夠将劇情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其實在片中許多的重要關鍵信息裡,已經可以猜到這是一次關于時空相關的遊戲。開頭歌劇院裡的一切故事看似隻是一場多方對決的互相攻擊,但本質是為了引出更重要的後續線索。

...

比如,你可以在敵我雙方的對峙中發現,大家似乎對“調整時間”這個概念并不陌生,動作也非常熟練,對話裡還能隐約感受到事情似乎“早就發生”,或是“發生多次”,這些信息就是為了引導我們一步步走向最終的答案。

...

在細節上,我們能發現人物之間微妙且特殊的關系,比如最重要的“抓子彈”動作。

其實子彈是全片對時間闡述中最為重要的“媒介”,是需要敲黑闆劃重點的。不僅多次出現,而且每次都會形成一種暗示,代表了揭曉人物各種隐藏謎題的關鍵。

...

另外,炸彈也是本片裡非常重要的線索,因為炸彈的威力是通過耗盡時間來工作的,而且炸彈想要摧毀的剛好也是過去某些時間和事件存在過的痕迹,凸顯了“過去”和“未來”的矛盾感,但又能适當地将兩者結合,讓“時間”成為電影中最重要的分析點。

同時,子彈和炸彈都是毀滅性的存在,是為了達到戰争目的而産生的武器,是能夠導緻“生”或“死”兩種狀态的物品。将這個對立概念與時間産生的“過去”和“未來”相互作用,恰好完美地诠釋了《信條》中逆向時空産生的結果和原因。

...

結果和原因兩者又在相互作用着,已經發生的結果作用于其産生的原因,原因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結果的必然前提,将圓圈的兩半充分扣緊,嚴絲合縫,形成閉環。

其實改變時空本身是毫無意義的,重要的是每一個行為會帶來的影響。未來的人會向過去的人求助,過去的人會通過已知的結果去引導當事人走向已設定好的道路,彼此間相輔相成。

...

2.關于目的:每個人都有隐藏的秘密,每一步都是在抗争命運

看《信條》時,你會很輕易地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有些秘密是當事人本身就知道的,有些則是要在探索中尋尋覓覓才能解開謎題。

...

在歌劇院發生的慘劇,其實本質上并不是整個事件的重點,因為這看起來更像是一次隐藏男主身份的幌子,在他察覺到神秘物質之後,再将其引入到更為複雜的任務之中。歌劇院裡發生的一切,看起來仿佛是不同陣營懷揣着不同的目的,好像是不同的隊伍站在完全的對立面,但在不同的時空之下,也許是為了一個相同的目标,即便是BOSS薩特,最終目的也隻是為了“活”,尼爾的犧牲也有他必須背負的使命,他也是為了看到那個自己已知的結果,才千辛萬苦成為了男主生死與共的戰友。

...

作為電影的主線人物,其實男主身上的秘密是最多的,整部電影也是在逐漸揭開他在順與逆兩個時空中發生的一切。

男主沒有自己的名字,他的身份是一個特工,終極目标就是完成任務,被抓到時身上隻帶有保證不會洩密的自殺膠囊,我們看完全片都不知道應該稱呼他什麼,但圍繞其産生的一系列影響,卻将所有擁有名字的人重重圍住。

...

他是原因,也是結果,不是個體,但也無法代表所有人。看似在歌劇院裡他要保護的是被預謀暗殺的人,實際上這場遊戲行為的本質隻是為了鍛煉男主而已。讓他卷入這場陰謀和風波,是因為在未來的他必然要走向這個道路,如果沒能成功将會帶來更大的災難,所以他的加入是産生結果的必然原因之一。在這場時間的賽跑中,男主是為了救下所有人,救下這個世界,而唯一救不了的人,卻是他自己。

...

在與薩特搶奪神秘物質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也許很多事情想要去改變的時候是完全無力的,因為“結果必然會發生”。但如果不去鬥争,那就是妥協下的認命,男主自然不會相信這樣的認命,他用自己的不認命,再去對抗其他人的不認命。

所以《信條》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所有人都在抗争命運的一種表達。

...

3.關于死亡:就像逆轉時空,不能去理解,隻能去感受

其實電影中将死亡這個概念做的最好诠釋,就是男主在不同階段下的狀态和境遇。男主之前“被假死”,撞破了薩特的陰謀繼而去拯救凱特“被殺死”,後來又與未來的自己相遇并“看破生死”。

...

如果時空真的可以任意地逆轉倒回,那麼死亡的确不再具有任何悲傷的意義。不論是歌劇院裡的人質,還是即将預謀要被刺殺的關鍵人物,在逆時空中進行逃亡的薩特,以及用性命拯救他人的尼爾,亦或是男主自己,死亡都不再重要。

...

他們個體的生存或是犧牲,都不會改變大環境下的必然命運,抗争也隻是局部的抗争,就像逆轉時空本身一樣,是局部的概念,無法改變整個世界。

...

《信條》的很多内容都颠覆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認知,“生”和“死”雖然聽起來是完全相對的概念,但在電影裡你發現死亡與我們想象中是有差别的,這一個時空下的某人死去,某人在另一個時空下卻依然存在。

...

故事就圍繞着如何死亡,如何阻止死亡,如何阻止更多人的死亡而展開。

...

哪怕是電影中真畫和假畫的洗錢設定,其實都是在引導我們知曉最終結果的媒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說出來的目的和實際的目的并不相同,就像正反兩面的鏡子。

看起來死去的男主實際上隻是假死,而死去的某人在另一個時空還依然活着。看起來的任務隻是被包裹住的另一個任務的掩體,很多事情說不清道不明,就像勞拉說的逆時間理論一樣,這些謎題能做的隻有去“感受”。

...

不要試圖去理解它,而是要感受它。

...

而首次讓男主感受逆時間的物件,恰好又是“抓子彈”裡面的重要因素,子彈本身。所以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在暗示,許多人拼命想要抓住時間,想要控制時間,但時間卻是不可能被抓住的,也難以受控。時間就像沒有名字的男主一樣,要認清本質的話,也隻能通過感受。

...

你可以說整個故事都是一場陰謀,但卻是不同時空下不同的陰謀,不同人站在不同立場下不同的抗争。在紅藍兩個不同方向的時間任務中,我們看到了熟悉的諾蘭,他在引導每一個觀衆走到時間重合的那個瞬間,因為一切的故事在這裡有了最終的答案和結果。

可能我們無法真正改變過去,可能我們也無法充分回應來自未來的求助,但我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珍惜當下。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