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看過一部于2013年上映于俄羅斯的災難片《奪命地鐵》。一般很少看災難片,因為災難片展示的災難鏡頭,視覺沖擊太大,太刺激感官,太觸目驚心,太讓人膽戰心驚。

會看《奪命地鐵》,是因為那天晚上,很累,很想放松休息一會,就随手點開了網絡電視電影頁面,《奪命地鐵》顯示在頁面最前面,直接點開就看了起來。

...

圖源網絡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段地鐵隧道因為已經有了八十年的運營曆史,設施老舊,存在安全隐患卻被人們忽視了,直到發生灌水坍塌,隧道被源源不斷灌入的莫斯科河水沖擊,地鐵裡的乘客遇到險情,死亡是逃不過的命運,雖然也有幸存者,幸存者曆經不斷出現的緻命險情絕地生還的故事。

因為投資成本的不多,因此這部影片大場面的制作不是很多,最大的一個場面應該是地鐵出事故那三分鐘的慢鏡頭,就是那三分鐘,視覺沖擊力太大了,導演把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瞬間被死亡吞噬的情景拍攝的太真實了。觀看的時候,你會發現,死亡的瞬間是這樣的,太可怕了。

地鐵在隧道裡遇到河水倒灌,司機緊急刹車帶來車子失控,輪毂都冒出火星了也刹不住車,車子翻了,人們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全部摔倒了,東西亂飛,在人們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情況的時候,災難已經來臨了。伴随着人們驚恐的尖叫聲,撕心裂肺的哭喊聲,車廂内一片狼藉。

有的人被巨大的慣性沖擊到玻璃車窗外面,人在被沖擊出去的那一刹那玻璃碎成渣,有的人被一片片失去重心摔倒的人群壓死,有的被飛過來的物品砸死,砸傷。車廂裡慘不忍睹。這一段災難剛剛發生時候的慢鏡頭,看得你心驚肉跳。為生命在面對這樣災難時候的無助、無力而揪心痛惜。

影片着力描繪了災難發生的瞬間地鐵車廂内人們的驚慌失措、魂飛魄散,讓觀者看到了生命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更加感到活着的寶貴。影片也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堅守,災難發生後有不幸遇難的逝者,也有活下來的幸存者。

影片重點表現了六位幸存者在逃出地鐵車廂、逃出灌進水的隧道時候的那份對生命的堅守。一次次的危險突襲,他們一次次的化險為夷。他們一次次的面臨死亡的威脅,又一次次的沖破險境。

在險象環生的隧道裡,六個人開始了一場與死亡的賽跑,他們彼此扶持,互相鼓勁。當然這中間也有逃生中的男主人公和他的情敵另一個逃生者之間的矛盾沖突,這裡不做探讨。六位幸存者為逃出生天做着各種努力,最終,電影給了觀者一個還算好的結局,六個人全部獲救。

促使我能夠一直看完這部影片的原因是影片中人們對生命堅守的诠釋。觀看的時候,看到電影開場沒多久人們遇到災難死的那麼慘,不想往下看了,心理很難受。

但是,影片之後展示的幸存的人們對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的對生的渴望而與死神抗争,促使我繼續看完了全片。我為這幾個幸存者捏着一把汗,随着他們逃生之路的一波三折而提心吊膽,恨不得他們趕緊逃出去。六位幸存者對生命的堅守,感染着我,他們告訴我沒有比活着更好的了。

總會在不同類型的影片中找到觸動自己的點,這些影片未必都是大制作,大手筆。但是,恰恰是這樣的影片,有時會帶給你情感上的共鳴,生命,多麼美好的詞彙,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值得珍惜。

...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