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講述一部風靡全國的電視劇西遊記後傳的主角之一,無天。這個角色可謂是很多小夥伴童年的陰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反派印象。

...

無天

無天,在三萬三千面前本是佛教的大護法緊那羅菩薩,在佛界地位極高。

後來,世尊佛祖派緊那羅到人間傳教,遇到了婆羅門大祭司的刁難,要求他完成三個常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是讓本地小偷世家出身的阿溜不再偷盜;

二是讓本地愛打架的啊刀不再打架;

三是讓本地妓女阿羞不再做妓女。

這個任務看起來是不是似曾相識,沒錯,和星爺的電影濟公裡降龍羅漢(即濟公)和諸位神仙打賭完成的三個任務是相似的:

一是讓九世乞丐不再乞讨為生;

二是讓殺人如麻的惡棍不再作惡;

三是讓一縷朱唇萬人嘗的妓女不再做妓女。

對比之下,緊那羅(無天)和降龍兩個人要完成的任務都是相似的,也是極為困難的。

但是不同的是,降龍為了完成這三個任務連自己的金身都差點搭了進去,因為他到了人間就沒有了法力。

而緊那羅通過自己的法力,讓小偷阿溜看到了自己爹和爺爺在地獄受苦的場景,便讓阿溜意識到如果不改過自新,以後下了地獄要遭受酷刑煎熬,于是他幡然悔悟,斷手明志,從此不再偷竊。

讓惡棍啊刀夢到自己仇家找上門滅門的場景,使其意識到作惡太多終會自食惡果,然後大徹大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前兩個任務對緊那羅(無天)來說十分迅速地完成了,面對最後一個任務,緊那羅使用了“美男計”。

他憑借自己風流倜傥的外表,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美麗動人的啊羞,讓阿羞覺得這世間盡然還有人如此懂我,于是乎順了那句古話,女為悅自己者容,阿羞決心不再做妓女,并立下了誓言。

完成任務的緊那羅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打開傳教之路,沒想到婆羅門大祭司卻胡攪蠻纏,将緊那羅抓了起來,準備處死他。

阿羞聽聞後,選擇再次出賣自己的肉體來換得緊那羅的周全,并在緊那羅安全之後,選擇自殺明志。

緊那羅在得知阿羞為自己打破誓言,後又憤而自殺之後痛心不已,後獲得國王的批準宣傳自己的宗教信仰。

完成任務後的緊那羅(無天)想要返回佛山,卻被佛祖以凡心未泯逐出山門。

緊那羅(無天)面對這雙重打擊,頓感痛心不已,求助無門,抱着阿羞的屍體萬念俱灰,心中的惡念順勢而出,他在心底發誓:他日一定要統領三界,回來将阿羞複活。

...

無天

緊那羅(無天)一心傳教,為拓寬傳教之路甘冒生命危險,最後任務完成,卻換來佛祖的逐出佛門。如此遭遇,也讓人深感我佛并不慈悲,佛門也排擠能人志士。

可以從泾河龍王一案看出,小白龍等人求助如來佛祖救助泾河龍王,但如來怕得罪玉皇大帝,選擇袖手旁觀,緻使泾河龍王成為政治犧牲品。

當年唐僧本是佛祖座下弟子金蟬子,因為一時打瞌睡便被佛祖逐下凡間經曆十世苦難,可見我佛并不夠仁慈。

緊那羅在遭遇不公平待遇後,便滋生了惡念,慢慢發展成為魔羅,後借助孔雀大明王的力量幻化成無天佛祖,成為能與如來匹敵的對手。

不可否認,無天在統領三界之後,縱容屬下傷害了許多無辜之人,這是他惡的一面。

但他也有善的一面,便可以從他對屬下、孫悟空和唐僧等人的态度可以看出。

在無天統領三界之後,無天并沒有狂妄自大,或許是自己的經曆使然,無天對待自己的手下可以說是無比寬容和厚待。

面對多次被打成重傷的黑蓮聖使,他肯用自己的元神為其治療,面對多次辦事失敗能力差勁的黑袍護法,他選擇一次又一次的寬恕和包容,而不是采用處罰的方式來讓屬下提高辦事效率,這也使得無天的幾個屬下對他忠心耿耿,不惜冒着元神毀滅的危險效忠于他。

無天不僅體恤手下,還愛才惜賢,他在觀察孫悟空的所作所為之後,覺得孫悟空和他一樣是個有信念的人,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前進,不管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都依然無所畏懼。

于是無天面對孫悟空的時候,總是處處留情,想收為己用,甚至和他平分天下。

在面對逃出來的唐僧的時候,無天和他交談過後覺得唐僧是能夠懂他的人,非但沒有把他抓回地獄,反而還想請回靈山一起共事,最後迫于無奈也隻好放他離去。

在奪取靈山之前,無天還專門去拜見了萬佛之祖燃燈古佛,言辭之間透露着對燃燈古佛無比的尊敬,雖然說服不了他助自己一臂之力,也并無加害之意。

由他的種種行為可以看出,無天是善和惡的結合體,他心中既有善,也有惡,他無法将自己的善驅逐出去,就像孫悟空在遭遇危險的時候,他無法阻擋白衣無天前去營救孫悟空,他無法将白衣無天消滅掉,隻能盡可能地将善念封藏在自己内心深處。

這個反派角色之所以能赢得如此多人的喜愛,因為他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是一個善和惡結合的個體,他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他選擇的是反抗,而不是沉默;他在看到在乎的人死去的時候,他選擇的是同情難過,而不是麻木不仁;他在得勢的時候,他選擇的是體恤手下,招賢納士,而不是将自己不公的待遇再讓别人承受一遍,更加不會排斥能人志士。

無天,在一心向佛的路上,跌跌撞撞,後隐忍三萬三千年,棄佛入魔,韬光養晦,隻為推翻不公平的集權主義者,向這個不公的世界展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他雖為魔,卻要比滿天諸佛更加具有人性,有句話說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如果佛失去了人性的光芒,那如何能夠普度衆生,度化世人!

...

無天

最後用歌曲《渡我不渡她》的歌詞結尾:

“晨鐘在敲幾下

不渡世間繁花

我也低頭笑着

在不見你長發

笑問佛祖啊

渡千百萬人家

為何渡我不渡她

這風兒還在刮

亂了誰的年華

她留起了長發

收起木魚吧

菩提下再無她”

...

緊那羅(左)和阿羞(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