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完兩部《歡樂頌》,五位女主喧嚣而複雜的故事線,特别是感情線,讓人覺得生活,特别是談戀愛真的是一件勞心勞力卻又讓人欲罷不能的事。現代社會高節奏的生活讓“一生隻夠愛一個人”成為歌詞裡訴說的理想;而巨大的傳統壓力,又讓愛情更多的存在于“老大不小”的催促和“門當戶對”的考量,讓男女雙方真實的意願反倒成為了累贅。然而無論是電視劇還是現實,無論孤獨還是圓滿,人生總會有這樣的一段時間被所謂愛情纏繞依存,進而萌芽開放。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安迪說:“我以為談戀愛結婚是我們兩個人的事,但沒想到在中國,這是兩個家庭的事。”這句話所代表的傳統觀念其實早在多年之前就已流傳在網上,隻是在這部劇中被更為生動具體的演繹出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有經曆了種種的程序和儀式,種種束縛和禁锢,這樣修煉而成的感情才是正當合法,見得天日的。反之,如果跳過了這些現實,或者心理步驟中的任何一步,都是有違人倫的,不道德的,絕不應該繼續,應該被立即掐死在搖籃裡。而奇怪的是,這樣的所謂束縛與禁锢則更多的是針對女方,對于男方則似乎有着天經地義,無拘無束的自由。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于是我們看到劇中五位女主的愛情成為了傳統觀念的又一次試金石,進而或多或少因為遷就和勉強而偏離了自己的初衷,烙上了道德人倫的烙印。安迪的身世開始被小包總的母親反複調查;曲筱绡則因為擔心自己在家長面前的談吐而安裝了竊聽器,最終被趙醫生識破;小蚯蚓雖然對愛表現的如此奮不顧身,卻一再被應勤的母親誤解甚至惡語相向;關關則是因為沒有找到令她父母的滿意的對象而直接在飯桌上甩門而去;至于樊大姐的家庭對她的拖累,在此就不再贅述了。這樣的幹擾給電視劇加足了延長集數的戲碼,卻也無時無刻不在這個現代化的國度裡發生着,像鋼印一樣牢牢的印在了新人的結婚證上,也像淚痕一般落在勞燕分飛的分手信裡。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與這份傳統觀點相對的,則是關關在和謝童互生好感時說過的一段話。她對安迪說,終于有一個人可以不因為我的家庭,我的容貌和我的性格适合結婚而喜歡我,而是因為我這個人而喜歡我。這句看似表達幸運的話裡,其實包含了一個女孩許多年的堅強與忍耐,以及對于自我價值和愛情意義的首肯與确認。如果一個人不能帶給自己快樂,那絕不将就着讓自己過上不想要的生活。而如果一個人可以填補自己的感情,那麼再大的困難也一定可以克服。在拒絕了林師兄的關心和許多位相親者的介紹之後,這位全劇裡最為乖巧聽話的女生的選擇盡管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但這句話所代表的想法卻是擲地有聲的。所謂“甯缺毋濫”,盡管她與搖滾歌手的感情從一開始就受到許許多多的壓力和阻撓,但她的堅持和固執并不是單單為了想要沖破種種世俗偏見,而是因為這樣堅持下去,才能活出獨立的自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毫無疑問,歡樂頌這部劇更為贊賞的是關關這樣對于愛情的态度。雖然有一點理想主義,有一點脫離現實,很可能難以得償所願,但卻代表了許多人走出封閉的家庭之後,對于自我和社會全新的認識,或許會被越來越多成為社會的主流。人們應該,而且有權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愛情,婚姻與其他種種,愛我所愛,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并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生活的平衡。畢竟有一種成功,叫做以自己的方式過完一生。
文/希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