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處的哭聲你都不管,

你管得了遠方的哭聲嗎?

——《奇葩說6》

...

文丨舊故麻袋

《奇葩說》看到第六季,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精彩的導師辯論賽,不得不說,第六季,《奇葩說》團隊真的是用心了,無論在辯題上還是辯論上,能辯性更高,可辯性更強。

...

本來最擔心的段子手李誕,反倒一戰封神,成了全場最佳,原以為,詹青雲和黃執中是最可怕的狼人,沒想到,李誕才是。一個看似對辯論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一個看似最不可能拿到“BBking”的導師,卻驚豔四座,不得不說,誕總,還是有才華!

...

這場“導師之戰”的辯題為:奇葩星球美術館着火了,一幅名畫和一隻貓,隻能救一個,你救誰?

...

題面是道選擇題,選擇的“标準”是模糊的,節目組的安排是:選擇“救名畫”的為正方,選擇“救貓”的為反方。不難發現,坑,節目組早就給我們挖好了,畢竟藝術價值高于一切,而貓隻是一個“小生命”。

...

詹青雲說抗戰時期的故宮人,用自己的鮮血,運送和守護千千萬萬的文物,連國都要亡了,飯都吃不上了,為什麼還要把這些文物看得比命還重要,因為它值得。這是曆史的見證,這是中國曆史的見證。

黃執中說我們對貓有恻隐之心,對名畫就更應該有憐憫,我們不應該隻聽到眼前的苦難,而是要去聽“遙遠的聲音”,那些在曆史長河裡,用犧牲自己來守護這幅名畫的英雄們的聲音。


羅振宇說我們退一步,你選擇和哪個一起死,比較讓人容易接受?一定是名畫,因為名畫的永恒和不朽,人到最後關頭,一定要抓住一些内心覺得永恒的東西,要和它們在一起,你的死才有意義,才更容易被親朋所理解。


蔡康永說博物館、美術館是人類文明的諾亞方舟,是神聖的領域,我們是去看畫的,不是去看貓的,在美術館救畫,才是你的正事,人不該堕落到把名畫丢一邊,而去救一隻貓。人類文明和一隻貓相比,貓太渺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可以放棄。

...

聽完正方的四輪辯論,說實話,有被打動,也很受教,藝術的确高于一切,我們的眼光也應該放的更遠。但現實是,如果此時此刻,我面前有一團火,你讓我選擇救名畫嗎,還是救貓?我的本能反應一定是救那隻弱小可憐又無助的貓,絕對不會是那副名畫。

...

作為一個不那麼負責的養貓人士,雖然我平時在家雲養貓,對番茄時而愛之,時而棄之,但若是番茄真有什麼事,我肯定是最關心它的那個。

記憶尤深是某次陽台窗戶未關,番茄在窗沿走平衡木,它的右側就是懸空的18樓,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我看到的那瞬間,心髒都跳到嗓子眼了,完全記不得當時自己有多快速沖過去把它抱下來,那種時刻,人是無法進行正常思考的,我甚至都來不及思考,身體已經先做出反應了。

你若問我:救名畫還是救貓?當然是救貓,不是說我沒有珍惜藝術的覺悟,而是不受控的本能反應讓我根本來不及思考。

黃執中說,要做到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但人非聖賢,做不到對世間萬物無差别的感同身受。正方觀點說藝術無價,那我想問,生命豈不是更無價,為何“冷冰冰的無價”一定高于“熱乎乎的無價”呢?

...

藝術和生命各有價值,孰高孰低,其實分不出一個高低錯落來,隻有人内心的那杆秤有天平的兩端,但每個人的那杆秤都各不相同,這就是生命個體最有趣的地方,因為他們無法統一思想。

對我來說,不是因為價值排序,也不是因為人類之光,很多時候取舍,難就難在你的舍得是否能夠讓你問心無愧。說實話,如果選擇救名畫,我可能這輩子都會自責當初眼睜睜看着一條生命的逝去,這和殺人其實沒有任何分别,我問心有愧。但如果我舍得的是名畫,我隻是會覺得可惜,不至于在午夜夢回時想到那些恐怖的場景。

最後,承認自己的狹隘,做不了那個人類之光的“救世主”,我能做到的,是成為貓的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