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見得多:

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語出作家羅曼·羅蘭。

朋友圈用用,它當然就隻是雞湯。

浮躁,可能産生盲區。

有一檔豆瓣評論人數不足的真人訪談節目,看完後,Sir敢說,所有人都會肅然起敬:

世上正有人默默捍衛我們熱愛生活的權利。

《緻敬中國英雄》

...

第三人稱視角,邀請任達華、林永健、吳尊、萬茜等明星名人,暫熄社會光環,擔任記錄者,走進各種英雄們的日常生活。

這些中國英雄離我們如此親近。

大音希聲,越是撼動人心的故事,起落越是潛行無聲。

今天,10期節目說三則,你會發現。

除了犧牲、勇氣、奉獻等慣常描述,英雄的輪廓包藏着更多令人動容的紋理。

...

白手套

傷疤是男子漢的勳章,初聽,沒毛病。

可是,有人卻羞于展示“勳章”。

排爆老兵,45歲的張保國平日裡總戴着一副白手套。

手套下面,永久性傷疤,像一層洗不掉的老泥附着在雙手。

老張,真心不願意被人看到。

他覺得并不太光榮,那麼多年,承受更多的是愧疚:擔心傷疤會刺激家人的擔憂。

這份心疼讓他很有壓力。

這傷疤,也有曆史原因。

...

山東省,濟南市。

這裡有許多戰争年代遺留下來的炮彈炸彈。

在網上搜索“濟南 工地 炸彈”,顯示的關聯結果數十分驚人。

...

排爆員,便是面對這些炸彈的一線人員。

張保國,從事排爆工作已經近30年。

平日裡,他會逛電子市場,采購些新産品回去研究。

總是笑容滿面,如果不是那雙白手套,他看起來就是隔壁憨厚的大叔,走道碰到跟你打個招呼。

...

作為特警支隊排爆中隊負責人,有突發警情,這位隊長臉上的笑容立馬消失了。

中隊接到報警電話, 某工地發現一枚疑似炸彈物體。

趕往現場的路上,記者問遇到這類情況什麼感想。

平時和藹的張隊,竟然沒回話。

因為正在一門心思思考怎麼應對,以至于根本沒聽到記者的問題。

...

到了第一現場,他當機立斷,自己穿上搜爆服上陣。

在實地考察了炸彈情況後,他把炮彈放進墊了土的紙箱内帶回。

全程動作動作小心,從航拍畫面看,對待炸彈的動作,就像對待一個嬰兒一樣輕柔。

...

...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炸彈會在何時突然爆炸。

2005年3月2日。

張隊長在銷毀一批炮彈和火炸藥時,一枚發煙彈遇到空氣自燃。

為了不造成大規模爆炸,他踢掉了發煙彈,自己卻被大火裹住……

...

這次意外造成張保國雙手深二度燒傷。

經過植皮,燒傷才逐漸愈合,可雙手也留下了永久性傷疤。

...

...

他描述當天的經過時,語言裡透着質樸,可就連旁觀者都聽出了痛感,他自己卻風淡雲輕。

...

可他完全不介意受傷嗎?

一副白手套成為他的皮膚。

...

他總把傷疤遮住,他的家人也似乎習慣了收起擔憂,盡量表現得堅強。

大叔也有老父親,在錄制要對兒子說的一句話時,沉默不語,偷偷抹淚。

太危險了,他學的這行

他不幹别人也得幹去

咱這孩子怕危險

别人的孩子幹去也是一樣的

孩子學的這行,他又懂這行 

他又知道的多,有什麼不能幹呢

...

...

讀高中的女兒,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老爸别穿排爆服,别剪線了。

她擔憂爸爸的安全,可自己卻想報考刑警。

...

...

出院後,張保國又回到了中隊,那時妻子便知道,讓他換工種,是不可能的了。

從此,能活着,成了家人對他的唯一期待。

電影裡,面對炸彈需要剪線,黃的藍的二選一,主角總會剪對。

現實中呢?

一旦錯,付出的代價可能是生命。

...

張保國已經對“怕死嗎”這個問題麻木了,想的功夫又耽誤多少事。

年華似水,一串數字像被打磨得發亮的鵝卵石,沉澱在歲月的河床:

從事排爆工作20年,成功處置涉爆現場100多次、廢舊雷管30餘萬枚、導火線50餘萬米、導爆索1萬餘米……

這個故事在說:

傷疤就是傷疤,它的意義隻是表示,發生過。

英雄是笃定的習慣,背離虛名,長期作業,節奏不亂。

...

我還活着

香港影帝任達華演慣了風雲大哥,自帶一股氣場,不怒自威。

...

可是,當他作為記錄者走進真正英雄的生活裡,角色被剖離,影帝的目光有不亞于銀幕的微妙、細膩。

戲劇設定的生死,遭遇無法操控的生死。

對話,交流,觀者無不唏噓、動容。

...

山西省,聞喜縣。

此地有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多處古墓群,多年來盜墓現象頻發。

其中侯氏集團,更是以盜墓、倒賣文物起家,還組織領導黑社會、開設賭場,無惡不作,行事猖獗。

當地的村長,曾被他們非法拘禁20天,用7根鋼針,一根一根往受害者腳趾甲縫裡紮。

受害人現在提起來,都感到後怕。

...

為此,聞喜縣公安局成立6.03專案,被稱為“山西掃黑第一案”。

而作為公安局局長的張少華,便是黑惡勢力最痛恨的人。

...

對他來說,現實生活中的危機,比電影裡演的更驚險。

正如記錄者任達華說的:

我們是有劇本的警察

他是沒有劇本的警察

...

一種“險”來自黑勢力。

在一次突發事件中,前往抓捕地點的車上,兩位記錄人還在閑談的功夫,張局已經默默拿出了彈夾,給手槍上子彈。

...

...

對一線民警來說,因不确定現場情況,需随身帶槍。

而并不像電視上演的那麼有備而來,這類突發抓捕往往不在計劃内,要根據現場情況,臨時調配。

如何迅速部署妥當?

張少華先是往每一個嫌犯可能逃走的方向,派了人手。

接着帶民警佯裝物業,敲開嫌犯家門。

進入其家中後,隻簡單一個動作,就能看出他抓捕經驗的豐富。

第一件事,不是抓住嫌犯。

而是直奔廚房,把有可能成為武器的菜刀,藏在不明顯處。

...

出示了警員證件後,他詢問嫌犯房子的歸屬,以及車輛的停放處,希望其配合調查。

嫌犯直接反駁他:

“車怎麼了嘛?你等一下,你查清楚。”

...

在侯家黑勢力眼中,聞喜就是他們的地盤。

“6.03”專案的嫌犯,何以如此猖獗?

另一大“險”來自“内鬼”。

該案組織嚴密,涉案成員高達幾百人,侯家兄弟與相關人員織就一張龐大的關系網。

更觸目驚心的是,在這張涉案關系網上,所有紅顔色的都是公安民警。

為首的“保護傘”,竟是公安局副局長景益民,與張少華作為同事每天見面,兩人關系也不錯。

涉案人員中有近一半的“自己人”。

《無間道》和《破冰行動》恐怕都不敢這麼寫。

...

真正的壓力,不僅來自于外部黑勢力,更來自内部身邊人。

張少華不斷收到跟蹤、要挾,老家的母親還收到罪犯寄的冥币。

也因着“保護傘”的存在,多名警局核心骨幹被陷害進監獄。打黑打着打着,就把無辜民警打掉了。

專案組有個工作微信群,民警們無論再忙,就算淩晨五六點回到家,都主動在群裡報個平安。

為的是告訴大家,“我還活着”。

...

這個案子從16年3月開始,專案組沒有休息過,24小時随時待命。

為了保護家人,張少華基本不回家,平日裡就睡在辦公室。

但即便如此,聞喜縣還有大量文物流出,追回來的隻是一小部分。

唯有接到家人的電話時,他皺緊的眉才稍微舒展。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家人打來電話,他問兒子想不想他。

一個沒時間顧家的幹警,能和兒子有多親?

兒子回答:

“不想,你太臭了。”

童言無忌,父愛如山。

張少華還是樂呵呵地看着通話視頻。

有記者扛着攝像機過來拍,華哥暖心擋下鏡頭。

這中間,他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屏幕,眼中有慈愛,更多的是不舍。

...

...

“6.03”案還未徹底告破。

專案組民警曾說過一句話:

黑惡不除,有辱這身警服。

聞喜縣公安局民警,共同用一組數字,去踐行他們的誓言:

近三年來,共打掉盜掘古墓葬團夥23個,涉暴團夥3個,販賣毒品團夥3個,網絡賭博團夥25個,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7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0人,扣押追繳疑似文物3155件……

...

這個故事在說:

英雄跟所有人一樣,沒有特權操控自己的生死。

唯一不同的是,當他們說“我還活着”的時候。

這一刻,他們又超越了生死。

這一局,勇氣、智慧還有正義又赢了。

...

一聲歎息

“老賴”,這詞兒這種人不陌生了吧。

都知道,是指那些失去誠信的人。

至于他們賴什麼,法律上有精确的描述。老賴,是這樣的人:

失信被執行人,是指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的義務。

賴工資、賴房屋、賴賠償、賴義務、賴判決等等。

...

遇到老賴,誰不愁。

陳少華法官,平日裡接觸的,就全都是這些“老賴”。

法院做出判決後,還有許多後續工作要去執行。他們作為執行人員,要去面對各行各業的人。

對這些拒不執行的人,陳法官有自己的方法:

望聞問切很重要

不要貿然去下一個什麼結論

有時候要聽一聽,看一看,了解一下

...

對方避重就輕、百般抵賴,他就強硬,寸步不讓。

一被執行人要分期支付原告35萬,但她不履行,還差點逃走。

陳法官在拘留所提審被執行人,看似在閑話家常,卻已通過接連提問,掌握被執行人的收入、職業、夫妻關系等有效信息,并以此來判斷她是否說謊。

...

對方确實拿不出大筆錢,他也理解,并促進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共識。

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被執行人小貨車撞到人,造成原告一級傷殘,每天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已在醫院欠費治療三年。

法院判決被執行人還需支付85萬多。

一邊是令人同情的原告家屬,一邊是一次性拿不出大筆賠款的被執行人。

陳少華多次上門看望原告。

見過病人家屬,短短1分鐘不到的視頻内容裡,接連歎氣了三次。

...

...

結合雙方實際情況,他建議各退一步,勸被執行人律師盡量償付,總比拍賣房産來得好。

最終達成共識,被執行人同意一次性賠付大部分賠償,其餘部分分期還情。原告結清了所欠的醫療費,也得以繼續住院治療。

法官必須強制執法,但沒有強硬執法。

除了講法律,也講良知。

三年間,陳少華法官經手案件三千多宗。

每一件都意味着糾紛和調節,奔波與勞苦。

每一件也都關系着人的尊嚴,關系社會的公正與誠信。

解決方法沒什麼捷徑可言,用他的話來說是,“用公心下硬功夫,用善心下巧功夫,用恒心下苦功夫”。

下功夫的結果,唯實實在在的結案數據:

2016年至2018年10月期間,陳少華共組織參與執行案件3531件,法定審限内執結率98.97%,終本合格率98.75%,信訪辦結率100%,執結率92.61%。

這些事迹隻是一個側面,呈現出他們平日工作中的一部分。

再難纏的老賴,歎口氣,也得一點點地攻下來。

這個故事在說:

英雄,也可以進入職業化。

它沒有“非常突然”,卻有“日積月累”。

與時間合作,千錘百煉一顆公義的心。

以上人物,也隻是我們的“中國英雄”中的一小部分,其它礙于篇幅,很可惜Sir無法一一列舉。

但有一群人,Sir必須要提——英雄的家人。

英雄是有磁場的。

牽引着家人,共同成就英雄。

比如:

被燒傷後張保國瞞着父母,不敢回家。

電視台報道後,他母親第一時間趕來,一句“我的兒啊”。

四個字,再樸實不過,讓平日裡面對炸彈都不皺下眉頭的兒子哽咽。

...

對着鏡頭道出對家人歉疚的聞喜縣公安局民警,每個人都哭了。

他們對家人說“案子很快就結束了”,卻不說“很快”背後的血汗。

放棄了個人的家庭幸福,換來所有人的平安。

...

...

唯有看到被追繳回來的文物,才露出笑臉。

文物記載下曆史,也因為當代英雄的拼搏煥發新彩。

Sir願意在今天這個節日裡推薦這樣一檔節目,就是希望英雄的磁場更大更強。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英雄。

但。

我們可以有那麼一瞬間有英雄的信念、勇氣以及行動。

熱愛生活,就不是一句說說而已的雞湯。

它是心正滾燙,燃起希望。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