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

       看着小英子的故事,仿佛就像自己的故事,雖然沒有那麼戲劇性,卻有那麼多影子。不過對于蘭姨娘的那一段,我覺得嚴重超出一個5歲小女孩的情商啊。

         孩子的眼睛是天真無邪,童稚青澀的,在孩子的眼睛裡,生活充滿了純真,雖世态茫茫,但寒來暑往,鬥轉星移,落葉殘陽……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美好,令人快樂,令人向往。然而孩子終究要長大,要慢慢的去經曆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感受人間的凄苦。童年,是一朵美麗芬芳的花朵,增長一歲,花瓣就掉落一片,花瓣掉光了,我們的童年也就過完了。         

         平時不怎麼愛讀小說,覺得營養成分低,但是每讀一本小說,都會有很大的心靈震動,等想寫出來的時候卻感到無從下筆,是什麼原因呢?看到某人寫的《歡樂頌》劇評,提到智商碾壓的一個例子,作者在北大做交換生的時候, 同樣是西方文學課,别人看一本書,可以飄飄灑灑的寫2W+的讀後感,而作者卻隻能拼湊2K+的小文,我好像明白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