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看見世界,沖破艱險,看見世界,身臨其境,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白日夢想家》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第一部電影叫做《白日夢想家》,在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隻是一個白日夢想家,也包括我自己,所以光是電影的這個名字就已經讓我思緒翩翩了,仿佛看到了有些時候的自己。

主人公華特隻是一家生活雜志的一個小職員,但他對待工作一直都很認真負責,他的工作地點在一座高大豪華的大樓裡面,穿過各種穿着西裝和高級辦公桌的辦公區域,他卻毫不停留,與那裡顯得格格不入,再下幾層的樓梯,在一個底層的角落,裡面燈光昏暗,堆滿了東西,更像是一個地下倉庫,這就是他的辦公地點。


...

面對生活,他像是一個旁觀者,不敢和喜歡的人搭讪,也不敢去做任何引人注意的事,時常發呆放空自己,做着白日英雄夢,隻敢想,卻不敢付諸行動。

故事圍繞第25号底片展開,公司處在收購的過渡期,打算以25号底片作為最後一期封面,但底片找不到了,必須找到行蹤不定的攝影師确認底片情況。由此,他展開了他的冒險之旅。


...

...

整部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讓人心情起起伏伏,但也有着一些幽默片段。我将故事情節的起伏分為了三段,一為故事的鋪墊,即主人公的背景性格叙述,二為他第一段的冒險經曆,從紐約到格陵蘭島再到冰島,期間他勇敢上了醉酒的直升機,跳海和鲨魚搏鬥,踩着滑闆去了正在噴發火山腳下,這些經曆讓觀者也是熱血沸騰,同時也領略了美妙絕倫的北歐風情,讓人心生向往。

...

...

...

最後,他在家人的幫助下找到了25号照片,在這一系列的經曆下,他逐漸不再是一個白日夢想家了,也勇敢的牽上了喜歡的人。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到我們的故事才剛開始。生活中的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又何嘗不是一個個白日夢想家,經常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又或者是不敢去做,害怕改變目前安穩的生活狀态,但你不去突破,不去嘗試又怎知那不是你所向往的那種生活呢?所以,目前任安于現狀的你,真的甘心永遠隻做一個白日夢想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