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皮書》這部影片播出之後,就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豆瓣評分達到了8.9的高分,這樣的評分對它來說也是受之無愧的。《綠皮書》這部電影我也看過幾遍,但我一直都對這個名字挺好奇的,最近再看的時候,我就自己查了一下,發現這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名字。

這個名字在影片中也有提及:《黑人旅行綠皮書》,它的源頭在1936年,紐約市郵遞員維克多•雨果格林出版了這本名為《黑人旅行綠皮書》的旅行指南,這本書中記錄了在白人區黑人可以進入否餐館、賓館、休息區等,該書一經出版就有了很大的銷售額,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的嚴重性。該本書是真實出版過的,影片中的這個故事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來。

...

影片主人公是一個受人尊敬的黑人鋼琴家唐•赫利和一個生活在底層,生計困難的白人司機托尼,一個彬彬有禮、才華橫溢,一個随性自由、不拘小節,所有的這些都體現出他們的思想看法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這也為影片故事的展開增加了一些看點和趣味性。

一開始,托尼隻是一個酒吧的侍者,因酒吧停業整頓而不得不另找工作來維持生計。由此,兩個人的人生交織在了一起。

托尼在當司機之前也有點對黑人的偏見,黑人喝過一次的水杯他也會扔了,說話也很不客氣,隻是因為高工資,他接受了這份陪鋼琴家南下巡演,為期八周的工作,也離開了自己心愛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孩子。

...

一開始的兩人是互相看不順眼的,鋼琴家覺得托尼說髒話,不文明,話多,托尼覺得鋼琴家太嚴肅刻闆,但漸漸的兩人的關系有了改變,對對方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托尼發現鋼琴家在高檔的地方為全是白人名流上層人士彈鋼琴,看似受人尊敬和敬仰,實則隻是表面現象。那個時候,在南方的白人普遍歧視黑人,這種現象非常嚴重,這似乎成為了人們的一種内在的共識,無論你有沒有錯,他們都會刻意的刁難黑人。即使你是著名的鋼琴家,也會被一個底層的服務生和警察區别對待和刁難。托尼切身感受到了這樣的對待,對鋼琴家也更加上心了。

...

一路上,托尼對鋼琴家的陪伴和幫助,也讓鋼琴家對托尼有了莫名的信任和依賴,幫他寫情書,和他一起肆無忌憚的吃炸雞,和他一起住宿,這讓托尼消除了對黑人的偏見,讓家人也接受了黑人鋼琴家,兩人也最終成為了心心相惜的摯友。

真正的友誼,從來都是不分國籍、地界、和種族的。人們往往習慣以貌取人,以偏概全,自以為高人一等,但其實是他們眼界狹隘,一葉障目,隻看到了表象,而沒有看清事物好壞的本質,自顧自給别人貼了便簽,帶上了有色眼鏡,這樣的人本質上就是心胸不夠寬廣,眼界太過狹隘。

...


(文章首發于公衆号“周末陪你看電影”,喜歡就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