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難盡。

Sir說的是近期一部“網紅片”。

上映首周末,它就全網刷爆。

但網友誇的,是配樂;朋友圈發的,是壁紙。

電影本身,卻略尴尬。

豆瓣7.1。

要知道,動畫拿到這種分數,通常已經接近“糞作”水平。

——它到底怎麼了?

上映一周,期待冷卻,是時候冷靜複盤了。

《天氣之子》

Weathering With You

...

導演新海誠。

無論中日,這都是一個被追捧的名字。

16年拍出《你的名字。》,原地爆紅。

闖入日本影史前四(250.3億日元),中國上映更帶起現象級觀影熱潮,讓它成為全球最賣座的日本電影。

豆瓣80W人評出8.6,跻身top250。

...

△ Sir還記得當初寫稿屢次漏掉片名那個“。”的情形

19年,衆望所歸的新片,終于來了。

日本當地,還是穩穩突破百億,暫居年度票房冠軍。

但在中國上映,卻表現平平。

票房,相繼被超越。

...

△ 圖片來源:貓眼電影專業版

口碑兩極——

喜歡的,還是吃他那一套。

不喜歡的,大多是老粉反水。

這,正是新海誠現在面對的問題:

沉溺于爆款套路的路徑依賴,畏縮在自我重複的安全區域。

沒有突破,就隻剩失望。

...

不是說新片一文不值。

反而,Sir覺得,《天氣之子》再次證明了新海誠作為動畫電影人,持續用不完的熱誠。

壁紙狂魔,功力不降反增。

這絕不隻是審美而已。

看似輕盈通透的畫面,背後付出的心血,成噸計算。

片名《天氣之子》,最難攻克的,就是多變的“天氣”。

比如,雲。

為了畫好形态各異、質感缥缈的雲,他專門請教了氣象預報員和相關學者。

跟照片幾乎一模一樣。

...

...

再比如,雨。

故事發生地,陰雨連綿的東京。

雨,既是全片的背景,更是推動劇情的主旋律。

Sir拿出新海誠的前作對比。

同樣以雨為主場景的《言葉之庭》,13年上映。

特寫鏡頭,你能看到——

不同分量、形狀的水滴落地,《天氣之子》的效果和質感,都有明顯層次區分。

...

...

△ 上:《言葉之庭》;下:《天氣之子》

有多少人能注意到呢?

不管。

新海誠帶頭死磕。

制作人員透露,雨的素材,不是3DCG,而是手繪作畫。

攝影團隊結合視效,将手繪素材逐幀置入。

還不是純靠繪畫技巧。

一下雨,團隊便要集體外出,觀察水塘波紋和雨滴。

費老大力氣,隻是為了表現雨滴落在路面上的“彈跳感”。

不得不說,新海誠今天的成就,不僅是才華使然。

他本人,就是“努力”“精進”的頭号信徒。

僅這一點,就值得無數國内動畫人、電影人學習。

還有慣例的動畫/現實對比圖。

震撼指數,依然滿分:

...

...

...

...

畫面以外,還有一個驚喜。

——配樂。

Sir親眼目睹了身邊無數人(包括表妹炸炸肉叔),就為一盤《天氣之子》原聲帶,忍痛充值了各音樂平台的會員。

...

配樂制作,還是《你的名字。》的老搭檔:野田洋次郎和日本樂隊RADWIMPS。

但這次,配樂數量猛增。

原聲帶裡,一共31首單曲,風格各異。

唯美畫面,搭配或細膩,或情緒炸裂的音樂。

Sir有一點可以保證:大銀幕享受,這是一場妥妥的視聽盛宴。

...

電影,是視覺與聽覺的藝術。

但連接兩者的潤滑劑,有且隻有一個——

故事。

這也是新海誠的老毛病了。

《天氣之子》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溫馨提示:以下内容涉及輕微劇透)

背景——

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東京的雨下個不停。

主角——

離家出走的16歲少年帆高,在東京邂逅女主。

...

女主不是普通人。

而是能通過祈禱,讓天氣暫時放晴的“晴女”陽菜。

...

根據傳說,東京的反常天氣,隻有一種解決方法——

“晴女”主動獻祭自己,消失在雲端。

這樣,東京的天氣便會恢複正常。

聽到這裡,熟悉吧?

對,翻版《你的名字。》。

少年少女的抉擇,關系到世界的安危。

但。

這次,情節走向卻和一般的“世界系”動畫相反。

帆高的選擇——不是大局,而是小愛。

他不惜違抗警察拘捕,奔跑跨過大半座城市,甚至鳴槍對峙。

為的,隻是把陽菜從天上帶回人間。

...

至于東京?

帆高表示:可去你的吧,我的戀愛大過天。

比起晴空 我更需要你

天氣什麼的

就這樣瘋狂下去也無所謂

...

結局。

雨從此再沒停過……

東京真就給淹了三分之一!

光聽Sir粗略的介紹,你是不是還覺得:

夠純愛!夠瘋狂!

不去細想,還蠻帶感?

問題就在這。

《天氣之子》有着強勁的情緒發動機,但卻經不起觀衆興奮消散之後的“仔細想想”。

對比《你的名字。》,兩者套路幾乎完全一緻:

相戀的少年少女,合力克服重大阻礙,成功在一起。

...

什麼重大阻礙?

《天氣之子》中,是東京異常的大雨,可能淹沒世界。

《你的名字。》中,是現實世界無法預測的突發事件——隕石分裂。

...

後者,在清新美好的愛情中,其實包裹着更沉重的現實主題。

——少年的純淨VS世俗的冷漠。

穿越時空互換身體的青春期男女主,掌握了拯救世界的關鍵信息,你覺得充滿希望。

但他們如何向世人證明?

到頭來,還是兩個少年孤立無援地奔走。

兩個世界的矛盾割裂,能催生出觀衆的同情與共鳴。

《天氣之子》呢?

新海誠陷入了自我矛盾。

首先,他在片中不留餘力地描寫了東京底層成年人的群像。

小栗旬配音的雜志社社長。

住在逼仄的地下室,窮困潦倒,但依然保持樂觀;

...

女助手夏美,艱難求生,永遠在應聘路上。

但依然面帶笑容,每一份職業都是她的“第一志願”。

...

女主角陽菜更不用說。

即使擁有“超能力”,也還是僞裝年齡打工,養活自己和弟弟。

據稱,這是導演受到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的影響所緻。

他希望作品有更接近現實的洞察。

但。

新海誠畢竟不是是枝裕和。

所有現實所指,最終都輕飄飄地落在電影表面。

我們看不到相關機構,為東京的連續降雨采取過什麼防治舉措;看不到底層的人們,如何因降雨,而變得更加潦倒;更看不到整個東京,因天災而産生任何群體分裂和紛争……

繼而。

這就讓全片最重磅的決定——“晴女”陽菜的獻祭與否,淪為一個沒有任何重量的選擇題。

好像你不消失,大夥也不會怎麼樣嘛。

陽菜犧牲自己,就隻剩“晴天能讓所有人開心”的情感原因了。

...

邏輯散亂了,結構崩塌了。

補救措施,新海誠“本能地”拿出他的中二大棒,在空中揮舞,企圖找回分數。

犧牲者的美麗,必須以現實的殘酷反襯。

于是,警察出現了,成為最适時的“反派”——

...

雞湯出現了,為這無意義鬧劇“上價值”——

本來天氣就是上天的心情

不能根據人類的适應與否

推斷是正常還是異常

...

這才是《天氣之子》最關鍵的矛盾——

欲望太多,太滿。

結果,一地雞毛。

...

自我重複,不是新海誠最危險的趨勢。

Sir認為,《天氣之子》暴露的是他的不堅定。

曾經,新海誠以極度私人化的風格脫穎而出。

他的作品有一個永恒的主題——

少年的悸動,與成年的遺憾。

主角長大成人,即等同于迎來告别過去,擁抱喪失的低落結局。

于是,才有了《秒速五厘米》讓人想組隊炸火車的結尾。

...

值得注意的是,在錯過女主後,男主其實沒有再久做停留。

禁止通行的欄杆擡起,他神色恢複如常,轉身就走。

人生,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

哪怕是直接涉及校園群體霸淩(而且還是學生欺淩老師)的《言葉之庭》。

新海誠也沒有選擇正面展現。

輕描淡寫地帶過最沉重的部分,把重心放在男女主角的邂逅和情愫上。

...

△ 替昆汀點個贊

即使是《天氣之子》中“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叛逆決絕,也早在04年《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上演。

為了拯救女主,男主駕駛飛機直沖高塔。

北海道被炸出一大坑?

不打緊。

...

邏輯的精巧,現實灰色地帶的顆粒感,從不是他的目标。

多年前,他就在中國粉絲群體中有個綽号——

“動畫界王家衛”。

新海誠在《你的名字。》之前的作品,除了精緻到攝影級别的畫面,特點便是濃厚的文學氣質、大量的旁白和劇情上的從簡。

重情緒輕情節,多感性少邏輯。

...

△ 1999個人短片《她和她的貓》

新海誠是個非常作者化、表達私人化的動畫導演。

但慢慢地,他變了。

不管是《你的名字。》,還是《天氣之子》。

曾經,他面對鏡頭,身體癱軟,頭發散亂。

說着“日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一副涉世未深的死宅臉。

...

現在,他精神奕奕,腰闆挺直。

訪談中,他提及最多的,是要做“不能讓觀衆無聊”的“娛樂産品”。

可能很少有人會明目張膽地和别人的願望起沖突

但是這是在一個娛樂電影中

通過描述這樣一個全力嘶喊的主人公

現實社會的人能對我感受到的一點這個世界的生存方式

那樣的東西産生共鳴的話

就能稍微離開現實了

...

掌握更多資源後,他逐步放棄個人化表達。

反之,奔向商業化生産。

組建分工明确的大型專業團隊,把故事的情緒曲線精确到每分鐘,完全舍棄以前偏好的低落結局。

...

△ 《你的名字。》每分鐘都被新海誠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作品形式,也從精緻唯美的短片——

《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時長分别為1小時,和46分鐘。

到标準模式的商業大片——

《你的名字。》106分鐘,《天氣之子》111分鐘(中國大陸版113分鐘)。

當然,Sir不否認新海誠想突破,想改變的進取心。

但,新海誠不是第一個了。

甚至,縱觀全球,不少導演都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的修羅場。

正如前幾天馬丁·斯科塞斯為解釋自己“批判漫威電影”所寫的長信。

情真意切,許多影迷說“看哭了”。

信中解釋了他對“漫威電影”,或所有這類型電影霸占市場的擔憂:

它們名義上是續集,在精神上是翻拍,裡面的一切全都是官方蓋章的,因為不可能有其他的方式。這就是現代系列電影的本質:市場調查、觀衆測試、審查、修改、翻新和再加工,直到它們可以被消費。

的确,這就是當下許多商業電影的“信仰”:

大數據,代替導演表達;情緒表,代替劇作結構;算法篩選,代替光影解析。

這是一種進步嗎?

Sir對此保留意見。

你能看到,那些成功得到商業支持的導演,正在不斷地脫離大制作、大項目,轉向小制作,争取自由表達的陣地。

漫威禦用導演羅素兄弟,下一個項目,是荷蘭弟主演的劇情片《謝裡》;

...

DC逆襲導演溫子仁,下一個項目,又回到熟悉的小成本恐怖片。

...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導演們面臨着一個誘人又絕望的“圍城”:

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當然,技術無罪,關鍵在于我們如何運用。

電影誕生于1895,至今隻是第三個世紀。

這段時間裡,世界上誕生了無數電影大師。

Sir不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裡——

我們隻能生産“數據大師”。

...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