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怦然心動》
看《怦然心動》,我們感受到的隻有兩個字“美好”。
我一直在想:這種美好是來自于哪裡?來自于兩小無猜嗎?來自于兩個孩子的可愛嗎?
不是的,沒有這麼簡單。
這部電影圍繞的關鍵詞是“偏見”“逃避”“懦弱”“成長”“自尊”。

布萊斯是個聰明的小孩,他懂得如何讨人喜歡,懂得怎樣做才能不得罪别人,他很善良,即使是自己非常讨厭的朱莉,他也是小心翼翼地逃避,而不是直接嘲笑朱莉。
因此,布萊斯,一個善良到懦弱的孩子做出了讓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的事情。為了不傷害讨厭鬼朱莉的感情,為了不讓父母發現,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他每天算好時間,瞞着所有人偷偷把朱莉送來的雞蛋扔掉。
當然,做壞事總是會心虛的,時間長了,他也忍不住問自己下面的問題了。

而布萊斯眼中的讨厭鬼朱莉安娜正好與他相反,一點也不讨人喜歡,總是做出跟他人不同的舉動,讓人笑話。在布萊斯剛來學校就糾纏着他,害他被同學笑話。每天坐在無花果樹上,啰啰嗦嗦的做校車預報。在布萊斯的眼中,朱莉簡直糟糕透了,他可一點都不想跟她沾上關系。

平常的感情最動人,這部電影也是一樣,把女孩男孩特有的心理展現了出來。
抛開顔值,布萊斯就是一個賤賤的小男生,受父親的影響,再加上朱莉對他的糾纏,他想盡辦法躲避朱莉。為了徹底甩開朱莉,布萊斯想到的方法居然是找另外一個女生約會,結果被那個女孩知道了他的意圖,得到了一巴掌。
所以當布萊斯抛開自己的偏見之後,他才知道朱莉的美好。而當朱莉抛開自己的濾鏡後,才知道布萊斯隻是個平凡的男孩子,并不如表面的美好。
男孩女孩的心理就此發生轉折,布萊斯開始内疚、失落,fall in love。而朱莉則是下定決心放棄布萊斯。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朱莉就是那種越靠近你越會忍不住被吸引的女孩。因此在故事的最後,布萊斯看着朱莉自嘲:“怎麼會有人想要從朱莉安娜的身邊逃離呢?”
朱莉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她可以一動不動的坐在無花果樹上好幾個小時,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中。
這樣一個小小年紀就懂得珍惜美好的人,才會發現在别人眼中醜的不行的無花果樹上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才會懂得“整體比局部重要”,才會去審視自己喜歡的男孩,他的内心是否像外表一樣美好,他的本質究竟是怎樣的。

面對布萊斯對自己家院子的鄙視,在父母沒有能力的情況下,她下定決心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
面對砍伐無花果樹的伐木工,她為了保護心愛的樹,死活不肯從樹上下來。
發現喜歡的男孩并不如幻想中的美好時,她下定決心放棄他
喜歡他人而不喪失自我,堅持底線絕不動搖,這就是一個女孩最大的吸引力,是朱莉最大的人格魅力來源。正是這種自尊與離開,才讓布萊斯發現朱莉并不是一個徹底折服于他的魅力的粘人精,才讓故事反轉,讓糾纏的人變成了布萊斯。
無論何時,美好的人才會有美好的感情,美好的人才值得美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