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女演員分飾一個角色,很有伯格曼《假面》的感覺。可視化、具象化的精神分析案例,布努埃爾就是電影界的精神分析學高手。故事還是着重關注資産階級内部的深處荒誕和破鏡再認識,底層少女和中年尋真愛的資産階級男人之間的反複拉扯與現實身份地位形成倒置,這樣的人物關系和《洛麗塔》《情人》一樣極易吸引觀衆,沒有人能夠逃脫潛意識(無意識)的擺布。在與少女的情感關系中,男人逐漸失去了對物質财富、話語的控制能力,“超我”完全被擊潰,“本我”的噴湧讓男人似乎又回到了童稚階段,少女的馭情權術和厄勒克特拉情結穿插全片,其中一幕:男主送給少女房子,但少女卻在男主面前與年紀相仿的男青年做愛,鐵門之外,男主卻像是被“牢房”囚禁的對象,此幕可以看作是女孩對戀父情結的自我懲罰和男主被“性”與“欲望”擊潰的臨界點,即使他已意識到失控,也任由身心脫缰,沉浸在被欲望反噬的沼澤中,這會讓人想到《苦月亮》,但波蘭斯基的視角極近上帝審判,鏡頭展現的是人類基因裡共有的天性缺陷,更殘忍的是,他還展現人欲的轉移能力和繁殖能力,階級不是他的批判興趣所在。如果布努埃爾沒有回溯男女的“本我”和“自我”糾纏、開頭結尾的爆炸處理、少女角色的分飾,這片就隻剩狗血劇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