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飾演蘇暮雨的龔俊: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想要與你對話。但看完暗河傳已有一周,我還徜徉在暗河傳的故事裡沒有走出來。聽到你為蘇暮雨發聲“我認這墜入暗河的命,卻絕不認這命運強加給我的規則”,我有那麼強烈的共鳴。我意識到,在我那麼多的文字裡,其實還沒有好好的認真的談到你。我為蘇暮雨寫了至少四篇的單人分析,為蘇暮雨的完美爸爸驚歎,為暗河傳這部劇記錄了多篇思考,為暗河家人們的愛情惦念不忘,但還沒有一篇表達我對你的感謝。想來我确實是還欠一份獨屬于你的情。
當年看《暗河傳》書的時候,我有多驚歎作者可以寫出蘇暮雨這樣具備劃時代性、複雜到極緻、能解釋當代年輕人迷茫也能給這迷茫注入活力的主角,就有多遺憾作者筆力有限,未能讓他足夠鮮活。而且作者好像自己還有些迷茫,暮雨強大的、直擊人心的力量,還是沒有完全被表達出來,讓那麼多人看完了故事還是無法看懂蘇暮雨。
我喜歡蘇暮雨,但我得說,看完書我也不夠懂蘇暮雨,隻是隐隐約約覺得它不止如此。我總覺得作者筆下的蘇暮雨還差一個機會。直到龔俊你将他表演出來。
剛知道你要演蘇暮雨時,我相信你一定可以靠你優秀的演技,你豐沛的情感,你願意鑽研人物邏輯的勤奮,你的文化修養,你的人生閱曆把蘇暮雨演繹的比書中更立體。但我怎麼都難以想象到,你把它演繹的遠遠超越我的想象。你把原著裡它的迷茫、它的踟蹰、它的不被理解都用你的人格魅力,你的深情厚誼,你對它最好的解讀,升華了。沒有人比你更懂蘇暮雨。
第一天看的時候,我就寫下了《暗河傳前五集記蘇暮雨其人》。那時候,我真的好開心,依靠你的演繹,我開始理解最初内亂時候的蘇暮雨,他還在迷茫,前路未明。所以,他回答蘇止那句:大家長值得你如此嗎?不值,原來是這麼理解:他明知道大家長并不值得自己為他拼命,還是會堅持曾經的諾言,除了他堅守諾言的個人品格,還因為三家内亂會死太多無辜的人,有野心的人會把所有人都拖下水,吞的渣都不剩。保下大家長是對那些弱勢的人來說唯一的出路。
當然,我更開心看到,劇版把這一段内亂改的更加通順。蘇暮雨的迷茫被好好的呈現,他的堅持、情義也被好好的承接。而不是像原著那樣,最終内亂結束,都無幾人理解。
暗河傳像一面明鏡,照出的不僅有江湖衆人的掙紮百态,更是照出我們所有讀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迷茫。
所以,當故事走到鬼哭淵時,原著中我最大的遺憾是作者沒有仔細描繪蘇暮雨為此付出的代價。也許是作者也不忍心,他太愛他,也許是作者自己也沒有想清楚,想要掙紮走出原定的規則,到底要付出什麼?
就像在現實生活中掙紮的每一個我們,當我們覺得規則讓我們不滿時,付出代價改變規則卻沒有那麼容易。什麼樣的代價是可以承受、可以嘗試的,什麼樣的代價不是?
這個問題,感謝龔俊給了我們一個答案。你敏銳的意識到了暮雨想要帶人出來,挑戰暗河的規則,是必須付出代價的。否則,作為領導,憑什麼相信你這個反骨仔以後會願意為了暗河而努力工作,而不是以後會報複我們暗河?龔俊,你不愧是真打過工,也真需要自己管理工作室的人,對于打工人和領導者的心态,都理解的非常到位。
所以你建議導演和編劇加上了“願接大家長一劍”,這一段重要的戲份。
蘇暮雨在鬼哭淵這場戲裡那麼美,他還有着少年人極其蓬勃的期待。龔俊你那麼亮的眼睛,讓我相信那一刻的蘇暮雨就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十幾歲少年。
當故事走到“三不接”這裡時,當初我激情寫下上千字,至今還有劇粉會回複我。但現在我還是有好多話要說。回憶裡的蘇暮雨和現實中的蘇暮雨穿插對比,讓我為你心疼。
面對着三官說出“我不接”時的你是驕傲的;說完回去繼續練十八劍陣,做好三官不同意就搏命的心理準備你,是殺氣騰騰的;而對着克叔說,“因為我有一個朋友”時的你是咽下所有悲傷、痛苦的。
你用細膩的表演讓我看懂了:蘇暮雨在提出“三不接”時内心抱有的期待,雖做好搏命的準備,但仍帶着對組織的一線期望。但等他确切知道這一切是好友在背後替他承擔之時,他已不是那個抱着期待的少年了。他此時已經發現這個組織不是他身邊的這些人通過奮鬥可以改變的,組織背後還有更深的陰影。他不知道還能怎麼辦,好像隻能期待有一天能做個普通人。
你用微微卡殼的台詞,時不時呆滞的眼神,用和蘇暮雨一起承擔大多數人誤解的方式,堅定而勇敢的展示了蘇暮雨前期的絕望與迷茫。
但從你的眼神中時不時流出的那股溫情,面對好友藏不住的關懷,面對穆陰真這樣的惡人睥睨的樣子,讓我們能窺見暗河白月光的魅力和特别。
“三不接”看起來是一場失敗的抗争,但對暗河的心理意義十分重大,因為這就是暗河反抗的火種啊。蘇暮雨讓大家看見了,有人一再的挑戰權威,挑戰規則,他還是活下來了。
這件事情對暗河的影響大到什麼程度呢?連蜘巢裡退休多年的克叔都清楚的知道。這已然暗示了: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不滿,沒有人喜歡從生下來就是殺人工具,隻是迫于嚴峻的現實,如果活不下來,其他的東西又從何談起?所以,小蛇對着傀大人說出内心的迷茫,雨墨問蘇暮雨我們活着的意義,他們隻能對着蘇暮雨問出這樣的問題,也隻有蘇暮雨能給他們答案。
也許很多人仍然不相信我也能像蘇暮雨一樣幸運,但鬼哭淵走出兩個人,“三不接”被所有人聽到,那就是一線天光出現,改變從這裡悄悄生長。
所以,蘇暮雨在昌河讓他走時,怎麼可能不留下來?他要真是一個隻想獨善其身的人,就不會如此迷茫。他的善良,他的責任心,他的包容和理解,在内亂的十集中,被你演繹的如此細膩,讓每一個二刷《暗河傳》的人都驚呼,原來他真的拿暗河中人當家人,他對他們好溫柔。
故事走到與影宗談判之時,我們看到了想象不到的蘇暮雨作為領導者的一面。你又一次用讓人驚豔的表演和領悟力,讓我們看到一場和影宗宗主以及暗處的濁清的酣暢淋漓的談判。
酒壺自己掌控,兩杯酒分别敬宗主和濁清,又是你建議的細節。你把蘇暮雨的一切盡在掌握以及作為殺手的冷冽風采表現的令人驚呼,你讓我們為蘇暮雨的領導風範拜服。也讓我們看到了蘇暮雨絕不是隻會善良,隻會練劍的人。他不是天真,他是一個身處地獄也願意去看世間善意的人,他是真正願意為改變世間不平腳踏實地去努力的人。
有人問我,暗河傳這樣冷漠的江湖,有什麼值得關注的?當然就是因為蘇暮雨這樣的人,他們讓我們相信世界不是隻有黑暗。處于深淵中人,也值得拉一把,他可能就會不同。
故事來到第二十二集。問劍無雙的蘇暮雨讓我們為他嚣張霸氣的一面尖叫,也讓我們完全共情了他,為他不平,替他憤怒傷痛,甚至會怒其不争,質疑他憑什麼優柔寡斷的放過屠城的惡人。
又是你,站出來加了屋頂與父親的談心。這段對話,撫平了暮雨最後的不甘,也滋養了我們觀衆的心靈。當我們理智回歸,我們都明白,已然從家園和百曉生那兒驗證了自己的猜測,知道有人想利用自己對付無雙城的蘇暮雨,是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顧殺人的。他甚至不能用黃泉當鋪裡父親的劍,因為他不能牽連暗河的家人,因為他心中自有對天下百姓的悲憫,雖然他從來不提。
至此,我對蘇暮雨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推翻了之前的一些誤解,我寫下了《寫在22集:蘇暮雨其人(2)》。
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一次次被蘇暮雨震憾到,也一次次感受到你有多麼理解蘇暮雨。
當一切都快結束,得知小神醫死訊時,你和原著不同的反應,你隐忍克制的哭泣是多麼的懂他。你改變了原著那個好像此刻憤怒大于痛苦的蘇暮雨,你賦予了他從神到人的情感。你讓他作為一個有神性的人活了過來。
還有殺大皇子的那一幕,你看大皇子的眼神和看慕陰真一模一樣。你用這個表演閉環了這部劇的内核:高高在上的皇族與底層人物沒有不同,人格的高貴才是真正的高貴,人格的低劣是身份無法掩蓋的低劣。
蘇暮雨,一個可以寄托我理想的書中人活過,感謝龔俊,帶他來到人間。
這部劇,帶我見證了你在表演中的掌控力,組織協調力,理解人物的能力;見證了你真誠的表達,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積極向上的心态。
你不僅已經是一個優秀的文藝工作者,你也已經是一個值得青少年模仿的偶像。
感謝你,也祝你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