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我有一個朋友》,主題之一是講友誼,但朋友之間的溝通,卻并不總是坦誠、順暢的。
口是心非,諱莫如深……都是常有的事。
海明威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就是講人們表面上說的話,隻是冰山一角。
而在語言的背後,還有更多的信息被掩蓋了,隻等待細心的人去挖掘……
而《我有一個朋友》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台詞文本。
好的台詞必須是精煉的,同時又兼具豐富的内涵。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劇的台詞解讀空間很大,很值得玩味。
比如,劇中人物與朋友的溝通,總是出于自尊,不願面對過去的創傷。
他們的話要麼“口是心非”,要麼有“言外之意”,這些複雜的心理活動,都在台詞中得到很好的呈現。

………

...

這部劇的主角,是由性格不一的四個人組成,他們共同創建了無名百貨。
他們的友誼從相遇、相識,再到相知,層層遞進,都是借由巧妙的台詞設計實現的。
這部劇的導演畢鑫業之所以能夠設計出這樣巧妙的台詞文本,應當是得益于他對語言的敏感性。
這部劇在第十四集達到一個小高潮。讓觀衆得以從中見證無名百貨四個小夥伴們的真摯友誼。
而由畢導親自作詞的一首歌,更成為這個小高潮的點睛之筆,正是這個點睛之筆,讓我們再次驗證了畢導的語言功力。
這首歌的名字叫《海娃與三丫》,講述了青梅竹馬的海娃與三丫從相遇到分離的故事。
歌詞文本如下:

這副歌詞不僅故事動人,也表現了人們在與好友溝通時那種“百折千回”的心理活動。
即人們面對好友時,那種有話想說又不能說,既想讓朋友知道又怕讓朋友知道的矛盾心理。
《海娃與三丫》唱得雖是少男少女之間的單純愛戀,但正因其情感單純,也同樣适用于朋友之間的情感。
就像之前所說的,好的台詞能夠體現人物豐富的情感變化,這首歌的歌詞也體現了海娃與三丫豐富的情感變化。
在我看來,這首歌與整部劇的劇情,構成了一種相互嵌套的“互文關系”。
而且,這首歌的幾個段落,分别對應了友誼必經的五個階段,即:【相遇】,【相識】,【相信】,【相知】,與【相離】。
而每個階段,人們和朋友溝通的心态也都不一樣,但又都可以用一句歌詞作為總結。

第一個階段,【相遇】:
我沒告訴你,怕你知道。

當我們與朋友初次相遇時,為什麼有些話不敢直說?我們到底怕什麼呢?
其實,我們是怕和對方交情不深,自己就先流露真情,被對方笑話了。
這個階段,人們對友誼還不那麼自信。畢竟初次相遇,最忌諱的就是交淺言深。
歌詞裡,海娃與三丫初次相遇,就彼此愛慕,但又不敢直說,他們都怕對方知道了笑話。
劇集裡,夢三息、岩四方、葉五枝相遇在懸崖,他們決定相互幫助,擺脫追兵。
行動中,夢三息因為體力不支倒下,岩四方明明在乎他,不想丢下他,但嘴上說的卻是“你的利用價值還沒榨幹”。

追兵已經趕到,夢三息與葉五枝決定與追兵周旋一段時間,好讓岩四方布置攔截追兵的機關。
岩四方本可以不管他們,直接逃跑,但他還是選擇留下,幫助他們布置機關。
然而有趣的是,他嘴上卻說“我先走了,有緣再見。”一副已經準備随時開溜,不管他們死活的樣子。

這種明明在乎别人,但不直接承認,偏要口是心非,有點傲嬌的樣子,很像朋友初次相遇時的情景……

………

第二個階段,【相識】:
我沒告訴你,因為你知道。
你沒告訴我,但我知道。

在與朋友的相處有一段時間後,對彼此也有所認識。即便有些話不說,我們也能了解彼此的心意。
歌詞裡,海娃與三丫的家鄉鬧蝗災,糧食短缺,海娃每天在三丫的窗前留半張馍,海娃不說,三丫也知道那是海娃的心意。
劇集裡,無名百貨剛開店時,受到流氓騷擾,夢三息與岩四方想要收拾流氓,卻反被流氓打得鼻青臉腫。
他們不說自己被欺負了,但耿直的葉五枝知道。
于是她出手收拾流氓,為朋友讨回公道,卻反被流氓敲詐,自己還被關進大牢,需要一大筆錢才能贖身,還要賠付流氓的醫療費。
後來,她為了還夢三息與岩四方為自己墊付的贖金和醫療費,她賣掉了自己心愛的佩劍。
葉五枝也什麼都沒說,但夢三息與岩四方知道。

………

第三個階段,【相信】:
我告訴了你,怕你不知道。

随着友誼的加深,普通的朋友可能升華為知己。
如果我們有知己,我們自然願意向知己傾訴自己内心深處的秘密。
就算知己不問,我們也很想告訴他,就怕他不知道。
這個階段,朋友之間已經能夠做到坦誠相待,完全信任。
歌詞裡,海娃與三丫雖相隔兩地,但他們坦誠了對彼此的思念,生怕對方不知道。
他們打從心底裡相信,無論多大的挫折,都不會使他們中斷這份情感的聯系。
劇集裡,風仁苑的秋月白,總要收五枚銅錢,才肯與對方交流重要信息。
但在她遇到岩四方後,她不再要錢,反而開始與岩四方交心。
比如,岩四方反複說她店裡做得飯味道難吃,迫使她回憶起自己不想改變飯店味道的真實原因。

...

在面對岩四方時,秋月白願意打開心扉。這就是信任的表現。
而秋月白也反問岩四方,為什麼他就這麼不喜歡她家做的飯,也迫使岩四方回想起自己吃百家飯的記憶。
岩四方也一反自己口是心非,傲嬌的常态,毫不避諱的告訴她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

岩四方與秋月白的問答,是基于對彼此的相信,而非交易。不是你知道了我一個秘密,我就要打聽一個你的秘密,才能實現所謂的“心理平衡”。
而是我告訴你的,就是我想讓你知道的,同時,我也想要了解你。
幸運的是,恰好你也這樣想,于是我們便成為了知己。

………

第四個階段,【相知】:
我沒告訴你,也不想讓你知道。

有些痛苦的記憶,或者自己生活上遇到難處,不敢說出來,是怕朋友擔心,給朋友造成負擔。
這個階段已經超越朋友,是把對方當成了家人。頗有一種“情同手足”的味道。
這個階段的友誼,即是相知。這裡的“知”,就是指我知道痛苦的滋味。
既然“情同手足”,如果我的“手”已經受傷了,知道疼了,我又怎麼會讓我的“足”也經受一遍同樣的疼痛呢?
所以,為了保護你,有些話我選擇不說,我不願你跟我一起痛苦。
歌詞裡,海娃打工多年積攢的積蓄都丢了,受盡折磨,但他不想讓三丫知道。
劇集裡,夢三息與北嘯海雖有過命的交情,但北嘯海也不曾對夢三息說過自己痛苦的身世。
夢三息隻能通過回憶北嘯海無意間透露的隻言片語,體會到他當時的痛苦和無奈。

...

然而,情感的悖謬正在于此。你怕我痛苦,便不把你的痛苦與我訴說,但我作為朋友,其實更願意與你一起分擔痛苦。
也許,在真正的朋友看來,即便與你一起吃苦,也是幸福的。
也許,在後續的劇情中,無名百貨的小夥伴們,最終也會從朋友升華為家人。
當他們面對各自的痛苦時,他們是否會像北嘯海那樣獨自承擔?并堅信這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又或者,他們會給出不同的,更好的答案?

………

第五個階段,【相離】:
我沒告訴你,卻還想讓你知道。

這個階段,是因為各種原因,已經與朋友分别。
比如,夢三息就是因為北嘯海去世,使得自己與朋友天各一方。
又或者,像歌裡唱的,人都還在,但命運強迫二人分離。
這時候,有些話說與不說,都對現實沒有任何影響和改變,但仍然會在心裡默念。
就像是一句真誠的祝福或祈禱,既為朋友,也為自己。
縱使今日相别離,仍然要對明天抱有希望。
歌詞裡,海娃與三丫不可能相逢了,但他們仍然祝福着彼此。
劇集裡,主角團則用新的名字,寓意新的開始。
比如夢三息,他過去和北嘯海在一起時,他便是南嘯天。今日與新朋友相聚在無名百貨,他便是夢三息。

………

那些注定會成為我們朋友的人,我們通常從初次相遇時,便覺得對方似曾相識,一見如故。
可是,對方明明是陌生人,為什麼我們會莫名覺得他很親切呢?
原來,我們是把對美好回憶的感受,轉移到此時此刻的人事中。
他的言談舉止,以及與他相遇的情景,讓我回憶起與之相似的美好。
于是我們才會覺得似曾相識,一見如故。
就像奢侈品店的老闆娘顧廿九。她遇見夢三息時說的第一句話,便是“我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

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上并不是與新朋友相遇,而是與過去的自己相遇。
我們是通過認識新朋友的方式,來認識自己。所以,交朋友就像是照鏡子,幫我們認清過去的自己。
除了親近感,遇到新朋友有時也會有疏離感,不信任感。這同樣是過去的自己與記憶在作祟。
劇裡有一個細節,紀明昭要出門,需要岩四方留下處理好工作。
她出門前問岩四方,需不需要自己給他帶點吃的。

岩四方這時突然想起父母離家不回,抛棄自己的痛苦記憶。
于是,他用一種很别扭的口吻,回了紀明昭一句:“你會回來嗎?我不信。”

那一刻,紀明昭面對的與其說是成人後的岩四方,不如說是在面對一個正在經曆童年創傷的小孩,那個小孩就叫拓跋令狐。
而岩四方那句“你會回來嗎?我不信”,與其說是在對紀明昭講,不如說是在對抛棄自己的父母講。
所以我才說,與朋友相處就像照鏡子,我們從朋友身上看到的,并非是朋友本人,而是我們自己。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劇名就有這層含義。

《我有一個朋友》其實是一語雙關,它存在兩種解讀:
第一種解讀,按照字面意思來說,我有一個朋友,就是指我真的有這麼個朋友。
當我談論這個朋友時,我談論的并不是這個朋友“本身”,而是我自己對這個朋友的“看法”。
說到底,還是在談我自己。
而第二種解讀,則是無中生“友”。表面上我在說我的朋友,其實是在說自己。
一般這種情況是說話者出于難言之隐,不好意思直接承認,于是假借朋友之名義,說自己想說的話。
就像劇中的夢三息,他武功盡失去看病,他不說是給自己看病,卻說是替朋友看病……

………

我想,《我有一個朋友》這部劇,就是傳遞了這樣一個理念:
與朋友相遇的過程,也是與自己相遇的過程。
友誼,讓我們認清過去的自己,并治愈過去的自己。
而我們每個觀衆,就像是蹲在無名百貨門口的那個觀察者,魏東陽一樣。

默默觀察着這些美好的友誼發生,羨慕着,也期待着,自己何時也能擁有這般美好的友誼……

這樣的期待會成真嗎?
一定會的。

如果它成真的時候,恰好也是落花時節。
那麼,你一定要記得和你的朋友說:

落花時節又逢君。
真好。

我有一個朋友 (2023)暫無評分2023 / 中國大陸 / 喜劇 古裝 / 畢鑫業 / 謝興陽 蘇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