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古偶劇,就是快進+拖進度條,四十幾分鐘的一集不到十分鐘就看完了,然後去某站看帶bgm的那種氛圍感cut腦補劇情,再看看某男的換臉視頻,試圖利用現代科技找到一些偶像劇的感覺。
然後我意識到,我錯了。
之前我以為男主隻是醜+儀态差,看了換臉視頻後發現,再帥的臉都拯救不了他木讷的演技。
現在的演員,是不是當的太容易了?
哪怕你演技差長得醜,戲内拉胯,戲外營銷飛起,僅僅當個所謂“内娛活人”就能吸粉。當你虎背熊腰儀态差時,會有粉絲說“身高190”;當你被說長得醜時,會有粉絲逐幀分析你的每個動作每個眼神,誇你很有演技;當你被說演技也不好時,粉絲又會說你是個歌手,剛剛轉型,還在進步……
就是說,粉絲們,你們是怎麼能做到這麼富有包容心呢?
演員真的是一份相當容易的工作了吧,因為你可以對hr說:“我剛跨行,沒有工作經驗,但我性格好,而且在未來我會進步。”老闆的餅都沒你畫的圓。
而顯然,劉宇甯并沒有什麼自知之明,他說古偶不需要太多演技,他說自己的演技已經及格。
其實我對劉宇甯并沒有太大惡意,畢竟和那些常走在法律底線且業務能力低下的男演員比起來,劉宇甯已經不錯了。這個劇爛的鍋,也不能隻他一個人背。
這劇能有7.5分,真的是個特魔幻的事。
我總是很困惑,内娛怎麼能這麼爛?怎麼能爛的這麼快?十幾年前的那些低分古偶放到現在都稱得上“仙品”了吧?舉個例子,十幾年前的低分劇傾世皇妃,豆瓣評分正好倒過來,僅有5.7分,當時隻覺得它是一很普通的瑪麗蘇劇,可放到現在哪怕隻看幾個主演的顔值都可以是現象級爆劇了。
現在的古偶,就好像廚師機做的菜,啥都有但毫無感情,就像不懂設計的人在用一堆昂貴的單品胡亂搭配,給帶資進組的胡亂加戲,看到哪個演員的粉絲多刷分高就用進來,看到哪個元素流行了就用哪個,什麼甜寵火了就拍甜寵,“大女主”火了就拍“大女主”,還都得蹭下女性主義,他們拼命地讨好受衆,但凡有一點點做好的地方就買熱搜大肆宣揚,但由于他們的思想仍是過時的,造成的效果就是表達的内容總是十分割裂,飛升不成反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