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觀看了一部上映于2010年的美.國電影《黑天鵝》。電影講述了一位芭蕾舞演員妮娜為了演好芭蕾舞劇《天鵝湖》中充滿誘惑、詭詐的黑天鵝而人格漸漸陷入分裂的驚悚故事。

電影發出的直指靈魂的拷問久久敲擊着心房。有時我們選擇心靈的白天鵝卻無法忽略黑天鵝的有可能存在,更不能被可能存在的黑天鵝蒙蔽了心智,令心靈在煎熬中苦苦掙紮。

《黑天鵝》電影的劇情并不複雜,講述的是芭蕾舞劇團資深演員妮娜,憑借出色的表現力被《天鵝湖》的導演選為女主角。導演為了演出推陳出新,要求女演員一人分飾兩角,既要演出白天鵝的美麗、優雅與無辜,也要演出黑天鵝的放蕩、魅惑與詭詐。

妮娜被選為飾演黑白天鵝的不二人選後,卻怎麼也無法诠釋出黑天鵝的放蕩、魅惑與詭詐,導演不斷地給她施加壓力,甚至準備讓另一位演員莉莉來飾演黑天鵝。

随着演出時間的迫近,怕失去演出機會的巨大壓力下,孤獨、嚴謹、自律、刻苦的妮娜開始出現幻覺。幻覺中她變得放蕩不堪,甚至變得離經叛道。她的人格開始出現分裂,現實與夢幻的場景左右了她的行為。

最終,為了不被導演換掉黑天鵝的角色,在人格分裂的促使下,在登台表演之前,她刺殺了對她有威脅的莉莉,然後從容地登台演出。妮娜完美地完成了一人分飾兩角的演出,尤其是她飾演黑天鵝的表演出乎意料的精彩。妮娜在白天鵝和黑天鵝之間自如轉換。

直到演出最後一幕戲,妮娜才從分裂的人格中清醒過來,剛才她刺殺的不是那個會取代她的莉莉,而是她自己,那個刺殺莉莉的場面是她的幻覺。

演出落幕,身穿白天鵝服裝的妮娜的腹部也已經被殷紅的血染紅。她在演出的最後一刻完成了自我的救贖,沒有變成那個不好的黑天鵝,她依然是那個美麗、優雅的白天鵝。

妮娜的人格分裂與她的成長環境密不可分,退休的芭蕾舞演員媽媽對妮娜的要求很嚴格,也限制了妮娜的社交,妮娜的生活裡隻有芭蕾舞。妮娜是孤獨的,她的孤獨無處安放,那份巨大的壓力終于使柔弱的她崩潰。

她隻能在虛幻的分裂中找到精神的安慰。她是可憐的,她幻想出來的那些不存在的場景、不存在的人和事隻是她逃避壓力的方式而已。沒有人知道她承受着怎樣的負重和痛苦。她無處訴說、無法解脫,她的心靈煎熬無人能懂。

在心靈的煎熬中,妮娜心中升騰起那個黑天鵝,黑天鵝就是妮娜壓抑着的内心。也許每個人的内心都住着兩個小人,一個如白天鵝一般,一個如黑天鵝一般。

有的時候,發生的一些事情會讓我們在這兩個小人之間掙紮。比如,有的人無法走出心靈的煎熬,而罹患抑郁症,甚至走上自盡的絕路。

《黑天鵝》隻不過把我們有些時候那脆弱的内心層層剝開,讓我們明白放下某些執念、與自己和解有多麼重要。電影并不複雜的劇情,卻帶給人心靈的震顫。在心靈的煎熬中,不要迷失自己,努力地做那個優雅、善良的白天鵝,在自我救贖中走出心靈的陰霾,迎接重生。

...

圖源《黑天鵝》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