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抛出一個問題。如果你家庭和睦,妻慈子孝,但其中一個孩子患有精神疾病,在你不在家時他犯病殺掉了媽媽和妹妹,随後被關進少管所,一夜之間你的家人都不在了,隻剩你孑然一身,你會如何面對這種境況?而對于那個在少管所裡的孩子,你是否會選擇原諒他?這是香港在2010年真實發生的一樁奇案,翁子光在《踏血尋梅》之後又拍攝了一部奇案片,不過他找到的講述這個故事的角度,不是從那個殺人的孩子切入,而是從劉青雲飾演的爸爸作為主體講述。

我很喜歡電影故事簡介中比較凝練的一段話:“血緣的摰親奪走了生命的摯愛,這位爸爸既無法憎恨生者,更無法忘記逝者,唯有回憶與幻想相濡以沫,讓他在迷茫的生活中找到一些真實感。”翁子光再次運用了他擅長的非線性叙事手法,整個故事在過去和現實中不斷交錯,而且沒有視覺上的明顯差異,隻能靠人物的妝造和狀态進行辨認,有時候确實在某些時刻分不清何處才是此刻的當下。和《踏血尋梅》比,這次他大大弱化了殺戮奇觀,更多地聚焦在瑣碎的日常場景裡,包括爸爸媽媽是怎麼認識的,他們如何迎來自己的孩子,甚至就在命案發生前,一家人還可以其樂融融地在一起吃飯,命運的悲劇讓這位爸爸無力還手,隻能随波逐流地向前走,那種迷惘與悲傷感有着很強的心理上的後勁,以至于我看完後很長時間都在思索,如果我是那個爸爸,我是否會原諒自己的兒子,該如何度過餘生?

從《踏血尋梅》開始,包括後面的《正義回廊》以及這部《爸爸》,翁子光這一系的創作者在上世紀cult奇案片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更深層次、更具有人性色彩的探索,這部《爸爸》也算是集大成之作了,尤其是尾聲看到兒子給爸爸寫的信,眼淚确實有點繃不住了。

同時我也看到一些評論說,這片子沒有講清楚兒子的殺人動機,以及爸爸原諒兒子的動機,所以就給差評,我覺得這樣的評價過于極端。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講不清楚的,尤其當還涉及到病理方面的問題,電影的魅力就在于留白,從風格上就能看到這次導演走的并不是“今日說法”式的紀實風,而是通過這段令人揪心的案件,找尋人性的複雜及親情關系的雙面性。當人人都在追求真相、懸疑、刺激、反轉、沖突等噱頭的當下,還有一位導演願意逆而行之,去探索那些更為深層的東西,我認為是很可敬的,不分青紅皂白地予以批評,是對創作者的一種傷害。

演員方面,我覺得這是劉青雲近年來最好的表演,突然想到他好久沒有演這樣藝術性比較強的片子了,大多數時間都還是演商業片,但功力仍然在,尤其他身上那種真實的小人物市井氣息,以及那種憨厚善良的氣質,是很令人信服且有代入感的。演媽媽的谷祖琳好久沒見,很喜歡她在《去年煙花特别多》裡的表演,偶爾看到有比較強的新鮮感,這二位都是明年金像獎表演部分的有力競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