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量等于沒演技,觀衆對于流量的這種偏見,猶如一座大山,難以逾越。擁有龐大流量的王一博,即便一年獻上《無名》《熱烈》《長空之王》三部品質電影,都很難扭轉這種偏見,然而,再加上一部正劇《追風者》,居然神奇地做到了。
随着《追風者》中央8套和愛奇藝台網聯播,收視率CVB接連破2,愛奇藝平台連續霸榜登頂。一夜間,關于《追風者》品質和王一博演技好評如潮,連對流量最具偏見的豆瓣,都冒出了一堆曾經對他不屑一顧的網友,誇他演技甚至還為曾經罵過他而開貼道歉。
王一博用《追風者》中的魏若來向世人證明,偏見是座大山,但當演員拿出足夠多有誠意的作品和角色,當量變達到質變的那刻, 觀衆是能感受到的,而且給出的正面回饋也很真摯可愛。
很多網友驚歎,王一博演技什麼時候變這麼好了?仿佛他是一夜間開竅了。
然而,流量轉型實力演技派這條路,他其實早攀登了多年,《無名》就已初露鋒芒,隻是因為偏見這座大山,擋住了觀衆的視野。
他究竟如何實現從流量向演技派的跨越?
“風口效應”OR“水到渠成”?
有眼光會選片,是演員寶貴的能力
《追風者》的熱播,引起的不僅是對劇情的熱議,演員演技的肯定,更是對于導演編劇整個劇組的褒獎。
有人感歎,王一博真會選片,這樣劇情高能、節奏抓人、演技在線、電影質感的良心劇作,是站在風口上,誰選誰爆。
然而,真是“風口效應”麼?事實上這部籌備五六年的《追風者》,作為冷門的金融諜戰劇,開拍前并不被資本市場所看好。據說曾一度因拉不到投資項目停滞多年,直到王一博接了才瞬間投資到位,甚至上映前市場預測都是看撲的多,誰都沒有料到《追風者》能夠台網聯播熱度、口碑雙爆。
當人們在熱議《追風者》對于王一博口碑的加成,卻忽略了一點,機會往往青睐有準備的人。王一博在大火後的幾年,并未随大流接拍古偶現偶的一番大男主本子消耗自己,而是選擇立即轉型,他不看重番位,更看重制作團隊和劇本。從《冰雨火》《無名》《熱烈》《長空之王》到《追風者》,很明顯能看出,他走的是電影和正劇的路子,他沒有番位癌,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劇本,和老戲骨搭檔,在和高手過招中不斷提升精進演技。
《長空之王》導演劉曉世曾在路演時談起,當初去樂華找一博經紀人杜華談合作,被問到有什麼作品,還是新導演的他未曾執導過長片很是汗顔,但一博跟劉導見面後聊了本子,當天見面後,他就接到一博的短信同意接拍《長空之王》。這在當時大流量都選擇名導電影鍍金,王一博可算是另辟蹊徑。王一博有自己接片的自主權,同時也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劇本。《追風者》導演姚曉峰在近期采訪中也回憶,當初通過制片人張書維接觸到王一博,沒想到一博表示願意跟他合作。
會選片,對自己的演藝事業有清晰長遠的規劃,這是一名演員,最難能可貴的能力,也是決定在演員這條路上能走多遠的重要因素。
一蹴而就OR厚積薄發?
有天賦更努力,是成功轉型的基石
天賦高的演員,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演戲有靈氣,極具個人風格尤其是松弛感,不需要歇斯底裡,看似毫無表演痕迹,卻能讓觀衆深深共情,梁朝偉和周迅就是最為典型的天賦型選手代表,他們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在戲精。 作為年輕演員,王一博是幸運的,和這兩位前輩都有過合作。程耳導演在采訪中曾經回憶,《無名》時沒有王一博的戲,他都穿着戲服在現場看梁朝偉演戲“偷師”。
王一博像海綿一樣,在跟老戲骨的合作中實現了自我提升、迅速成長。作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流量明星,諸多合作過的導演和演員都曾誇過他有天賦,傅東育導演曾在王一博拍攝《冰雨火》一場哭戲的現場大呼,這就是天賦,你學四年也學不來。但是比起天賦,其實他更努力。
為塑造角色,幾部電影他都是迅速增肌減肌;拍攝《長空之王》發着高燒在沙漠裡拍攝危險的翻車戲;拍攝《熱烈》受傷,打了封閉針跳最後決賽的舞蹈;《無名》一鏡到底的打戲,連續拍攝時間最長達40多個小時,他從不叫苦叫累;劉曉世導演采訪時表示,一博在《長空之王》劇本标注了密密麻麻的筆記,他很想留作收藏。
演員王陽直播回憶和王一博《追風者》中第一場戲是在監獄魏若來被刑訊後沈圖南探獄,當時氣溫零下,王一博穿着破爛的襯衫在陰暗潮濕的監獄被吊着,他原本可以在拍王陽的戲份時休息取暖,但他選擇全程都被吊着幫對手演員搭戲。王陽表示很震驚,年輕演員能做到他這樣太難得。而一博則表示這是應該的,他當年第一部電視劇佟大為老師就是這麼幫他搭戲,并告訴他應該這麼做,這麼多年,他一直銘記于心,養成了習慣。
王一博從每一位合作過的前輩身上,汲取着正向的能量。
王陽直播回憶,劇中魏若來大段的專業金融術語台詞,王一博都能倒背如流。《追風者》導演姚曉峰驚歎,王一博把台詞熟練到了現場都不需要帶劇本。
拍攝《無名》時,王一博也有大量的日語和滬語台詞,王傳君說他仿佛不需要睡覺,一直都在聽錄音練台詞。
演員這條路,努力或許決定了下限不會過低,但是上限絕對是由天賦決定。而有天賦更努力的人,不管在哪個領域,注定會成功。
曾經13歲的王一博,靠着對舞蹈的熱愛逐夢娛樂圈。
如今26歲的王一博,毫不掩飾對演戲有“野心”,已然擁有兩個人生角色,電影《無名》葉先生、電視劇《追風者》魏若來。
“本色出演”OR“個人賦魅”?
能共情勝技巧,體驗派的深度塑造
王一博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從《無名》《熱烈》到《追風者》,每次都有影評人和觀衆誇他演得好,都會說王一博這次是本色出演,然而從葉先生、陳爍到魏若來,明明是塑造了三個氣質、境遇、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隻能說他可塑性太強。《追風者》導演在采訪中曾經評價,這部劇裡的演員将個人魅力融入角色塑造之中,讓角色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樣。而王一博在這三部戲中,都做到了“個人賦魅”。
這三部戲的導演和編劇,都有一個共同點,在角色創作中融入王一博本人特質。程耳導演在拍攝《無名》時因王一博給出的驚人表現,讓他靈感迸發現場飛頁,塑造出了現在的葉先生;《熱烈》的編劇當時照着王一博一張練舞的照片,去創作陳爍這個角色;《追風者》導演說王一博讓他迸發了二次創作劇本的靈感,讓他将原本更偏向傳奇的類型片劇本,融入了更多溫情的人物成長線。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大流量多了去,科班出身的演員也一大堆,王一博憑什麼有這種魅力,讓導演編劇“偏愛”他,甚至連程耳這樣恃才傲物,動他劇本就要給人飛機票送走的學院派導演都格外青睐?
如果錯過了大銀幕看《無名》,不妨現在打開《追風者》看看魏若來,或許就能懂了。
角色内心表達是影視劇中最具有深度和魅力的部分,能夠給觀衆帶來更深刻的體驗和共鳴。
演員僅靠單純技巧,很難讓觀衆有深刻地理解和共鳴。好的演員必然是有超強的共情力,通過情感傳遞,展示出角色的心理沖突和成長過程,使角色更加立體。
而王一博曾說過他是體驗派。為跟角色更貼近,他跟導演商量魏若來前期的戲份他都素顔出鏡,毫無偶像包袱,頂着雞窩頭、裹着破棉襖、穿着破洞襪的七寶街起床戲份,一下子就讓底層小人物有了煙火氣。
從他《追風者》裡的表演不難看出情感表達是真摯而細膩的,魏若來醉酒、哭戲、受刑、演講、拜師……每一場戲都能讓觀衆産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自然動人甚至有松弛感。
他對于角色的塑造獨具魅力,有深度、有細節、有思考、有餘味,讓魏若來瞬間立體而生動。
《大衆電影》曾用“初露鋒芒”形容勇闖電影圈金雞提名的王一博,《追風者》讓大衆扭轉了對流量的偏見。
“從未沉默寡言,努力自有聲量”是他成功轉型的真實寫照,也祝願他在演員這條道路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