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大結局,你們滿意嗎?

反正我不太滿意。

我不滿意的理由不是因為這個大結局不夠爽,反而是因為太爽了。

成熟的編劇擅長拿捏觀衆的情緒。他們總能輕而易舉地制造一些「爽點」。

但制造爽點本身沒有什麼了不起。隻需要遵循「先剝奪,後給予」的邏輯即可。

公平、正義、尊嚴、理想、親情、友情……這些被人們所珍視的價值,如果被剝奪了,他們就會耿耿于懷。

他們會一直惦記着,期待着,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把曾經失去的東西拿回來。

故事裡的爽點,就是通過故意制造「匮乏感」,然後再找機會「滿足」來實現的。

你若想增強爽的強度,隻需再加上一個「延遲滿足」的條件即可。

就像一個已經很餓的囚犯,你卻故意不給他放飯,拖延時間,等他快撐不住了,再給他放飯,他就吃得比以前更香。

作為觀衆,你代入劇中人物的視角,與她共情,你也會産生那種“餓”,期待的食物終于端上來的時候,你也會覺得很滿足。

所以,網飛把這部劇拆成兩季播出是很聰明的決定。

不同于其他劇,拍完一季後,要看播放量要不要預定第二季,往往這種劇每一季從立項、籌備、拍完、上架,都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而這部劇兩季播出間隔時間卻很短,隻有三個多月。

我猜測這部劇可能早就拍完了,但就是留着複仇的大結局不給你看,偏要分成兩季播。

「延遲滿足」,算是被網飛玩明白了。

從爽點設置上來說,這部劇無疑是成熟的,全程無尿點,小沖突與大高潮相結合,精緻的台詞,無處不在的隐喻,做得都很到位。

例如劇中運用天氣預報暗示接下來要發生的事,烘托氛圍。

還有教堂裡的壁畫,蛇象征着「誘惑」,「欲望」,與「罪孽」。

蛇騙亞當夏娃偷吃禁果,以及蛇身與男性生殖器的相似性,也都有「性暗示」的味道。

這些蛇的隐喻都與那位吸毒女的劇情相呼應。

但我認為,爽點和細節再怎麼精緻巧妙,這個故事依然很老套。

當然,我們可以用一個比較溫和的詞來形容這種老套,那就是“類型化”。

複仇,就是一個非常類型化的題材。

如果複仇題材的故事呈現火爆趨勢,那就說明我們的現實社會确實不容樂觀。

因為現實社會真的「公平正義」的話,人們不會尋求「以暴制暴」,不會寄希望于用「私人」手段去宣洩仇恨情緒,更不會有那麼多人,對複仇故事如此趨之若鹜。

所以,《黑暗榮耀》雖然老套,但确實迎合了大衆情緒,甚至還幫助大衆宣洩了情緒。

而這,正是我覺得細思極恐的地方。

與中國影視的「和諧主旋律」不同。我們一直都在贊揚韓國影視的「敢拍」和「真實」。

似乎很多國人對此表示過羨慕,而曾經的我也這麼認為。

但現在我卻産生了一個質疑:為什麼他們這麼敢拍,但韓國的社會環境卻沒有絲毫改善?

為什麼韓國影視如此勇于揭露苦難,展示苦難,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苦難?

再看看《黑暗榮耀》的女主,真的算得上是“要素齊全”了。

「親情缺失」、「校園霸淩」、「性别暴力」、「父權壓迫」、「資本剝削」……恨不得把社會上所有的熱點議題都集于一身。

每個觀衆,都能從她身上辨認出自己的一點影子。這點影子不多不少,但足夠你與她共情。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沒有她「慘」,而她卻集齊了我們所有人的「慘」。

女主角就是一個承載了我們所有人,所有情緒的工具人。

看她複仇,我們就會覺得爽,就好像她幫你出了口惡氣。

然而,一個健康的人,應當維持心态的自然平和,不會一味追求爽。

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會容許私刑泛濫,而是通過公正處罰給民衆以信心。

爽劇這類文化産品,說白了就是投喂給大衆的「奶頭樂」。

它提供了一些情緒宣洩的作用,也幫助暫時緩解了一點社會矛盾。但它絕不會真正解決問題。

也許,劇裡的那些财閥,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那些韓國影視工業的大股東,他們批量生産了一些看似在批判自己的文化産品,讓觀衆産生自己獲得勝利的幻覺。

實際上什麼都沒改變,我們的勝利,隻是别人精心設計出來的假象,我們一直活在一個虛假的「精神勝利法」裡。

最後的大結局,以樸妍珍為首的頂層壓迫者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現實生活中,由他們所象征的那個頂層階級卻紋絲不動。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文化産品裡的爽點,就是要「先剝奪,再給予」。然而現實情況是隻有剝奪,沒有給予。

所以,現實不是爽劇。

當然,要說什麼都沒給予,也不對。畢竟他們給予了我們這樣的文化産品,這樣的奶頭樂,麻醉劑。

我們是爽了,痛快了,但明天之後,還不是要回去繼續給他們當狗?

那麼,他們又得到了什麼?

這些影視工業的頂層人士,利用我們的情緒,赢了名氣,賺了錢,還繼續鞏固了他們的階級地位。

就像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他們在劇中扮演了受壓迫的底層人民,騙取了我們的眼淚,得到了我們的認同。

而他們的實際身份,卻總是與他們扮演的角色截然相反。所以,不論哪個國家的娛樂圈,都不缺醜聞。

還是那句話,《黑暗榮耀》确實是一部很“成熟”,很“成功”的影視作品,因為它精準拿捏了觀衆的情緒,但我也不會因為它的“成熟”和“成功”而給它打高分。

我想說的無非是:

我們值得擁有比這種奶頭樂更好的作品。

我們的現實生活,也值得擁有比劇中給出的結局更好的結局。

【3.12更新】

我再補充幾句吧。

我這篇帖子發出來之後,收到了很多謾罵嘲諷,我基本都删除拉黑了,還有那些罵得特别兇的,我直接點了舉報……

我奉勸大家友善發言,意見不同不要緊,但你不尊重别人,也别怪别人不客氣,反正我是不會慣着你的。

說回這部劇。

我的觀點其實并非原創,如果你是一個搖滾音樂愛好者,或者是嘻哈音樂愛好者,你可能閱讀過一些剖析資本主義與音樂産業之間關聯的論文。

這些論文主要是批判資本主義對音樂行業的破壞和腐化。我隻是借用了這些觀點來讨論這部劇以及影視工業罷了。

畢竟,無論音樂還是影視,都屬于文化産品範疇。

你們是否産生過好奇:為什麼音樂行業裡總是年輕人最有活力,最有創造力?為什麼一個歌手火了之後,就再難寫出更好的作品?

我想先引用劉擎教授的一段話作為說明:

“20世紀60年代的搖滾樂有一個醒目的特征,就是激進的反叛性。他們不僅抵抗傳統價值,追求個性解放,而且鮮明地針對政治,積極介入各種政治運動之中,包括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和反戰抗議,等等。搖滾樂有着廣泛的大衆影響力和号召力,又如此激進地反抗體制,照理說,應該會形成強大的反體制力量吧?

但我們看到結果是什麼呢,結果是資本主義體制把搖滾樂給商業化了。給你舞台,給你排行榜,給你巡演,給你發唱片;搖滾樂手成了大明星,獲得巨大财富,進入上流社會,最終被這個體制吸納。而那些商業化失敗的搖滾樂手,則被邊緣化,慢慢消亡;有的人陷入頹廢和絕望,甚至自殺。

我們看到,資本主義體制的控制力量如此強大,它能夠靈活地應對任何尋求反抗和解放的挑戰,極其有效地“收編”反抗力量,把異端改造成主流,最終成為體制的一部分。

思考過搖滾樂的曆史,我明白了馬爾庫塞在《單面人》中的一個觀點。他說,在這種新的控制模式中,違背或超越主流的另類觀念、願望和目标,隻有兩種命運:要麼被排斥消滅掉;要麼就是按照主流世界的原則被轉化,轉化為現存體制能接受的方式繼續存活……”

通過這段話你應該明白了,年輕的音樂創作者曾經是底層無産階級的一員,所以他們的音樂才貼近現實,才有批判力,才能打動人心。

等資本主義察覺到這些人的力量可以摧毀他們的時候,他們就出手收買他們,讓他們成為大明星,讓他們也成為少數統治精英的一員,讓他們也住豪宅,開豪車,于是他們就腐化堕落了……

正因為吃人嘴短,他們之後的那些作品,也從「批判」現實全面轉化為「歌頌」現實,就算是「批判」,也隻是輕描淡寫,裝裝樣子。

有許多人給我留言說,文化産品主要是為了滿足「娛樂」,說我故意拔高它們的價值。

哦?既然文化産品是為了娛樂,同樣是「複仇」題材的《V子仇沙隊》為什麼被封禁了?

你在豆瓣上甚至都搜不到那部電影的詞條了……

很顯然,無論音樂還是影視,它們的存在都不隻是為了娛樂,它們還有很強的社會批判作用,對不公平的社會體制有極強的破壞力。

如果隻是娛樂,政治和資本力量就不會這麼想拼命介入了,因為他們也可以反過來利用文化産品給民衆灌輸,洗腦。讓你誤以為它們隻有娛樂效果。

非常可悲的是,現在的文化産品生産模式已經被資本和政治力量完全壟斷了,我們的文化創作者,也面臨要麼被收買,要麼被淘汰的命運。

像《黑暗榮耀》這種三流作品,就是資本壟斷收買之後的典型産物。

無論編劇,導演,演員……所有參與者的專業能力都是過硬的,但就是做不出好作品。

所以,我再重申一遍,我對這部劇的不滿,不隻是對劇「本身」的不滿,而是對整個産出「系統」的不滿。

其實,《黑暗榮耀》裡女主角遭受的苦難,實質上是頂層資本階級統治者對底層無産階級勞動人民的壓迫。

現在卻被轉化為以樸妍珍為首的壞人對好人的壓迫。

把「階級矛盾」轉化為「人與人的矛盾」,把民衆的仇恨轉移了目标。我隻能說,這一招确實是高。

所以啊,同樣是複仇,與《V子仇沙隊》相比,《黑暗榮耀》簡直就是小兒科。而就這樣的小兒科,卻有那麼多人喜歡,為它打了9.4的高分……

我始終認為,以暴制暴,私人向的複仇行為,隻能治标不治本。隻有改變整個病态的社會系統,才能徹底終結病根。

現在倒好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是女主角終于幹掉了壞人,好爽呀,但依然沒人敢對那個「系統」說不!

最後我想說,奶油蛋糕固然細膩可口,但粗糧面包才真的有益身心健康。

選擇吃什麼,那是每個人的自由。無論是哪一種自由,我都不要那個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卻有害的自由。

文化産品存在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供娛樂,爽一爽就完事了。它們還可以是思想的武器,精神的食糧。

不是我對這部劇太苛刻了,而是我們确實值得擁有更好的。

以上。

...
...
...
黑暗榮耀 (2022)8.92022 / 韓國 / 劇情 / 安吉鎬 / 宋慧喬 李到晛
...
黑暗榮耀 第二季 (2023)9.32023 / 韓國 / 劇情 懸疑 / 安吉鎬 / 宋慧喬 李到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