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回家的錫南回到了自己小鎮中的家,錫南的父親是一名教師,家中還有母親和妹妹,父親一直在堅持在爺爺的山上打水,可村裡的老人都認為那裡沒有水。而錫南也在為自己的書進行籌款,同時想通過考試成為一名老師。可父親沉迷于賭馬,使得錫南在小鎮上生活的極其掙紮。最終錫南還是印刷了自己的作品,電影結尾伴随着一場雪,也預示着這片土地進入了冬季。
錫蘭的電影畫面總是給人以不一樣的感受,電影以一種豐收麥田的黃色作為電影的底色,既彰顯了秋季的氛圍,同時也襯托了一種落葉的寂寥感。樹下那爬滿螞蟻的嬰兒不由的使我想到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結局的具象化。而父親一直想要滋潤萬物的井,也預示着想要滋養人的思想。看錫蘭的電影,植物總讓人聯想到人,而季節也讓像是人們所生活的社會環境。最終錫蘭還是子承父業成為了新一代的挖井人,為了這邊土地能後充滿生機,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這片事業之中。
電影很有比格錫蘭導演的風格,以植物為名,并伴以季節更替。比格錫蘭導演的電影中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台詞,而這些台詞也伴随着比格錫蘭對于社會,對于個人的思考,即反映了劇中人的心理狀态也反饋了土耳其的社會現狀。電影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理想主義者的錫蘭和當下現實主義的社會人之間的矛盾,電影是文學的,像是小說的,錫南所面臨的也似乎在預示當下土耳其文學創作者所面臨的現狀。野梨樹既代表着錫南的作品,也代表着他的思想,書的不暢銷也表示着他的思想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錫蘭将自己投射在電影的角色中,而錫蘭的理想主義在電影中也彰顯無疑。
錫蘭的《枯草》和本片算是一部連續的主題,類似的主旨配上相似的暗示和符号,整體代表着錫蘭對于土耳其社會的觀察和思考,區别是《野梨樹》由秋入冬,而《枯草》由冬至夏,變得是季節的更替,不變的是同樣水深火熱植物們。《野梨樹》中錫蘭還在孜孜不倦的挖井試圖滋養這片土地的萬物,而《枯草》中他選擇離開了這片荒蕪之地。不知道這是否也展示了錫蘭這五年内自我思想的轉變。
個人評分:8.43分,一部頗有韻味的電影,配合起《枯草》别有一番滋味。
新一代的挖井人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電影始于美麗的塞納河畔,随後電影的字幕展示了電影的背景,來自達荷美王國的曆史文物将被歸還給現在的貝甯,随後電影以一段文物的自述給26号文物一個像觀衆自述的機會。回到貝甯的文物被當地人夾道歡迎。電影的前期主要講述了文物回歸的過程,從文 ...
諷刺拉滿可節奏破碎
小李子傾情奉獻加上馬丁斯科賽斯的全力推薦使得本片在發售之初就收到了極大的關注度,在美國電影越來越套路化和模闆化的今天《一戰再戰》明顯不想走一條和往常電影一樣的路,電影于我而言反而有點像前兩年網飛推出的《不要擡頭》,同樣是諷刺風格和黑 ...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捕風捉影》上線流媒體平台,作為多年前成龍電影的老粉,尤其在去年的《傳說》可謂是幾乎将其多年積累的口碑都消耗殆盡,可今年的《捕風捉影》似乎重振了一絲粉絲的信心,由成龍和梁家輝兩位影帝奉獻給觀衆的一場酣暢淋漓的打戲,絕對是近些年成龍電 ...
夏末秋初的一杯涼茶
電影從巴黎奧運會開始,主角布蘭丁在奧運期間來到巴黎探望10年未見的同父異母的姐姐,可旅程并不順利。從結果來說這是一場充滿遺憾的旅程,憧憬的貝麗爾·加斯塔爾代洛的遊泳比賽僅能通過短視屏和采訪了解一二,而想要修複的姐妹關系也因姐姐的暴怒 ...
從前光景
今期有些浮躁,對于悶片的接受程度也略有下降,所以便找來了一部不那麼悶,但也不那麼商業的電影看上一看。電影開場便是莫奈的睡蓮,随後引入了商業拍攝和與博物館的藝術氛圍形成了一種反差,并讓模特提出畫作顔色和衣服顔色不搭,希望改變畫作顔色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