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的信号5》終于收官了,雖然作為第一季就追的老粉,我對這一季有諸多的一言難盡。但我相信,這一季将是心動史上,也是戀綜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季。
作為内娛戀綜的鼻祖來說,《心動的信号》是有理由有資格自封為“戀綜天花闆”的,尤其是擁有号稱經典的第二季和出圈度極高的第四季的基礎上。
而在當下這個時候,《心動的信号5》具備這樣幾個優勢:
第一,當然是上一季出衆的出圈度和極其漂亮的營銷數據,給這一季打下堅實的基礎,招商非常的順利,使得這一季主持人口播廣告都能聽一首歌了。
第二,回到了上海,這是第一季錄制地點,也是“夢開始的地方”,擁有最充足的硬件條件和主場之利。
第三,戀綜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審美疲勞”,大家都想看看作為鼻祖的《心動的信号》會有什麼創新和發展。
然而同時,這又讓《心動的信号5》面臨這樣幾個“劣勢”:
第一,同樣是上一季的成功,讓這一季背上了不小的“包袱”。衆所周知,心動系列有第三季的“滑鐵盧”,而第二季和第四季異乎尋常的成功,又讓“心動的信号”這個品牌背上了某種“單季魔咒”。在第四季獲得異乎尋常的成功令招商環境好到溢出後,自然制作團隊背上了更多的包袱。
第二,随着戀綜内卷的進一步加劇,競争越來越激烈,今年幾個“對家”的節目都有不錯的表現和出圈度,如優酷《怦然心動20歲2》,愛奇藝《喜歡你我也是3》,B站《90婚介所2》等。據網絡爆料,《心動5》的制作團隊深受B站《90婚介所》的刺激,誓要奪回“戀綜天花闆”的稱号。
第三,在大内卷的前提下,戀綜陷入了多重困境。一是選人問題,衆所周知,現在的戀綜選人越來越難,尤其是優秀的男嘉賓,看選人團隊發出的招人通告,差不多都快“求爺爺告奶奶”了。二是觀賞環境問題,因為戀綜需要吸引人眼球就需要營造CP,而CP粉的運營很容易“過火”,造成粉圈PK的問題,度很難把握,不溫不火節目效果不好,太過頭又容易遭到關注,所以常常首鼠兩端。
第四,最重要的是,在年輕人的婚戀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時,作為戀綜不僅有娛樂的作用,還承載着傳遞價值觀的作用,那麼一個戀綜節目該怎麼把握娛樂和價值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難題。
總之,心動的信号就帶着這樣的優勢與抱負,踏上了第五季的征程。
首先遇到的就是選人問題,因為選人的艱難,今年的心動5從制作到開播都是趕了個晚集,沒有趕上播出效果最好的暑假檔期。節目從六月底錄制到7月中下旬,到八月底才趕上第一期的播出,真是把粉絲們脖子都等長了。
而在官宣嘉賓陣容時就引起了争議。一是網紅素人嘉賓的問題。從戀綜開始後,關于網紅、演員等職業上戀綜的問題就一直引起争議。一方面是這類職業與流量、曝光度深刻相關,上戀綜總讓人質疑真誠度的問題。但另一方面,網紅的顔值,鏡頭感在綜藝上都是深度加成的,加上現在戀綜選人越來越難,往往網紅就“近水樓台”了。
這一季的“女一”李萬一就面臨這樣的質疑聲,因為她本身是自帶百萬微博粉絲的大網紅,因此官方嘉賓陣容一宣布就引起了很多熱議,據說李萬一還一度因此壓力很大。
不過節目開播後,李萬一很快以大方開朗的個性、不俗的顔值和談吐獲得了很多觀衆的喜歡,因此這算一個小小的浪花。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女二”王秋怡。在最初的前置片中,關于她的篇幅應該是最多,形象也最豐滿的,尤其是拍攝了與家人相處的畫面,母親、姥爺姥姥都有出鏡,人物弧光鮮明。
這裡插播一下,我在看到王秋怡的段落時,瞬間想到了去年愛奇藝的另一檔相親綜藝《你好,另一半》中的一位女嘉賓張詩情。
這位張詩情居住在北京,父親是地産公司老闆,本人也是北大本科、耶魯大學碩士學曆,風投經理,大健康産業相關,在節目中牽線人金星也親自登門拜訪了一家三口。
而王秋怡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本科,就職于安永帕特農,醫藥相關,兩人的履曆可謂有高度的相似性。
所以我看到王秋怡時瞬間想到了張詩情,接着想到,這也許是節目組在打造相似的“白富美”人設(盡管王秋怡有點小麥色皮膚),因為《你好,另一半》在去年的出圈就是以“百萬年薪入門門檻”、“清華瞧不上XX傳媒大學”為噱頭的,後來也許因為這些東西太刺激眼球,被直接叫停,節目戛然而止。
有意思的是,張詩情在節目中接觸過三位男嘉賓,其中第二位史德亨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在花絮中還有二人在家中廚房做飯的鏡頭,而這位史德亨畢業于蘭州大學,這就引出了下面要說的這位男嘉賓:張根源。
張根源按照出場順序是“男三”的位置,但在真正的角色配置上卻屬于“男一”,雖然他在最初幾集中似乎并不顯山露水。需要關注的一點是,戀綜中當然有主角配角之分,比如《半熟戀人》的王能能就是絕對男主。而看誰是男主,當然不是看出場順序,而是誰有完整的人設、劇情線與人物弧光。
張根源來自蘭州,紐約大學本科畢業,私募基金工作,23歲,在上海這樣的地方是屬于朝陽初升的新生力量,也是這座城市的未來。
而他在節目中初登場的待遇并不“順利”,因為《心動5》參考了《半熟戀人》中的見面之前互聊和電話的環節,所以節目中張根源與“女三”李聶霜玉互撥了電話,而因為朋友圈的“照騙”李聶對張根源有很高的顔值期待(“像王嘉爾”),但在第一次線下見面後則略有失望,反而對 “男一”薛喆陽較有好感。
這裡又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戀綜節目跟其他大多數綜藝節目一樣,是女觀衆居多。相應的,女性觀衆對于男嘉賓的條件等也相對更為“挑剔”,尤其是顔值這一塊。
可我們都知道,現實中一位既高顔值,又高學曆,多金,有情商,又專一的男嘉賓,十有八九都有對象了,畢竟并不人人都是何以琛。所以當這一季的男嘉賓官宣的時候,很多觀衆尤其是女性觀衆表示了失望,認為“醜的不能看”。
雖然男嘉賓的顔值肯定有高有低,不過是不是“醜的不能看”這就過了。如果拿男明星的标準來衡量,當然素人們難以相比,但說“模樣周正”還是有的。
不過,因為偶像劇、甜寵劇的泛濫,讓女性觀衆對男嘉賓顔值有過高甚至不切實際的期待,卻是一個客觀現實。這一點我們先不去說。
之後第一期,男一薛喆陽因為相對較高的顔值獲得了全票,而在之後的約會環節,女三李聶霜玉則陰差陽錯獲得了與薛約會的機會,于是有了被稱為“高甜”的網球場約會。
而我注意到的卻是之後兩人晚餐時李聶的一句話,她提到自己很喜歡上海,并認為這座城市很“包容”。
我在看彈幕裡看到“包容?呵呵呵”這樣的字眼。這裡插播一下,關于上海這座城市是否“包容”,是個值得認真讨論的問題。不過,對于李聶霜玉這樣才貌雙全、年輕有為的女孩子來說,上海肯定是包容的。
而在約會後,薛和李,與原本的女二王秋怡形成了所謂“大三角”,因為薛在線上與王秋怡互撥了電話,線下因為王秋怡的“直球”示好,也讓薛一直與她互發短信。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上一季的馬孔橙“大三角”。
但同一座園子卻不會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之後,薛在朋友的點撥下短暫轉向李聶,兩人的互動也“高甜”了起來,卻因為一個陰差陽錯的“榴蓮事件”迅速下頭,幾經波折後,薛又重新回到了王秋怡身邊,而李聶則因為“孤勇者”張根源的直球進攻而轉向,形成了“芋圓”組合。
雖然轉向這幾集的節目剪輯跌宕起伏,但因為前期的一些輿論因素以及節奏問題,節目并沒有獲得足夠的熱度,而從第四期起因為加強了剪輯效果以及注意了一些觀衆吐槽的問題,熱度略有回溫,而幾對CP也已成形,“磕糖黨”終于可以穩定營業了。
在這裡,我們需要思考一下節目的内容導向問題。之前已經提到,既然戀綜已經形成了明确的産業鍊(線上組CP,線下運營),那麼就不得不引入相關的商業因素和社會考量。而當下年輕人婚育問題日益突出,節目也不得不承載相應的價值觀傳播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對節目的内容和價值導向做出一定的“預判”。盡管因為各種原因,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确證”我們的猜測,但不妨礙我們進行相關的分析,并做出自己的解讀。
在節目中,李聶霜玉與張根源的“芋圓”CP形成最晚,既晚于薛喆陽與王秋怡的“雪球”也晚于薛與李聶的“雙氧水”CP,那麼自然需要營造“後來居上”的氛圍和合理性。
這種合理性也許會讓觀衆迷惑不解:隻要相互喜歡就可以了,哪有什麼合理不合理呢?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心動小屋作為所有戀愛發生的場所,是一個封閉空間,嘉賓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種暗示或環境的影響。
因此,節目組對于各種“劇情”和“看點”,都會有自己的設計和考慮。這又牽涉到各類真人秀是否有劇本的問題。關于戀綜,可以說大部分的戀綜并沒有明确的劇本,但“編劇”這個職業還是有的,他們會根據素人嘉賓之間的互動與當下關系,設置各種環節和“橋段”,來讓劇情更好看。
而關于張根源和李聶這對“芋圓”CP,最關鍵的點是男生對女生一見鐘情,而女生對男生不是。那麼當然需要營造一定的“人設”和“橋段”,來形成劇情的合理性。這裡面第二集關于張根源的“不吃辣鍋”橋段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李聶被卷發棒燙傷不宜吃辣,張根源以打賽車遊戲PK為由誘導李聶不吃辣)。
而關于李聶轉向的重要環節minidate,則更有劇情推動的痕迹。當時狀況是薛與李聶互動中,薛帶了李聶愛喝的波子汽水,李聶随後回贈以裝有榴蓮的飯盒(薛之前提過想吃榴蓮),薛以味道大為由去廚房與暧昧對象王秋怡分享,李聶心情沮喪一人獨處,張根源适時發動minidate。
從後續看,有理由推測這個minidate的發動有PD(每個素人嘉賓的跟拍導演)提醒的可能。因為其時機恰到好處,且後續剪輯也延續了相應的戲劇性。
還有一個證據是,後面幾集中仍營造李聶對薛餘情未了的橋段,某次李聶捧着書到廚房看薛與其他人做飯,後又情緒失落到客廳中觀看拍立得拍下薛的照片(根據個别觀衆放大後認為那并非薛的照片),此時張根源恰好進入客廳,并哼着歌曲“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這一幕的設計感和巧合性連觀察室嘉賓都察覺到了,紛紛發言稱“怎麼這麼巧。”其實根據各種細節推測,李聶情緒失落的橋段可能是營造出來的,而張根源的出場更像是PD推動的結果。
而我們需要深入分析的是,為何男一薛與女三李聶的“雙氧水”CP無法延續,而“芋圓”CP會成為節目組着力助攻且打造的CP呢?
這就牽涉到當下複雜的社會環境。從李聶之前與薛的約會中的一句話破題“上海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并提到她在這個城市有“落腳感”,但還沒找到“歸屬感”,因為沒有“結婚的對象”。
從“包容”這一點來說,上海曆來不是一座可被稱為“包容”的城市,在全國大多數人民的刻闆印象與認知中,上海尤其是本地人,曆來以“排外”出名。就像在去年底到今年初引起全民熱議的《愛情神話》中,以徐峥和周野芒為代表的上海本地人形象,雖然對于“外地人”逐漸占據上海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略有腹诽卻無可奈何,但也依然保持着某種“上海人的驕傲”一樣。
但同時,上海當下的文化并不試圖将這種“驕傲”體現在明面上,上海曆來是尊重實力、尊重個人價值的。因此,像李聶這樣才貌雙全兼年輕有為的女孩自然能在這座城市找到“落腳感”,實際上以她們自身的實力和條件在全球每個城市都能找到這樣的落腳感。
因此,上海的這種包容性,體現在上海作為全國乃至全球一線城市,必須始終保持着對各地年輕人才的吸引力。從節目配置來看,節目中五男四女九位嘉賓,有六位都是金融相關行業,一位音樂劇演員(男三郭浩然),一位網紅(女一李萬一),以及一位體育主播(女四金佳悅)。
這些各行各樣的優秀人才在上海這麼一個高度濃縮着全球商業價值與前沿文化的國際大都市,需要找到自身的位置并不容易。除了事業外,感情無疑是重要的“天平”另一端。
而“芋圓”中,張根源來自蘭州,李聶來自湖北潛江,作為外地的優秀人才,要在上海紮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管他們自身的工作待遇都不錯。但上海優秀的人太多,競争太激烈,如果不是上了節目,在這麼一個大都市中,茫茫人海泯然衆人也并非小概率事件。
這裡提到一個心動觀衆的反饋,一位女性觀衆在觀看了節目後,将李聶霜玉的妝容造型總結為“好嫁風”。撇開其中的“男性凝視”視角(盡管凝視的是位女性),客觀地講,李聶平時的妝容造型确實非常符合上海金融界30歲以上男性的審美。
從某個角度來說,張根源這樣的剛入職場的男性,可能要奮鬥十年才能有機會與李聶這樣的女性匹配,因為上海的人才競争烈度和高房價,實在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很有意思的是,張根源在跟幾位女嘉賓包括李萬一和李聶聊天時,都明确提到了“五到十年是在上海了”,說明他确實知道自己的職業黃金上升期的界限。
因此,當因為節目的機緣,像張根源這樣還沒充分“落腳”的年輕奮鬥者得以結識李聶,并成功發展成戀愛關系時,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福利”,而這種福利,是上海這座城市可以提供給少部分年輕幸運者的一張“彩票”。
另一方面,當大齡青年尤其是都市高素質女性的婚戀問題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時,各種各樣的“補充方案”自然也應時應景地出台了,比如我之前總結過新麗傳媒的各種劇集中,探讨過的各種“CP”組合,比如《大丈夫》、《小丈夫》、《一仆二主》等。
那麼,當同齡人或更高年齡的人中難以尋求到合适對象時,“向下兼容”去尋找那些适合談戀愛的“年下奶狗”,自然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解決方案。此處,韓國早就做出了類似的嘗試,比如韓劇《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等。
因此,張根源和李聶的“芋圓”CP,至少在兩個維度上迎合了當下中國一二線都市的潮流,一是将戀愛作為年輕人福利的“甜點模式”,二是将高素質女性與低齡優秀潛力男性匹配的“奶狗模式”。
這樣的CP未必需要開花結果,因為即便隻是在線上線下維持一定的曝光和影響力,也足以形成傳播效應和規模效應。
與之相應的,我們就能明白,為何薛喆陽與李聶的“雙氧水”CP是沒有前途的,而薛與王秋怡的“雪球”CP在節目中走到一起。
這裡面最深層的并非節目中體現的性格原因,盡管看上去很有說服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薛作為家境優越的“上海土著”,如果與李聶這樣正當齡的外地“滬漂”在戀綜中結為CP,會給大多數一線城市的外地奮鬥者一種“被剝奪感”,讓人覺得你隻是靠上海土著的身份和優越家境,奪走了我們的“心動女生”,而這不利于上海這樣的城市繼續吸納全國乃至全球的優秀人才。
而薛與王秋怡的CP則更大程度上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婚戀觀念:門當戶對。雖然倆人的性格志趣也多有匹配之處,但正像節目開篇中王的家人圍坐一起品評幾位男嘉賓的資料時所說的,隻要經過“審查”,剩下的看你自己。
而王秋怡經過節目打造的高情商、高職商的“白富美”形象,正對應了愛奇藝《你好另一半》張詩情的位置,因為戀綜也需要打造自己的“高級感”,為此不惜營造“高端局”。
至于線下,從網絡消息,考慮到王秋怡的家族如果真有複興系背景,那麼這更像是一個advertisement,其實這也是戀綜的一種功能。
而這更讓人逐漸意識到一個讓人沮喪而又越來越确鑿的事實,就是年輕人,尤其一線城市的年輕人的婚戀問題,将越來越缺少過去的文藝作品中常見的“跨越階級的戀愛”,而越來越趨向于同圈層、同階層的相互接納。
這就是《心動的信号5》帶給我們的明确現實,因為社會上升通道的收窄,在現實中凸顯的問題也無可回避的在戀綜中體現,正如我今年初評論韓國戀綜《單身即地獄》中宋智雅現象所說的“戀綜已無寒門”。
而另一方面,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從去年心動的信号第四季,馬子佳與孔汝淳的CP成功擊敗了馬子佳與洪成成的CP瑪卡巴卡(當時“心疼洪成成”甚至登上了熱搜榜首,馬子佳赢得十幾萬罵貼)之後,直球追愛越來越成為戀綜嘉賓的選擇,而且并不僅限于男嘉賓。
無論是去年《我們戀愛吧3》中的高文君,還是今年《喜歡你我也是3》中的王蓓等,直球追愛越來越成為尤其是年輕嘉賓的選擇,而不限于性别。盡管結果未必盡如人意。
這是我在去年《心動的信号4》的分析中所說的,價值觀的PK和流變正是戀綜節目的重要看點。事實上,如果傳統的價值觀認為女性在戀愛中保持被動會更少的受到傷害,那麼現實中的情況已經教育了我們,即便按照不少女性所認為的,現實生活中優秀的男性數量不如女性多,那麼從單純的數學意義上也能得出結論:即優秀女性如果保持被動,隻能将機會讓給那些同樣優秀但更主動的同性。
所以,在今年的磕糖大會中,有不少人又将王秋怡和李聶霜玉與去年的洪成成和孔汝淳對比,卻發現匹配不上,因王秋怡更像是洪成成的高學曆和孔汝淳的直球的結合體。
雖然線下馬孔CP已分手,但心動第四季的價值觀PK卻仍然給出了答案。從現實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客觀現實的變化與傳統觀念的沖突,那就是:
馬孔CP已死,而馬孔的精神留在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