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寫在國慶假日的尾巴上,從假日到工作狀态還是需要一些手段來轉換一下這種狀态,于是就選擇了前幾日在流媒體上映的《長安的荔枝》作為假日狀态切換的第一部電影。


大鵬導演的《長安的荔枝》應該算得上是暑期最具有話題的電影之一,雖然因為題材原因在暑期檔不及《南京照相館》,但總體來說還是算得上是暑期的熱片之一,而劇版《長安的荔枝》和電影版的同時上映,也讓這份熱度似乎達到了一個高潮。就總體的口碑來說本片應該是暑期好評較多的一部電影,雖然票房6.3億似乎不及預期,但還算的上一個能夠接受的成績。電影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長安的荔枝》,作者馬伯庸敏感的抓住了"一騎紅塵妃子笑"中荔枝使的遭遇并結合當下打工人的遭遇塑造了一部借古諷今的黑色幽默小說。大鵬導演經過上一部電影《年會不能停》也已經在打工人賽道上有所探索,于是在這次電影的選題上又一次将視角再次聚焦到打工人的身上。


雖不曾拜讀過原著,首次聽聞該小說還是源自公司的主管的推薦,似乎本小說中主角李善德的遭遇符合當下打工人所受的遭遇,而當時所接受到的信息皆為如何協調各種資源将這件事情如何成功的處理。李善德也成為了打工人面對上司不合理要求的一個代表,将送荔枝這件不合理的事情放到公司中任何一件上級下發的不合理的要求上皆可有所映射,當時沒有對小說提起很大的興趣,但大緻了解了小說借古諷今的基礎。當今夏再聽聞小說影視化的時候,因為時間的變化此時對于小說觀點也産生了一絲變化,為了這種不合理的請求而産生的大量的事件和費盡心思所達成的目的可能僅僅是為了"妃子笑",是否對打工人足夠的尊重亦或者是否将人放在統一的條件上進行評判,而這個要求本身是否合理,這些反而引起了我的好奇。


不出意外的大鵬也敏感的捕捉到了這些痛點,所以将朝廷公司化,将李善德現代化,并将《年會不能停》的故事再一次的搬回了唐朝,講述了基層主管李善德如何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同時諷刺了高官的貪污腐敗,派系的分權鬥争,也質疑了要求的不合理性,并以無數的水果代替不計其數的不合理的要求造成的勞民傷财,并最終導緻了大唐盛世的毀滅。可以說大鵬将這部小說想要表達的基本上都一一表達了出來,從主題上來說大鵬導演的掌控還是相當到位的,唯一可能能夠再提升一把也就是倘若離開公司這個範圍,是否當今我們的社會也具備這樣的問題,一樁樁枯樹樁又是否像一幢幢樓房?但上升到這個高度後能否過審就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所以在這個層面上能夠滿足我的想象。


與主題豐富相對應的則是過程的相對缺失,電影通過快剪輯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民間的苦難和李善德的不易,可過于快速的剪輯并伴以笑料的方式使得這些苦難僅僅浮于表面,并不能讓觀衆感受到李善德得不易,所以較之于其過程,電影更注重展現他的果和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弱化了一個小人物在大時代洪流中的對比度,這也是電影與我而言的一大遺憾。電影也邀請了大量的明星助演,可大多僅僅隻有數面,電影能夠邀請大量的明星是出于票房的考量,可大量僅僅有兩三面之緣分的角色,反而稀釋了配角的戲份并不有利于故事的表達。除此之外,大鵬導演也試圖嘗試了一些畫面表達,而畫面表達還顯得較為稚嫩,與常見的歐美體系下的畫面表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這是依舊值得提升的地方。


個人評分:6.34分,算是一部合格的電影,導演的表達的内核相對具體,故事也相對完整,比較符合觀衆的預期,作為打工人上班前的一部收尾之作,也很符合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