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籍籍無名》總導演謝抒豪。今晚《籍籍無名》22:00即将登錄東方衛視、B站、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抖音、看看新聞以及看東方全網平台。
臨近播出的時刻,最是忐忑。
過去一段時間,我最害怕别人對我的提問,無異于你的那個片子什麼時候播?《籍籍無名》這個項目始于2023年的年初,我們決定做一部關于當下年輕人的系列紀錄片,彼時的項目叫做《非C位青春》,希望能夠關注聚光燈之外的年輕人。那時候的我結束研究生的學習畢業回國,第二次入職了上海電視台真實傳媒。在紐約的日子,停下了工作,看了很多影片,有了很多想法和心氣。我希望這個項目能成為紀錄片版的《愛,死亡,機器人》或是《中國奇譚》,用不同的風格和切片描繪當下的年輕人們。但彼時的自己也沒有想到,這樣的想法也讓《籍籍無名》這個項目從立項到播出,持續了三年之久。
三十歲的檔口,我和我女朋友,同樣是《籍籍無名》的策劃和分集導演楊楠時常會讨論的問題,是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過去三年的時間,我們倆也因為這個問題吵了一路,辯了一路。這個問題真的很困擾我,因為這也是《籍籍無名》想通過這六個故事回答的問題、尋找的答案。生活、愛情、理想、欲望,我相信這也是這個時代所有年輕人們可能會去做的一個提問。也是因為如此,《籍籍無名》的英語 Nobody, but somebody. 或許能與中文形成一種互文。可是somebody究竟又是什麼呢?
我們嘗試去通過六個故事找到某些答案,但當項目進入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的時候,我也逐漸意識到年輕這種狀态,本身就是一個必然與迷茫和未知相抗衡的過程。我們也沒有人能夠預料到,這六個故事的主人公,他們的生活也在這三年我們鏡頭的記錄下發生着天翻地覆的變化。回想最初每一集的策劃,似乎我們的每一位主角都走出了遠超乎我們設想的人生。這也是紀錄片始終吸引到我自己的理由,這也是時間的力量。
這些年同樣每次讓我會突然語塞的另一個問題,是你們這個關于年輕人的片子到底是什麼?可能是《籍籍無名》每一個故事都太不一樣了,太難于一言以蔽之。所以在開播之前,也請允許我花一些時間,在播出之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部紀實故事集的每一個故事。
《蘇尼爾的牛油果》 導演 烏尼爾
這是一集由導演烏尼爾自己拿着攝影機拍攝的家庭故事。一次母親的請求,讓烏尼爾開始拿起相機把鏡頭對準他同為導演的弟弟蘇尼爾和父親超克。當烏尼爾帶着攝影機來到蘇尼爾在北京的出租屋後,烏尼爾發現他遠遠不了解自己的弟弟。盡管同父同母,但蘇尼爾完全經曆了和導演烏尼爾不同的童年,而童年的創傷也被刻在了蘇尼爾的作品裡。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烏尼爾拿起攝影機,嘗試用拍攝來彌合弟弟和父親的矛盾。
親密關系、原生家庭,這是這代年輕人逃不掉會去讨論的話題。我很欽佩烏尼爾導演把攝影機對準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這是莫大的勇氣。對于每一個導演來說,嘗試去理解拍攝對象、理解素材是天性;但當鏡頭的對面是父親,弟弟甚至自己時,有時候這和導演的工作卻成為矛盾。人最難面對的總是自己。在後期的時候,我曾見過烏尼爾的崩潰與流淚,而正是這樣的毫無保留,完成了這樣一部永遠無法用第三人稱客觀視角的影片。
紀錄片能夠改變什麼嗎?或許不能,但拍紀錄片可以。
《苗婕的金腰帶》 導演 陸明華
這是一個關于36歲柔術和MMA運動員苗婕不斷重返賽場的故事。苗婕的青春一絆接着一坎,格鬥曾是她對抗外界的方式。她依靠格鬥走過青春,終在青春的末尾,格鬥蛻變成她賴以生存的支柱,成為她的力量之源。
在選題的伊始,導演組很糾結,糾結的點在于苗婕的年齡。但很快,在見到苗婕之後,這樣的顧慮就被完全打消,你很難不被她對勝利的渴望所征服。這就是年輕人。年輕是一種狀态,我們也不想去用年齡去劃分我們的主角。她有過很多的标簽:超人媽媽、亞運會銀牌、柔術黑帶,甚至張偉麗的陪練;但我們并不想僅限于這些标簽,因為苗婕是苗婕,她依舊在戰鬥,與對手、與生活、與自己。
而這一集的導演陸明華,同樣是一位年輕的母親。當一位母親拿起攝影機拍攝另一位母親的時候,或許我們可以重新嘗試定義年輕不應當是一種局限。
《推拿館》 導演 張家睿
我一直不知道上海到底有多少家盲人推拿館,他們藏在大街小巷裡,有着各式各樣的招牌。導演張家睿帶着攝影機走進了一家正對着陸家嘴三件套的盲人推拿店,嘗試去講述這裡年輕推拿師們的愛情故事。
在推拿室裡,工資不是需要顧慮的問題。這裡有絡繹不絕的顧客,白領們在這裡緩解工作的壓力。而從推拿館下班後,盲人朋友們同樣會和上班族們一樣,K歌、逛服裝店,攢着錢買蘋果手表。但當攝影機持續記錄他們的生活的時候,我們發現,愛情,是所有推拿師們繞不開的話題。
和所有年輕人一樣,他們同樣渴求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
在這一集的播出之際,我們會同步制作一個專為殘障人士制作的無障礙版本。因為我們希望,這個屬于他們的故事,同樣能夠被他們看見。
《拉馬的五年之約》 導演 任婧媛
在中國足球如今的背景中,我們意外發現了吉付拉馬的故事。在大涼山甘洛縣的山頂,吉付拉馬建了自己的足球場。16歲那年,他勵志想要能夠成為一個職業足球運動員。機遇随着他拍攝的訓練短視頻而來,他獲得了一次試訓。21歲的彜族青年拉馬決定離開大涼山,去外面闖一闖。
在職業體育愈發科學和精準訓練的今天,拉馬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很難。但也正像邀約試訓的主教練韓導說的那樣,拉馬讓他想起了自己為什麼要去踢球。當這一集的影片完成剪輯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壓根不是一個關于體育的故事。
這是年少的夢想,易碎而珍貴,卻具象地被拉馬保留了下來。
《獵人和一顆月球隕石》 導演 張迪
有誰會拒絕一個冒險故事呢?
幸運兒白克力曾發現一條隕石的散落帶,洩密者白克力曾與夢想擦肩而過,頂梁柱白克力要與父兄再來一次沙漠冒險。橫穿塔克拉瑪幹無人區,白克力究竟是為了所謂的夢想還是為了名利,又或者為了一個執念。
一個人究竟是為何而要出發,又将去向哪裡。導演張迪和攝影師用同樣的勇氣跟随白克力橫穿塔克拉瑪幹無人區尋找答案。
《蘇文源,天天開心》 導演 楊楠 何沛芸
在上海的勞務市場火箭村旁的夜市,我們偶遇了四個拖着行李箱的年輕人,喊着要去吃肉。我們同樣沒有想到,因為這場偶遇,我們開始了一場持續兩年的拍攝。
刷抖音比找勞務靠譜,他們進入了包吃包住、還有新床單的海底撈,另一條更複雜更熱鬧的流水線。青春折返于宿舍與餐館的五百米,消磨在台球廳與王者榮耀。清理236張桌子換得157.75元,大聲喊出“我的未來不是夢”,沒有得到過愛的人卻要向陌生人們表演熱情與關心。
友情是漂泊生活的錨點,卻伴随着工期發生和結束;故鄉是已經是他鄉,青春的心願将在何處實現?
這是一個關于中國第三代進城務工人員的故事,在跟拍小蘇兩年之後,我們意識到,蘇文源的故事,不僅僅隻是關于他的個人故事。鏡頭陪伴着這個一度讓導演琢磨不透的年輕人,才似乎明白,他為何每一次離開而又回到這座城市的理由。
我不希望會劇透很多,但這就是《籍籍無名》的六則青年故事。
我并不指望着,這六個故事能夠描繪中國當下年輕人的現狀,我們也沒有這樣的野心。但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六個故事找到關于當下中國年輕人的一些切片,并把這些青春的迷茫和成長能夠記錄下來。
開篇的那個關于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對于我個人,哪怕在播出之際,我依舊嘗試在尋找答案。過去的三年,我也和我們的拍攝對象同樣迷茫和痛苦,也曾嘗試逃避制作周期裡那些當時看似無法逾越的困難。但好在有着一起同行的夥伴和朋友們和師長們,一直互相和扶持,陪伴着把這個項目做出來,并且以現在這樣的狀态去播出。我在此也真心地想和每一個陪伴過我們過去三年經曆這個項目的夥伴們道一聲感謝。
關于年輕人的故事,我們嘗試講述的其實是每個人自己的故事。
最後,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部紀實故事集。
無名之中,自由分量。
寫在《籍籍無名》開播之前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和我的妥瑞氏》導演手記
2024年年中,上海宋慶齡基金會聯系到我,希望拍攝一部關于罕見病妥瑞氏症的紀錄片。妥瑞氏症,也稱之為穢語抽動症,簡稱TS(Tourette Syndrome),是抽動症中最為複雜和嚴重的一種,常起病于兒童青少年時期,目前沒有特效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