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客串字幕組工作,參與翻譯了一部驚悚喜劇新片《殺她》。

從海報刻意粗糙的設計不難看出,這電影不太主流,網絡口碑也是兩極分化,喜歡的大贊惡趣爆表,批評的直呼聒噪無腦,區别就在于評論者是不是這種B級趣味的受衆。

盡管通過倒叙制造了一些懸念,不過全片看點還是在此類型慣有的黑色幽默和砍殺交鋒上,而且片名也直愣愣告訴你有女性大反派,所以下面我也就絲毫不避諱情節了。

話說女孩艾迪最近麻煩很大,青梅竹馬的帥哥朋友被室友搶走要喜結連理,她挽回未果,失控給他脖子上來了一刀,鑄成大錯。

不過艾迪精神錯亂偏執狂,怎麼肯讓進度條停在半小時,既不投案自首,也不掩蓋罪行,反而順水推舟搞起更變态的陰謀。

她精心布置一場野營,方便把橫刀奪愛的室友也一起幹掉,還打算謀殺一群住客,最後把一切全嫁禍給獨居在此的怪癖富豪大叔。

既能洩憤,又能複仇,還能全身而退笑到最後享受智力優越感,這盤大棋要成了,哥譚小醜見了都得鼓掌。

傻白甜室友不知有詐,樂呵呵一口答應,野營就在命案的不遠處開動,但計劃卻沒那麼順利。

室友還帶來兩個閨蜜礙手礙腳,看似好色猥瑣的大叔也不中美人計,艾迪氣得直跳腳,一不做二不休先大開殺戒再說。

陰謀當然得敗露,老實人也不是好欺負的,四個女生帶着大叔拉開決戰架勢,匕首電鋸手槍獵槍一通大混戰。

到底綠茶皇後還是被害天團能活到最後,就看誰更狠一籌。

這個沒心沒肺砍殺片,動辄血漿潑天,調性大不正經,碎嘴一刻不停,還不乏對政治正确的嘲弄。

最倒黴的是那大叔,好端端遠離塵嚣來露個營,被栽贓誣陷成變态殺人狂不說,背上還挨了一槍。

護林員朋友說,你中槍了還不報警啊,大叔大倒苦水:

她要說不是她幹的,我還能怎麼辦?一邊是妙齡少女,一邊是我這個隐居荒野的邋遢老家夥,各執一詞,警方和民衆會相信誰?

朋友又說,那你一開始就不該讓她們去你地盤露營啊,大叔又是一臉無可奈何:

她們都給我拍了照,取了綽号,把我醜化成大腳怪什麼的,我要是攆人,她們上網随便發點啥,明天就會有幾百個抗議者過來把我罵上熱搜了。

瞧瞧,這要是個現實事件,寫出來絕對是引發輿論撕裂的爆款流量。

後面護林員自告奮勇去對付艾迪,還滿口不以為然:就隻是幾個小姑娘,怕啥?

下一秒,就被艾迪拿槍射爆頭,躺地上還被補了一槍。

這就是字面意義的血的教訓:世道變啦,别以為自己是雄性白人又是執法人員,你口中的小姑娘是你惹得起的嗎?

艾迪這個角色就像是老派恐怖片的殺人狂在本職工作裡模仿哈莉·奎茵,心思歹毒出手狠辣,作惡時還帶着遊戲般的笑容,瘋癫狂邪還有種拽拽的賤氣,保證人人看了都來氣。

她前半段毫無底線惡作劇戲弄閨蜜和大叔,用誇張的演技求和好假道歉,那股虛僞勁兒就看得人渾身不适,後面揭曉身份反而讓人松一口氣——

太好了,果然是個純純壞種,那反殺你就可以放心下狠手了。

而且這角色明明是女同鐵T造型,害人動機卻是因為求異性戀情而不得,更是讓不同性别性取向觀衆站到一起集體反感,增加了看她吃癟的爽快。

整個電影也頗有恐影迷友範兒,不少彩蛋很調味:反複惡搞《月光光心慌慌》主題音樂,《布萊爾女巫》的打光,對《德州電鋸殺人狂》的直白緻敬,還有閨蜜們開車讨論恐怖片蠢套路的橋段,等等。

一般來講,恐怖片、驚悚片的受衆總是男性居多,但本片男性角色靠邊醬油、主打girls fight girls的獨特設定,顯然旨在吸引女觀衆。

篇幅短小,不晦澀不冷場,砍殺裡富含無厘頭調料,還有各種誇張離譜的女生小心思,茶氣洋溢瘋狂鬧騰。

很多男性影迷認為給女生隻要推薦有帥哥的愛情和喜劇就好了,那純純是刻闆印象,别的不說,光這片咱們譯制團隊裡就有兩個女生,都對此片贊不絕口。

喜好這一類型的女生,找幾個閨蜜一起觀賞,絕對彈幕欲爆棚,氣氛可比一幫大老爺們歡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