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時候我基本能猜到劇情怎麼發展,但這部電影主題很好,先人需要超度,而活在人間的人亦需要超度,我們又該如何對待離别與死亡,又該如何懷念過去,又該如何看向未來。我很喜歡電影裡說的人生就像單程列車,與其擔憂什麼時候到站,還不如好好享受旅途,要來得值當。确實,生死問題是人類永恒的問題,人終有一死,那麼我們要活出怎樣的人生,要如何走過這一程,隻有自己才有答案。我想死不是那麼着急的事,好好享受旅途就好了。
我看了影評很多人覺得很無語,女兒承受那麼多卻隻是因為一封遺書就和解了。其實我覺得電影隻是給出了問題,它并沒有給出答案。這就是中國式家庭的一些揮之不去的,存在于根的問題。中式家庭的情感其實很複雜,愛,期盼,嚴厲,不善言辭,重男輕女……這些複雜的情感錯中盤旋,來源于傳統,來源于根,是一代人與一代人的隔閡與經驗不同的問題,我們一生都去尋找解法,但也許一生都無解。大家覺得無語是父親打壓了女兒這麼多年,女兒看到遺書後和解了,沒錯,父親很讓人憎惡,但仔細想想,身邊多少人的父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電影也隻是拍出來了,大家期待希望父親能在行動上能愛女兒,我也是,我也希望在電影裡看到這些,但當我意識到我隻是期望時便沉默了,電影可以選擇這樣呈現,但現實呢,現實不是拍電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和解。所以女兒看到遺書原諒了,何嘗不是一種解法,一種與過去的,與自己的和解。選擇帶着執念活下去,還是就此放下終歸是個人選擇而已,并沒有誰對誰錯。
面對死亡也好,家庭也好,亦可以選擇自己的生存之道,即使有傷疤,就讓它在那裡好了,承認痛的意義,然後活下去。
先人需要超度,活人亦需超度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父母的愛究竟是因為角色,還是愛你的本身
是枝裕和拍的真是好,總能捕捉這種細膩的情感。其實我很喜歡電影末尾孩子和父親隔着圍欄走,走走停停,總歸遇到,回到一起。血緣真的很重要嗎,可能在很多人心裡,血脈就是一道坎,但是生孩子僅僅隻是把孩子生下來嗎,比起那些所謂血脈意義上的東西更 ...
也許隻需要一個擁抱
在普遍的東亞家庭裡,面對情緒過于壓抑,幾乎都并不善于表達,但往往小孩細緻的情感展現是需要被關注的。 我想起來很多父母,他們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有什麼你就忍着吧,你現在的苦算什麼,去到社會更苦。我時常在想,社會的苦跟童年時期,青年時代的 ...
成功不見得是金子,失敗也不見得是屎
電影真的挺好,讓我很感動,拍的很真實,讓人很動容,這樣的電影拍的才是普通人。我覺得于中國内陸而言,是這幾年拍的比較好的電影了,是值得肯定的。主角挺頹唐的,也躲避自己,躲避着現實,不肯面對它。不過它提供了一種角度,也提供了一種對人的寫 ...
我們依然記得
配樂和畫風都超級好。我想遺憾和離别才是人生的主旋律,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總要學會告别,學會重新開始。盡管我們最後依然沒有像我無數次夢想中相見,但我們依然記得。 我時常想起來一些過往的友人,他們痛苦而深沉,我與他們徹夜長談,哪怕 ...
浪漫的際遇
很浪漫,一場奇妙之旅,又像個夢。 他們相對坐着,相互打電話,望着對方以目光拍照,在唱片試聽房裡互相偷瞄,這種暗戳戳的細節真的很浪漫。肆無忌憚的談論,随意亂逛的松弛,偶爾暗暗的試探。 暧昧期很令人着迷,像是草莓味的冰淇淋,濃密的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