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 首刷:對《飲食男女》的拙劣模仿
23.09 二刷:castration symbolique(象征性閹割)的典範:象征界父權法則的載體(離婚協議書)始終懸置,母親以對失落客體的fixation fétichiste(戀物式固着)逃避欲望匮乏。随着實在界入侵(陳伯昌之死),家庭被迫直面被壓抑的實在界創傷,reste non symbolisé(無法符号化的剩餘)撕裂了家庭表面的和諧,直到其被滿身傷痕地縫合進象征界網絡。
25.02 三刷:現實的殘酷更能照應出這童話般設定的撫慰之處。這場與父債和解的好夢裡,沒有歇斯底裡,沒有風聲鶴唳,沒有暗潮下的來日方長,隻是在生老病死面前超脫過往,沐浴在最真摯的情感裡深情撫摸傷疤。能讓所有緣分随着一張白紙火化,是件多麼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啊。可“孤味”一詞無不在諷刺現實:主體無法逃避的,在三界的裂隙中通過métonymie du désir(欲望的轉喻)不斷追尋卻又永遠延宕的生存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