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很久才看了《無人知曉》,今天本沒有寫影評的沖動,但是讀了很多小文章,看到了lzm寫的,想了很久,又有了對《無人知曉》新的理解,應該趁忘記前記錄下來。

為什麼我想說“無色”,因為相對而言,世界是“有色”的,世界有着各種各樣的色彩——眼中有色彩、生活有色彩、情緒也有色彩。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出生長大,接受家長與學校的教育,讓世界給自己染上色彩,于是世界告訴我們:生活的困難是令人痛苦的、窮是會令人窘迫的、髒和臭是會被疏遠的、離别是讓人悲傷的。有溫柔色彩的人替孩子開脫、為他們幫忙,有冷漠色彩的人不管不顧、浪費無垢的真心。。。

那麼孩子們呢?且不論十一二歲的あかり和京子,而三四歲的茂和雪,更是透明的存在。在他們寸步不離單元房的生活中唯二的色彩,一是最簡單的童真和夢想,二就是離他們而去的媽媽。就算如此,在是枝裕和的鏡頭裡,孩子們面對的仍不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因為黑,也是一種顔色。于是在四個孩子的眼睛下,一切都褪了顔色,一瞬是無憂無慮的玩樂綻放着七彩,一瞬又是在無色中凝滞的春與夏。

說到這裡,本應該讓人悲憤才對,抛棄了什麼都不懂的孩子,任由他們被現實蹂躏,最後更要不依不饒,要性、要死亡才足夠讓人振聾發聩。

是枝裕和拍了,但沒有那樣拍。孩子眼中的世界是那麼透明,透明到連永别都無從談起。每每想到這裡,心裡的沸騰就戛然而止,悲傷就倏地失了聲。

我想,以任何一種眼神來審視《無人知曉》都是合理且出色的,我們以自己的心來衡量孩子們與世界,會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隻是在有色彩的世界、時常會忘記無色,而在無色的人生中,也想象不到有色世界的悲與喜。

當然之于這部電影的美,有很多很多講不完的細節。隻是當我看完後,才突然真正意識到它的“無色”,及其相對的世界的“有色”。

另外是筆者的一些思考:盡管我從小時候就并不喜歡那些确定的事物、容易懷疑,但慢慢脫離了孩提時代的稚嫩,我想我應該用另一種方法來抵抗世界的“有色化”,于是我聽到更多聲音、看到不同的色彩,用更多的顔色來沖淡社會單一的“有色化”,這樣的接收能慢慢讓我變得平靜,在與問題同樣的位置凝視它,這對于我自己來說,也是對叛逆的一種延續,持續與社會的顔色稍稍錯開,也秉持着我一貫懷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