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部劇的唯一念頭,如果我在12歲的時候有這樣的電視劇作為我的同性戀身份啟蒙該多好。性少數擁有性少數自己的人物形象模闆,非常非常重要。

本篇不會涉及任何具體情節的劇透,而是對男主角人物形象帶來的思考進行讨論。

人的成長,有時來自于經曆,有時來自于自己。對于性少數來說,我們總是比順性戀還多很多課程。這可能是他們難以想象的。我們在和順性戀一樣的人格成長中,還有另一整套多得多的東西是作為酷兒需要不斷學習的課程,而這門課幾乎沒人會來當我們的老師。

比如從小開始我們之中有的人在學校裡必須自己學習如何模仿異性戀的言行舉止,如何處理父母對自己完全不合理的異性戀性向期待。

步入青春期,如何處理自己的心理,如何處理青春期的激素,如何處理主流世界不接受我們存在的事實,如何處理比同齡人高的多的對獨立與"光明未來"和逃脫的需求,如何處理主流同齡人異樣的眼光與言語。

如何處理出櫃,如何處理和順性戀擁擠的宿舍,如何處理教室,如何處理恐同的老師,如何處理和同學的接觸,如何處理衛生間廁所的隔間和距離,如何處理自我迷戀與攻擊。太多了,寫都寫不完。

最重要的,如何處理我是誰這個問題,性少數總是有或大或小的疑問。

對很多順性戀觀衆可能很難相信,這個電視劇裡第一集就分手兩個人的男主角,看起來一點不"純潔"的男主角形象,在現實生活中需要起碼經曆我上述問題的幾億倍問題,才能變成那個樣子。

????是的,即使是一開始那麼不成熟的他,也幾乎是一個在我看來非常厲害的人了。拿我自己做對比,我連第一集都做不到。

比如主角第一集前5分鐘能做到的:

1.搭建網絡社交平台

我很少自拍和拍照,對我來說有點困難。在這個問題之前還有,服美役,他者化審視,一堆問題問題。我每一次嘗試搭建社交頁面,都會覺得煩躁,不安,且感到一種強烈的将自己按入模闆化形象的不适配和為他人審視眼光改變自己的讓權感,還有對自己外貌衣着甚至背景闆,都會感到一些焦慮。

2.順利在酒吧找到自己的社群。

比如我第一次真實情況是即使當時同行有兩個女孩給我打氣,在我走進給吧的第一秒看見一堆各種形體男人癱在舞池入口前,香水的味道和男人的酒味瞬間踩開我的自戀恐懼和社交恐懼,混合着對酒吧社交場的極度不适,我們瞬間轉頭去了隔壁酒吧。

3.性經曆。可能對很多人很難想象,但其實酷兒群體的性知識科普比大衆更加去缺乏。????這是在去年我找到一個網絡酷兒遊戲群裡才了解到的事實。而并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能擁有開放的性意識,并習慣性經曆主導的社交體驗。

我并不是真的企圖去對比,而是企圖以我真實面對這些問題的體驗告訴任何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僅僅這三步其實也有真實環境中要面對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觀,比如有的人不喜歡喝酒,有的人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有的人對性态度保守,這些價值觀的分歧是真實存在的,有些來自于自己,有些來自于我們的異性戀家庭。

即使是前幾分鐘,已經有非常多男同性戀者需要适應和解決的另一層男同性戀社交刻奇,範式。就好像你需要換乘3趟列車才能到達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車票,男主已經适應了這些東西,而有的人可能還不想服從這些列車的車票。

和耽美小說裡的香香軟軟,雙強,什麼之類的設定完全不一樣。這個原因很簡單,在普通人身份帶來的問題和性少數身份帶來的問題,大部分都會重疊,沖突,讓本來就不好解決的問題變得更加難以解決。

又拿我自己舉例吧,我曾經有很多标準的好學生心态,這種心态正是因為長期處于希望逃離身邊環境,同時也是從學校和課程中得來的,但當我面對自己的酷兒身份,這種心态會讓我覺得出櫃會讓我在學校,宿舍,公司中變成不好的人,它阻止過我認識我自己,出櫃之後我發現我還要面臨更多的問題,比如第一個就是在酷兒特有的網絡獵豔社交場中如何脫穎而出,????這完全和學校裡的好學生是相反的事。

在習慣了18年乖學生以後,大學我突然就需要學習如何玩,甚至沒有老師,同時我還要面對的是還一無所知的專業和不成熟的學校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必須學會搭建那套東西,主頁社交,如何讓别人認識你,如何和有暗示意味的人對話,什麼時候見面,見面後會不會尴尬。

這些問題令我感到厭煩,暫時作為高敏感人群,我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還有很多小問題萌生。比如:這麼和他說話是我喜歡的嗎,我想變成這樣嗎,我需要為了搭建社交平台開始護膚健身嗎,我要花多少時間。

我真正的大一時期好像光是回複收到,已經快離開這個世界了。

酷兒對自己的探索,面臨的是成倍的壓力,成倍的問題,成倍的成本,和相同的時間。而有的人,甚至開啟這個探索,都找不到模闆。我們還要處理同齡人一樣的生存,未來這些同輩競争問題。

基于真實生活的東亞性少數群體的形象模闆其實一直是極其缺失的。

我還記得我剛有想肯定自己的男同性戀意識的時候,全世界的電視劇都是男人與女人的故事。我無可奈何,我隻能強行聊勝于無。好不容易有了耽美小說,但那大多仍舊是男女關系換個名頭,很少有參考價值,有時也讓本來就有自我性别認知模糊的我,感到超級加倍的混亂與困惑。

即使找到了歐美性少數的很多影視作品,但環境與文化的差異也會造成另一些困惑。總之,東亞性少數在自我探索初期,對自身群體形象的探索起碼在7—8年之前還沒有太多的真實的非藝術加工的影視資料可以拿來參考。即使有藍宇,春光乍洩之類的影片,但不僅有時間的差距,人物形象和情節的藝術化處理,這些問題都會導緻:實際上現代男同性戀者在影視中的形象,是被塗鴉的,和現實背離的。

真實的男同性戀者的生活仍在地下,直到我看到這部影片,才感覺到那種終于有人把真實的問題和形象擺在了台面上的感覺。性少數的物質生存環境是受限的,精神生存環境也是。

這部電視劇的意義可能超出了想象,東亞男同性戀者,終于不再被過度浪漫化,終于可以展現,真實的工作,學習,交往,艾滋,荷爾蒙與沒有約定的關系,關系中微妙的問題,分手,對永恒的愛的思考,面臨多段關系後的疲憊與思考,床畔的尴尬,對女性處境的共鳴,對另一個同性的想法的變化,我們偏愛的形象氣質,不同的人在一起會有什麼樣的問題,這些都是酷兒共同的問題。

不是誰的想象,也不是誰的美化。

有人就是會因為工作異地而突然結束,認識的某人可能還沒出櫃,還沒完成身份認同,有的人無法面對不屬于我們的世界用不同的東西麻痹自己,有的人還處理不了性向和家庭矛盾的沖突。

????大家覺得是社會景觀的東西,是酷兒生活長着刺的小小一角。

這個電視劇已經比我看過的任何同類電視劇,都更能反應一部分東亞男同性戀的世界,社交,和他們的問題和成長,這已經非常非常好了。放在我的16歲,這種認同感和肯定感會超越在男女主流劇集中,無法地可容的疑惑,這種慰藉可能會成為誰記得很久的回憶。

因為形象的存在,會告訴很多仍然抱有無數疑問的人,你不奇怪,有很多人和你一樣,你會生活得很好。你也可以做的好,你可以這樣想電視裡的人一樣試試看。

這些異性戀享受了一輩子的主體叙事權,性少數才剛開始,甚至很多人還沒有出現。女同,無性戀,跨性别者等等,他們的可以參照的媒體形象夜更少。異性戀各種文化階層處境的影視作品和人文關懷都有,而性少數從未享受過這樣的事情。

期待更多反應性少數人生問題與成長的影視作品能夠貢獻出足夠多的東西來給酷兒們作為探索自己的模闆與鏡子。

在探索我是誰時,可以有真實背景下的形象作為參考,這很重要,我們非常需要。

這不是什麼政治正确,這是我們在漫長的探索之旅上,需要的精神必需品。

這是我們性少數自己的人生。

安利給所有人。^^

我喜歡第一個忠清道和第三個小狗,好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