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0
前情提要:這學期的視聽語言課我真的很想認真聽,但因為要考研所以一般不聽。今天上課龍标出現,老師帶我們粗略地拉片,可謂克服不了的誘惑,于是這節課放棄了學習。

【鏡頭】
鏡頭之間充滿了矛盾和沖突(音樂銜接轉場,前面的歡快和後面的偷盜之事反差巨大,黑色幽默感十足。//婚禮+鋼琴的完工是高潮,之後緊接着葬禮…)充滿思考性
1)固定鏡頭
人物動态表現和黑色幽默對話(工友對話/父女對話:父女對話的鏡頭一開始是父親視角,後下移成為女兒視角/烤肉談天/廢棄工廠/ktv唱歌、合唱/開頭結尾夫妻對話鏡頭對比,從針鋒相對到和平相處/“我現在可以娶你了”/···
2)鏡頭前景遮擋(紅色簾子/荊棘叢/ ···),突出縱深之深,擠壓空間,給人壓抑感。同時暗示人物的社會空間逼仄,社會地位卑微,被生活牽制。
觀衆仿佛看客,而非代入其中,上帝視角展現疏離感、悲涼感。引發觀衆對90年代社會現象、政治環境的思考。
3)平移鏡頭逐漸展現事件全貌,形成反差。(開頭的送葬片段/警局片段/···/追趕麻将拿錢者/廢棄鋼廠和季哥/ktv沙發10次、唱歌/···/婚禮
4)推鏡,拉近距離
5)心理蒙太奇鏡頭(男主單人/雙人冷暖對比
6)背影鏡頭,英雄感
7)最後一個拉鏡頭結束
【音樂】
手風琴極具俄羅斯風味(撈魚/豬場/造鋼琴;超級瑪麗的音樂(兩次造鋼琴
【總結】
每一個鏡頭的拍攝、拼接、配樂都展現了導演的用心。密集的沖突感給人巨大的信息量,思維和感官被調動起來。雖然題材我不是很感冒,但很難不給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