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很好的片子,正面了女同性戀在社會中的處境問題。最開始幻想過這是個單純的戀愛片,女主長得很帥,以為她會蹬掉自己的激進女友,和學生在一起。其實這種幻想完全源于激進女友長得不好看,視覺上覺得她們不夠般配罷了。隻能說某些東西的影響對人太深重,智性的訓練無法完全擺脫,自己的内心挺慚愧的。其實激進女友是更勇敢的,喜歡去招惹不喜歡同性戀的人,用女主的話來說:以自己的性取向為傲。反倒女主是個懦弱的人,選擇把公生活和私生活完全隔離,這傷害了與她同樣處境的人,讓被誣害的同性戀學生鄙視她,也讓激進女友離她而去。按這個審美世界的标準,激進女友才該是跪求她留下的人,因此我覺得這個片子在人物形象方面是有沖擊性的。
女主認識到自己的懦弱,可她隻能在一定的範圍内做出補償,維護體面的公生活是有代價的。可是在女同之家,運營者點出了真相:有體面工作的女同性戀是受人喜歡和尊重的。同性戀身份與社會身份的沖突,真令人絕望。片子的高潮出現在女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做出決定性突破的那一刻:對一個不識趣的逼逼叨男人說出“我是女同性戀”的那一刻,那是八幾年的英國。可是現在都二零二五了,為啥這種僅僅說出自己的性取向的情節,還會成為電影的高潮呢?
說吧說吧,說了總比不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