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顯然,《解密》是csc嘗試對标諾蘭之作,也很容易對看到《盜夢空間》和《奧本海默》的模仿。之前看到豆瓣上一堆罵抄襲的,我想應該不至于吧。畢竟我覺得模仿緻敬本身沒什麼問題,如果我以後有機會拍電影(我真想),可能也會嘗試緻敬一些前人的東西。所以我本來想的是,csc雖然可能模仿得不大好,但至少是一次不錯的嘗試,證明現今的中國導演也有成為諾蘭的可能。

看電影前1/4的時候,我還在想我影評開頭的總結:雖然有些地方不大好,但還是有很多亮點的。

看完之後,我不得不這麼說:10%是非常好的鏡頭,剩下的90%亂七八糟,尴尬到極點。

似乎csc還被稱為中國諾蘭,隻能丢人丢多了也就這樣吧。至于說什麼中國庫布裡克的,嗯。

另外需要申明的是,我本來真不想批評csc。不同于一些豆友,我本來對他沒什麼偏見,也反對帶着偏見去看電影,甚至蠻同情他被罵的。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當然我之前就很不喜歡麥家。

所以說,人家是雙廚狂喜,我們這個是難上加難。

2️⃣該表揚的還是要好好表揚。

csc拍了很多夢境,其中以【紅沙灘和巨型海象】為巅峰。說真的我超級喜歡這個鏡頭,不僅色彩美極了,而且非常符合我的潛意識恐懼——不是巨物恐懼症,而是一種也來源于夢境,對于膨脹和錯位式不合理情景的潛意識上的恐懼。

當然如果csc後面沒有搞出來一個“海象人,拿着發射雞蛋的武器”就更完美了。

說實話,夢境的鏡頭和配樂都很諾蘭,雖然拍個【人懸浮在漩渦上】也要緻敬《迷魂記》,但大多數夢境(其實也沒幾個,有點噱頭)也勉強算及格甚至良好。紅沙灘這個我認為絕對是諾蘭級别。所以如果這真是諾蘭拍的,說不定能進我top10

真可惜啊。

開頭也有很多很美的鏡頭,倒影或者對稱,調色也一直很不錯。

攝影師是曹郁,跟csc沒關系。

3️⃣之前在豆瓣上看到評論說“每五分鐘一次的家國情懷教育指标”,想豆友真是喜歡誇張。這下真見識了。

開頭rjz(主角)跟師妹坐着,父親忘了什麼緣由,莫名其妙地就開始問“你們知道什麼是【國家】嗎”,然後開始說文解字節目,“必要的時候,要犧牲生命去守護”,讓我懷疑我是不是在看電影。

後面跟猶太老師站在橋上,猶太老師又莫名其妙來上一句“國家,先有國再有家……”。說實話真給我整破防了。

包括但不限于後面701(破譯所)的領導義正詞嚴地反複教育“你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密碼對國家安全有重大意義”雲雲,一整個中學政治課。

最無語的是,rjz的最後一句台詞還是“我們的國家,真美啊。”

4️⃣現在來說說莫名其妙亂七八糟的希伊斯教授(即上文,rjz導師)。開頭共産黨請求希伊斯破譯密碼,希伊斯不是不明時局,但說了自己不想參與政治,讓我還一感動。然後又莫名其妙來一個“國家”的橋段。然後本來想帶着rjz去美國搞計算機,結果rjz大街上看了一眼戰争殘酷,又一中槍,希伊斯就一個人去了。

然後就成了美帝的走狗幫忙研發密碼。

我:???

下文細說

5️⃣現在我覺得可以說一說為什麼csc式的電影永遠不能達到諾蘭級别了。

之前看《奧本海默》隻覺得效果很好,沒覺得多經典,現在一對比才知道《奧》的厲害之處:諾蘭做到了完全用第三視角解讀第一人稱故事。

也就是說,雖然拍的是奧一個人的傳記,但導演始終沒有任何直接的評判或價值引領,更沒有意識形态灌輸。相反,諾蘭把奧本海默研究原子彈的過程和原子彈給他帶來的東西如實展示,奧自己的評判幾乎隻有一句“我成為了死神”,思辨的空間更多留給了觀衆:他到底應不應該這樣做?

他是神還是死神?

而《解密》則完全不同,抛開超額完成的意識形态灌輸不提,一開頭就是敗筆:故事似乎是以采訪rjz親友推動的。但是采訪段落又零零星星,去掉也沒影響。所以我懷疑整個采訪的意義就在于讓觀衆看到采訪者是csc本人,然後最後搞個無敵弱智的彩蛋。

回到正題。在希伊斯告訴rjz要去美國搞研究的那段,我已經為rjz感到有點可惜了,因為他本來可以去幹他真正想幹的事情的(雖然我無權下定論,但解密肯定不是他本來想幹的事)。

事實告訴我,這樣想是因為我還在用奧本海默式的關于選擇的思辨來看這部電影。

也就是說,順着我的思路應該是這樣的:希伊斯去美國搞研究了,繼不繼續拍他都沒問題;rjz耗費一生破譯密碼甚至瘋了。然後思辨的空間留給觀衆:rjz這樣為了他人賦予的價值而付出一生,同時獲得贊譽,到底值不值得?

我錯了,這樣的情節根本不适合中國電影。因為曆史背景不可規避,我們在這種人生選擇的思辨上,根本沒有“另一種選擇”的權利。由此觀之就能看出csc不惜把希伊斯這個人物搞砸也要讓他做走狗的原因了,也就是避免讓我們去想:rjz去美國搞研究會不會更好?不,去了就必當走狗,一定是這樣的。

至于rjz為戰争流淚和中彈住院則是讓他倆強制分道揚镳的合理化設計罷了。

這樣一來csc就把《奧本海默》最重要的思辨性給堵死了,接下來就是漫長的不允許任何思辨的強堿了。

6️⃣看到rjz進入701後的一些情節,我就已經看見我将要看見的主題了:對于一個人的漫長而冠冕堂皇的規訓與體制化,以及對一個人的命運選擇權和人生價值的冠冕堂皇的完全剝奪。

放心,csc的諾蘭中國化不會讨論這樣思辨的問題的。

進去之後就是“不能看的絕對不看”(這至少還無可厚非),然後就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希伊斯的信是領導上僞裝代回的(看到這裡就覺得有點離譜,怎麼辦呢?隻有讓希伊斯變成走狗,把信解釋為誤導咯),就連妻子都是領導給的(下文細說)

(除此以外的種種灌輸看完已經忘了,總之看的時候是真的如坐針氈。有時候明明能正常地,無功無過地拍下去,非得搞個逆天的廣告一樣突兀的溫情台詞或者家國情懷深情訴說,讓我坐在座位上像被念了緊箍咒一樣)

也就是說,自從rjz選擇進入701——選擇?他也沒選擇啊,懵懵地就關進去了——他的所有目标都是組織給的,所有人生價值都是組織賦予的。

破解一代“紫密”的時候,組織說這就是你的目标;破解完了,組織很快又給了你新的人生目标,直到你瘋了為止。與此同時給你包婚姻,破譯完了全體給你鼓掌,搞得你飄飄然。

這就是王小波寫過的典型,也是莊子寫過的:一個人的價值完全被某個冠冕堂皇的勢力剝奪。這個勢力完全不考慮他本來還有别的人生可能性,完全将他工具化,然後給他名譽,讓他知道:

這就是你應該的人生軌迹,這就是你能做的最偉大的事了。不要管你也許本可以研發出超級計算機,你為國家破譯敵人的密碼就是最偉大的。

然後還要我們承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偉大的,合理的。

至于最後rjz妻子說的一句“我們是被選擇的”,完全屬于麥家奴性語錄的典型,說實話有點惡心。我不喜歡用這個詞,否則我會用很多。

當然,上文也說了,曆史背景真的不容忽略。所以這就是一個定位的問題。你沒法把它當諾蘭式的電影看,這就該是純家國情懷電影。壞就壞在csc啥都想占一點,結果是諾蘭模仿了個皮毛,家國情懷搞得生硬尴尬至極,感情戲……沒有更好。

7️⃣有些莫名其妙的細節反複出現:rjz跟領導坐在車裡,領導在旁邊抽煙;一群人圍着破譯密碼,中間的領導坐着抽煙。後面還有一處忘了,反正二手煙是真香啊。
8️⃣還是一樣,以往在豆瓣經常看到對某些電影的差評說“女性角色都是工具人”,比如《教父》系列,但我想人家也沒給女性角色多少重要戲份啊。

說實話,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見識什麼叫教科書級别的物化女性角色。

整部電影的女性角色每個都跟沒有什麼腦子一樣。一開始一家三口吃飯就跟相親一樣克己複禮,連說話都是生硬的書面語。後面rjz的妻子更是逆天:隻因rjz不小心親了她一下被處長知道了,組織上就立馬安排送她到rjz床上去,然後經過一番倆人就結婚了。

還有一個情節,wg時候rjz師妹(就是上文那個家庭的女兒,對他有點情愫)被打倒在地,rjz立馬趕到救下母子,兩人含淚深情對視。我想這好一個英雄救美啊,wg時候真正的批鬥你是一點也不敢拍啊。

細究的話,第二個女角色還算有點物化了的意義(但真的讓人很反感),第一個師妹一點意義都沒有,反複重複的就是一句“笨蛋”,莫名其妙的家庭感情線和單相思感情線。就算有什麼作用也被生硬尴尬的對話抵消了。

工具人有時候難以避免,但你這弱智化……

該啊……

9️⃣結尾亮燈,工作人員就組織離場了,我想不是還有彩蛋嗎,果然等了一會兒出來了,我還大聲說了一聲“還有彩蛋就亮燈了是什麼操作?”

結果彩蛋直接給我幹沉默了,csc片場熄燈一照鏡子發現自己是rjz!(鏡子上還有密密麻麻的數字,不過一細看,啊,圓周率)

我的評價是,這個彩蛋抄襲了我正在寫的小說,嗯。

沒什麼好說的了。總之夢境真不錯,其他全是敗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