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24年和你一起看的這部電影,因為25年正月裡你躺着刷手機的時候,被微信視頻号推送了《談談情,跳跳舞》這部電影,而我很快察覺到這兩部電影主演都是役所廣司。
說回這部電影,男主作為一名東京的公廁保潔,每天的生活就是周而複始地往返于公寓和分配給他的幾個公廁——同樣也是他的上班場所。
閑暇之餘他會跑到居酒屋喝點小酒,在地下商業街的小店裡點個快餐,去公共澡堂泡會兒澡,在書店選本感興趣的小說。整理平時拍的照片,聽聽年輕時收藏的磁帶——這幾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如果說他的生活還有什麼别的色彩,那大概來自于他身邊形形色色的人——他的同事,同事的朋友/女友,他的侄女,和他玩着井字棋的陌生人……
你說,如果我能過上這樣整潔、規律、從容、平淡又不單調的生活,把自己照顧的井井有條,哪怕和男主一樣不婚不育,大齡單身也不要緊。
……
那天我輾轉反側想了很久,千言萬語都在我的心裡彙成一道歎息。
還記得電影裡有這麼個情節嗎?男主同事突然辭職,上司一時間找不到其他人頂班,那段時間男主要兼顧兩個人的工作量。他的平靜、安逸、小确幸全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摧毀了——下班以後再也沒了任何閑情逸緻,隻剩躺在家裡,連澡都沒力氣洗的渾身倦怠。
很多時候這就是我的真實寫照:早上七點出門,晚上十點半到家,任何的計劃想法都煙消雲散,隻剩下一具蜷縮在床上精疲力盡,用手遊、短視頻這些碎片化娛樂麻醉自己的軀殼。
我當然知道這很堕落,正如我清楚熬夜、碳酸飲料、宵夜對健康造成的破壞,可我卻悲哀的發現,熬夜擠出來的娛樂時間,飲料糖分催化出的多巴胺,宵夜和暴飲暴食帶來的飽腹感安全感,共同構築成我生活裡廉價易得,卻又不可或缺的快樂。
有些是借口,有些是事實。
也許我再努力一點,再自律一點,一切會變得不同。我也一直如此相信着,就像我備忘錄和日記裡密密麻麻的待辦事項“回家拖地,把碗刷完”“今天刷鞋”“把被子抱上樓頂曬”“自己炒菜做頓飯”“抽空刷點題”“擠點時間出去運動”。我竭盡所能,想把生活的軌迹朝着理想、積極的方向扭轉。
就這樣,我在“驚覺堕落——潘然悔悟——故态萌發——渾渾噩噩”的無限循環裡狼狽的活着,靠着對你的思念和假期倒計時踉踉跄跄走過春夏秋冬。
我以為随着工作變得駕輕就熟,這一切會有所好轉。可現實卻是與日俱增的工作量和日複一日的自我鬥争。
是我不愛生活嗎?我不知道。
電影裡主角的日子甯靜美好,恰如我計劃中的生活般井然有序,可這一切都如此遙遠。像你給我展示過獨居年輕人的晚餐/寵物/生活一樣,我不能說那全是假的,但總覺觸不可及。
我明白你想要在我身上看到的,是這份對生活的掌控感,而不是活的像個發條傀儡,或是被生活不斷抽打的陀螺。
我贊同你的想法,我也渴求改變和成長,我不會輕言放棄,很快我又要和身不由己的工作、和向下的堕落自性進行新一輪的鬥争。
祝我成功,也祝你生活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