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知道》以一個極經典的演藝圈故事開場,曾經創造過都市傳說的“鬼後”凱薩琳被自己一手帶出的人氣漸旺的新人潔西卡所蓋過風頭,面臨過氣的命運。可見即使是兇神惡煞的厲鬼也無法擺脫殘酷激烈的職業競争,在陰間依然延續着爾虞我詐的生存較量。王淨飾演的同學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沒有“含着金湯匙死掉”的魯蛇鬼因為家人的意外而即将消失,不得不參加海選争取留下的機會,因為背景太過平常而慘遭奚落,誤打誤撞地被陰間經紀人招入麾下,當上了過氣女鬼的見習小生,苦練吓人功力。二人間的沖突構成本片戲劇張力的焦點。
無才的迷惘和落後的焦慮,兩位主角的人設似乎正應和了當下的兩種典型的情緒:在優績主義競争中敗下陣來的普通人甘當庸庸碌碌的“孤魂野鬼”,靠着吃家裡人的貢品勉強度日;而真正出人頭地的,“努力被看見”的人通過日複一日的苦功終于成就了一番自己引以為豪的事業,卻要時刻擔心後來者居上,被時代所遺忘。創作者借凱薩琳之口道出了:“隻有當你被看見,他人才會覺得你是有才能的”,這不僅是鬼界演藝業的殘酷真相,更是每一個平凡個體所面臨的普遍處境,社會樂此不疲地追逐每一個用完即棄的成功案例,在注意力經濟大行其道的當下,普通人的迷茫和失落常常被忽視,“平凡”的價值和美德成為了被攻擊的對象,來自他人的注視不可避免地。影片最後所有人一起奔跑的場景正是對這樣的成功學的有力回擊,每個人都完成了對于過去自己的和解,即便是不被任何人所注視,“我”在場就足矣。
影片一開始并沒有交待主要角色的死因,要留到最後才被揭曉,這自然是為戲劇高潮的鋪陳而服務:生前一直誓要追趕姐姐卻一事無成的同學,竟讓獎狀櫃給砸死了,死前還一直緊握着爸爸僞造的獎狀——她生前唯一的“成就”;經紀人Makoto有些無厘頭地死在了電視選秀節目上台表演前的最後一刻,兩次頗有些象征性意味的死亡概括了角色各自黑色喜劇一般的命運。兩人的交心也制造了本片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共鳴時刻。“鬼才努力被看到”,努力了卻也于事無補。
很有趣的一點是,鬼在消失的時候,身上會出現類似電視的噪點,以及電視關閉的電流聲,實際上,從都市傳說怪談、被詛咒的影片,到電視綜藝節目、視頻網站到經紀人Makoto的古早MTV,創作者時刻強調媒介的在場和更替。潔西卡利用網絡視頻獲得了比前輩更高的傳播度和點閱數,迅速積累超高人氣的同時把凱薩琳擠下神壇,最終卻也難敵Z世代短平快的網絡直播。或許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是,鬼故事在如今的媒體環境下也漸漸失去了傳播的土壤,我們不再像互聯網早期的論壇時代那樣,對于這些怪奇故事懷有好奇和求知欲。詛咒視頻會因為快進而瞬間失掉駭人效果,精心設計鑽研情節和布景還不如噴灑一身血漿更有傳播度。沒有人再聽鬼故事了。
再說回到影片的設定上,厲鬼以在陽間吓人為事業來自皮克斯的《怪獸電力公司》;被生前的親友遺忘則會“魂飛魄散”顯然是借鑒了迪士尼的《尋夢環遊記》;主人公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特定任務以解除自身的危機則有太多作品的先例了。将恐怖、喜劇、家庭等衆多元素和議題熔于一爐且完成度尚可本就不易,在嬉笑怒罵之餘也同樣能做到溫情治愈,而在這些類型電影固有的程式之外,《鬼才知道》所做出的在地化創新也讓人眼前一亮,例如在中元節開辦的年會、紅衣女鬼和巧妙等極具東方色彩的神鬼元素等等,也巧妙地借助了台灣本地傳統風俗來豐富故事框架和人物設定,另一個成功的案例自然是《鬼家人》中對于冥婚的展現。總而言之是一部相當有趣的片子。